四个带有仪式感的故事读后(2)

上次只写了第一个故事,因为我觉得第一个故事比较难懂,写得也比较详细,这次写后三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4万亿的刺激流向了国企这种有大量背书的企业,一些需要资金的民企依旧没有钱。同时煤炭这种产能过剩的企业,在未来将会有多少人的人生可能会就此被影响?这在国家是一个转型的阵痛,这在个人又意味着什么?

第三个故事:1998年国企改革的阵痛。国企改革那年,笔者还特别小,只记得“下岗”和“买断”两个字眼。但亲眼见识了有的人下岗后风生水起,有的人下岗后默默度日。

第四个故事:麦肯锡经理裁员的故事。作者在文中说,麦肯锡的经理为了裁员住进了工人的地方,和工人相处的一周五,他的思想转变了好多。工人们只是觉得这个西装革履的人会前来拯救他们,谁会想到他是来决定裁决谁的呢?麦肯锡经理询问了6个工人的生活,发现其实每个人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或是家有老母亲,又有两个孩子;或是自己为了维持生计如何努力地工作。

这四个故事无一不是从政策出发,落脚到个人。作者自己说,很多时候掌握社会资源多的时候,在决策之时,决断的不仅仅是结构、组织、资源分配,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普通人的人生。我很感念于作者的想法,只是一直在想是否有真正两全其美的办法?

作者在讲故事的时候曾经提到过,麦肯锡的经理发现那些居于底层的老百姓并没有像平常我们所想,在学校不努力、工作不尽力,他们每一个人可能都在拼命得活着。

我不禁想到之前看到一个美国学者曾经扮演成一个底层的人去生活,她想知道自己是否能从这种生活中翻身。但她发现特别难,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也仅够维持生计,甚至房租都交不上。她曾经问一个工人为什么每天都吃麦当劳这种不健康的食品?工人耸耸肩,指了下自己旁边的汽车——他的家,他连厨房都没有,让他怎么办?学者得出的结论是,一旦身处底层,可能根本没有改变的时间,他们只是很努力地卑微地活着。

我也想起BBC有一部纪录片讲述一组孩子每七年的对比变化,一共拍了7部,从7岁到49岁。这其中只有1位孩子完成了逆袭,而且是在美国,大部分还是和他出身的阶层一样。

改变自己这件事儿对很多人来说不一定不想,或许他们没有机会和时间;政策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更多的时候牵连着众多人的命运。

不过,以上这些说到底还是一些媒体上的道听途说,波兹曼说媒介是隐喻,它会把很多刻板印象传递出来,会异化很多东西。生活绝不是千篇一律的,如果有机会,多去了解些个体生命,或许有更丰富的答案。

写于地铁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个带有仪式感的故事读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