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翻阅时代”

当点击键盘,划手机屏幕变得习以为常,你还记得那些年陪伴你的卷卷墨香吗?也许如今的我们变得高效又时尚,但那种抚卷饕餮的感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翻阅时代”_第1张图片

一  求知若渴的童年

小学时,我很羡慕那些作文写得很好的同学,后来发现他们是因为“阅读面广”,所以写作水平比我高,而我那时更擅长于算术。

追求上进的我,打电话给远方的爸爸,“我想要一些书”,我爸爸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我在学校的成绩一直被他在同侪们面前引以为豪,所以我的这个要求他很快就答应了,但是他不知道我需要的是什么书,我也说不清,那时我不知互联网是何物,自卑的我也不敢去向老师请教,而我的同学们也知之甚少,毕竟是在小山村,信息闭塞,大家的知识面都很窄。

我只是跟他说了作文之类的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收到了一箱书,十多二十本。那个年代,快递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爸爸是走邮政寄给我的,这期间,爸爸寻书,买书,寄来,花了很久,我就那样“望眼欲穿”地等着。终于,我收到了,有贾平凹的《废都》,白话文版的《史记》,竟然还有《官场现形记》和《儒林外史》(一定是卖书的人推荐爸爸买的)……还有一些作文书,爸爸也许是实在不怎么会买,但他在我的殷切求助下又心急想多买一些,以至于作文类的书有好几本!

童年的我一直住在爷爷奶奶的土坯房子里,相较于家里其他的孩子,我是最喜欢读书的一个,为了给我安静的读书环境,我被分到了一间独有的房间,我的房间里面一件贵重的物品都没有,唯有一个旧木箱子——那是我的最爱,因为里面有爸爸寄给我的书,哥哥姐姐给我的书,还有过节或我过生日时同学赠给我的书,除此之外,还有一本全家相册,还有一把口琴,一根竖笛,仿佛,从这个旧木箱子就可以看见那时我的整个精神世界。

是这些书伴我度过了孤独的童年,我从小就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孩子,农村里面的风俗习惯我有诸多不适应,我在书中寻找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读到“书犹药也”深感慰藉,我用书来充实我的精神世界。

二  被引导的高中

读高中的时候,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我选择了文科(一般老师不指导学生学文科还是学理科),高二时,班主任让每个人凑10块钱,我们班上有60多位同学,一共凑了600多块钱,钱凑齐的几天后,突然班上的男同学搬来了一堆书,原来是用那600多块钱买的各种书,以书虫(中文+英文)和各大名家的散文(那时我最喜爱的是沈从文的散文)为主,几乎没有长篇小说(老师说,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炼我们的文字,所以长篇小说自然会被排除)。

我记得,那时班上的尖子生,都有一个习惯,就是课间十分钟也会被他们充分利用,我也是尖子生之一,但是我是学习别人(那时,我总爱学习班上的第一名,学习他的学习习惯,以为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而这课间时间,班上的尖子生们都喜欢看《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我总是从为数不多的零花钱中省出几块钱来买这些杂志,有时在不堪忍受数学习题和英语习题的乏味之下,迫切需要这些杂志中的清新美文来纾解我的压力和疲惫。那时候,课间能够翻翻这些美文,对我来说就像在高压之余,找了一个清幽之地品了一杯香茗,使我神清气爽。

初中的时候读过四大名著,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些书晦涩难懂,我没有坚持读完。高中时,语文老师的一句“学文科,四大名著是首当其冲要读的,不然你好意思说你是文科生?”。所以,我高中时代的暑假和寒假都被四大名著霸占了。

虽然,我阅读时也可以一目十行,但是我一直都有强迫症,非得逐字逐句读,所以读得很慢。记得,寒假在家,家里为了省钱没有火炉,也不知暖气是何物,为了暖脚,我便坐在被子里面读《三国》,读《水浒》,读到入神时,似有千军万马向我奔啸而来,也曾为《水浒》中打杀的血腥场面而战栗,吓得我晚上都不敢出门上厕所。

三  迷茫的大学生活

大学时,我不是很热衷于社团活动,也不去追逐优秀的学业成绩,我总是学习身边的一两位经常泡图书馆的同学,也去泡图书馆。

一天没有课的时候,早上去,晚上才回来(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离学生宿舍很远),我享受着这种视野被大幅度打开的感觉,仿佛紧闭的门窗终于等到被打开的一瞬,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除了看本专业的书籍,我还涉猎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书籍,并喜爱上了毕淑敏、梁实秋、丁玲、林语堂、杨绛、钱钟书等。

在图书馆,我翻阅着被其他人翻阅过无数次的边角开始破损的泛黄的旧书,也惊喜于最新被引进的装帧精美紧随潮流的新书。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收藏了很多书,每一次去图书馆,我的眼里仿佛会放光,每一次从图书馆出来,我的性情会变得更温和,感到充实了自己,所以变得更自信。

我去图书馆不是为了打发时间,是因为我对大学感到迷茫,觉得只有多看各方面的书才是最正确的。

与此同时,我的室友正热衷于阅读网络电子书。在她的介绍下我几乎把亦舒的小说都看过了(电子书),但是我还是觉得厚重的纸质书信息量更大,更专业,更有营养。

四  舍不得买一本纸质书

我已经研二了,渐渐地,我忽然发现,我从小到大的阅读习惯被中断了,被什么中断了呢?研究生阶段有了论文压力,所以我去图书馆看书都是抱着目的去看论文相关的书,论文完成之后,在外上班,又有工作的压力,早出晚归,周末也没有多少时间,进入新的工作领域,又要及时补充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而我目前几乎全部靠互联网搜索知识,或者阅读资讯、新闻来充实自己,每天微信上有铺天盖地的资讯和新闻,我无法一一去阅读,但是如果重大事件,我都没有去了解,去关注,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学传媒的,更无法和我身边日日用手机接收信息的人们交流,我不想“OUT了”。

这个暑假,我过生日,我很想要一本《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因为我对才女林徽因的生平特别好奇,但是我一直没有着手去网上买这本书,其一,我在为找工作做准备,我要斟酌我的简历,我在关注就业信息,我要看就业方面的书;其二,我舍不得花哪怕20多块钱去买一本纸质书,我在网上找了好几遍,去看是否有该本的电子版。

对一本廉价的纸质书,我为何变得如此迟疑?难道我不爱纸质阅读了吗?

记得我今年上半年坐在双屏幕的电脑面前上了四个月班,强烈的电脑辐射,使得两边脸颊都长了一颗大痘痘,出血流脓,让我心烦透顶。不知何时,我发现我的视力在我无时无刻依赖电脑、手机之后变得看远处事物模糊,我在心里越来越怀念无害的纸质书。

电子阅读有诸多好处,正如传统出版也慢慢在向社交领域的内容制造靠拢,正如我选择了在“”这样一个社交写作平台上写一篇文章,技术总是会带来进步的事物,但是纸质阅读也有诸多魅力。

我还是把这本书买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翻阅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