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600天

最近一个月,我什么也没有写。甚至连转载一些我认为有趣或有价值的文章这样更简单的事情,也没有。我的微信公众号也停止更新了一个月。有个朋友昨天跟我说,你快写啊,我想看。我却回复他:我最近心很累。

眼下的这份工作,我已经做了差不多600天。如果是熟悉我的履历的人,可能已经在惊讶,我竟然还没有辞职,没有给自己找一个理由,去到下一座城市,寻找下一份工作,认识另一群不同的人。更有甚者,那些了解我现在状况的朋友,可能已经忍不住要问为什么了。

在我决定开始现在的这份工作之前,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生活在压抑和空洞中。仿佛一切都无法经我的手而发生改变,而只剩下无奈。于是我选择了逃避。我决心向那些我说错的话,做错的事,道歉;我也决心对那些我有心而无力承担的责任,放下。我想要找个地方,某个我想象中可能存在的地方,把自己安安静静、结结实实地放下来,好好地成长一番,以备未来,有一天,我会要重新面对曾经面对过的艰难和责任。

而我就是以如此幼稚的心态,掉进了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世外桃源。

曾经的每一天,我站在这如巨兽般庞大的企业的园区庭院里,或者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时,总有一种超现实的感受。我没有想到过,在这份工作里,会发生如此多的戏剧化的情节,它让本想安安静静的我,竟然一直保持了种种不同的饱满的情绪。那些巨大的希望与满足,与同样巨大的愤怒与冷漠一样,几乎可以写进任何狗血的网络职场小说。而今天我不会写它。因为我们往往会落入对事物不满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中,以咂嘴品鉴它,来填充每天疲惫后的失意。换句话来说,就如同我前几天刚刚对一个朋友说的,如果我们常常关注有缺陷的人和事,或者人和事的缺陷之处,就不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那些优秀的人和事情,或者人和事情的优秀之处了。

如今,我似乎已经学会了保持平和的心态。而一种油然的,细小的,却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竟从这平和中,兀自生长出来。我似乎可以开始正视我那巨大伟岸的自我,并不再站在它之上,用苛责的目光审视周遭发生的一切。尽管不愿说出承认,但我竟开始感激这一年多以来发生的一切。如果有什么能让我再成长一些,那一定不是什么世外桃源,而一定是如同我正身处其中的,这个活生生的,杂糅着不同气息,不断成长不断变化的,混乱的,热闹的,五味杂陈的,与这世上其他大多数由不同的人组成的团体并没有什么不同的这样一个环境。在这里,你能看到有人热忱地经营一份事业,也有人费劲心机使尽手段;你能观摩到优秀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也能接触到平庸的管理者做出的让人不置可否的决策;你能看到有人做出天才般的设计解构,也能看到有人把它去照搬去写进自己的功劳薄。它并没有不正常,也并不荒诞。它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学会接受它,并开始在它其中审视自己。我又开始生长。

600天,说长也不长,短也不短,它足以组成职业生涯的拼图的重要一块。在我情绪激动的那些日子里,我会常常掩藏不住对这段职业生涯的失望和失落。而只有当情绪逐渐平静,我开始前所未有的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成长。

我提醒自己,不要急着判断周围人所作所为的对错,而是多想想这些决定的前因后果。一个看似奇怪的业务决策,背后可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组织架构纠缠;一个设计管理者的方法和决策,无论在我眼里是否正确有效,都值得我分析和思考,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宝贵的借鉴。

我开始记录下工作中学到的心得,和新的技能。它们是极其珍贵的,独特的,是由我的智力、经验,与在这里接触到的所有新的知识、观点、数据,混合在一起以后,再抽象出来的精华。于是当我发现,我正在思考的,是以前从没想到过的问题,或者论证问题的思考角度,比如品牌、设计架构和实现之间的关系,比如用哪些数据来论证零售货架的商品陈列策略,这时我已经变成了一个欣喜的我。而更让我感到窃喜的是,这种收获,并不像是在海滩上捡到漂亮贝壳的那种偶遇,而更像是,当我磕磕盼盼终于走到树林深处,发现第一棵覆盆子的果实时,我知道,后面会陆续有来。

最近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些年把自己弄的这么坎坷,为什么这么频繁的换城市,换工作。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也许是我心气太高,也许是心太急。我当年上学的时间太多,回国太晚,工作时就总想尽快赶上去,赶到别人前头。这些恶习,让我活得很累。而让我能有些许欣慰的是,如果回头看看自己的每一处逗留,都让我扎扎实实地学到了一些东西,有了比别人多一些的体会。到头来,也不枉这些岁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近这6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