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笔记15】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最早听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的名字是知道有群友在看,后来听樊登读书有一期作者来访,尹建莉与樊登在谈到孩子的教育,感觉这个妈妈好有智慧,孩子培养的特别优秀,基本内容也听了,但还是想一睹书的内容。当有一天去朋友家,在她的书柜里看到这本书时,毫不犹豫的就借来读了。

【拆书笔记15】好妈妈胜过好老师_第1张图片

尹建莉是教育专家,教育硕士,培养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孩子,品学兼优,跳级两次,16岁高考超过清华录取线22分,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作者同学的孩子出现问题,求助于尹建莉后,感慨我原来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间的差距,自从看了你的文章,才发现这差别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实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

我们总觉得教育专家的孩子优秀是自然的,其实不一定,并非每个教育专家的孩子都优秀,关健在于培养得法,充满智慧,在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作者的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每一个细节,看似顺其自然,实则有心而无痕。

每天晚上阅读一点,每次都有很多的感慨,禁不住与潇然分享,作者特别重视孩子从小培养阅读的习惯,把阅读能力形容成是“魔杖”,它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是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甚至修得一支生花的笔,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阅读对他来说从中体会的就是吃饭或玩游戏般的简单和享受,你不想他读他都不情愿。我告诉潇然,这书里的前半段有太多的雷同,有很多熟悉的影子,是关于阅读的,潇然小时候,我并没有接触太多的幼儿教育,但从潇然出生时就订了婴儿画报,幼儿画报,给他用手指着读书,讲书里的故事,他每次都特别喜欢的样子,有时我指着读前面,他就可以接后面,每天都要做的亲子阅读是他的最爱,有一次大年三十,从父母家回来已太晚了,我不想陪他读书,他就央求,妈妈看书。三岁以后干脆自己开始读,我也乐的轻松,我最骄傲的就是无意间培养了孩子爱阅读的习惯。大一点了,只要是家里的书,都翻阅,有时连高血压心脏病的普及指南都看,孙子兵法三十六汁,这些带着些难懂的古语的书,也被他啃完了,乐此不疲。只可惜,我没有早点看到这本书,也没有作者的智慧,自从潇然上了小学,老师评价他爱发言,明显感觉他是个课外阅读多的孩子,但枯燥的学校生活,我并没有智慧的参与其中,没有及时点燃他学习的兴趣,以至于他的自主学习习惯并没有养成,这是遗憾处。

如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她终将收获的是轻松,而我只做到了一半,忙碌工作了好多年,孩子也上到高中了,面对青春期的叛逆,我开始从书中找寻答案,遗憾错过好多的时机,但任何时候都不晚。作者说一个孩子如果长期钻在游戏里不肯出来,那是因为游戏外的世界让他感到枯燥,使人堕落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心灵的空虚。

作者说家长治理孩子的坏毛病,第一要有诚意,第二有要有耐心。平时家长习惯在很多事情上管孩子,单是玩游戏不止说过多少次,发生了多少冲突,干涉只能激化孩子玩游戏的无度,孩子需要的是自己学会控制,家长和孩子最好不要形成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的时间越长,越牢固,孩子的自觉性就越差。家长缺少耐心,指望自己一改变,孩子也能立地成佛,几天就变好,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不改变,家长就受不了了,坏毛病也是病,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怎么可能三天就改了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初孩子腻着我们,大了却越走越远,固然有背影的无奈,更多的是我们不懂孩子的世界,忙碌的生活也无心了解他可能从游戏中学会些什么,妈妈与孩子没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沟通少了,只剩下学习成绩一件事。要学会与孩子做朋友,交心,让他觉得愿意与你分享他的想法,体会到亲近度,而不是管控。我在努力改变,增近亲子关系,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尤其是诚意和耐心,要时刻提示自己,或是狡猾的隐藏,在孩子面前要做到看似顺其自然,实则有心而无痕,才是最好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书笔记15】好妈妈胜过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