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研学旅行“降温”“提质”

给研学旅行“降温”“提质”_第1张图片

“研学旅行”一词最早提出是在 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2016 年11月,教育部等 11 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将其正式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2018年工作要点》指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推进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和基地建设。2019年研学实践在全国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教育部分两批在全国遴选命名了621个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构建起以营地为枢纽、基地为站点的全国研学实践教育体系。

短短几年,研学旅行急速升温,在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随着研学成为在校学生的刚需,未来3-5年内研学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研学市场总体规模将突破千亿。

然而研学市场的高温却没有带来研学活动的高品质。当前的研学活动仍然重“旅行”轻“研学”,重“市场”轻“教育”。离教育部规定研学旅行的宗旨与意义仍有很大的距离。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至上”弱化研学目标

安全确实是重中之重,是研学旅行的保障线。但研学旅行的课程理念是是“教育为本,关注体验,立德树人”。一些学校和研学机构为了“安全至上”,消解研学旅行的课程目标,为了追求活动的“零风险”,简单设置研学旅行活动,严重弱化研学旅行的教育目标。造成家长和学生对研学旅行不感兴趣,不积极参与。

(二)“旅行为重”弱化研学体验

在研学课程的设置上,现有的研学产品大多是在旅行活动中加上少量的励志、教育元素。课程设计偏重旅游行程安排,缺乏精心规划的研究性学习环节。尤其在实施方式上偏向于参观、游览,弱化了研学活动与一般旅游产品的差别,难以实现让学生在旅行中体验、探究与学习的初衷,导致研学旅行课程陷入了严重的形式化危机。另外,课程容量和时间安排不合理也导致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只见“旅游行程”,不见“研学过程 ”。

(三)“机构主导”弱化师生参与

当前研学旅行的模式基本上是由研学机构或旅行社提供研学产品,学校被动接受。从课程的设计到课程实施和评价,所有核心工作都是由研学机构或旅行社完成。学校未设立专任教师,缺乏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研学导师。学校及老师甚至把研学旅行当成一次度假的机会,全程活动由研学机构的教官主导,老师成旁观者。最具教育经验的老师,最须体验教育的学生没有真正参与研学活动,成了阻碍研学旅行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过程为主”弱化成果转化

研学旅行的根本宗旨是通过集体生活的方式让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认知自我,从中提升家国情怀,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实践能力。这一目标有没有实现,需要活动评价,需要成果转化。然而当前的研学旅行普遍止于活动结束。研学队伍安全回到学校,做个美篇宣传一次,研学旅行也就结束了。这次研学活动怎么样?很多学校不知“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每个学生是否有成果?如何做好研学旅行的总结工作,转化研学成果?没有人关心这个工作。


给研学旅行“降温”“提质”_第2张图片

所以我们特别需要给研学旅行降降温,冷静思考如何提升研学旅行的教育品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要素着手提升研学品质:

(一)师资队伍

《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可见研学旅行是综合教育与旅行的整合融通式教育实践活动。研学活动的导师既要有围绕研学目标开展有效的课程设计、教学组织的教研能力,又要有活动引领、景点介绍的导游能力。还要有关注学生团队建设、思想教育的德育能力。甚至还要有指导学生生活、社会体验的实践能力。

研学导师=学科教师+综合实践导师+导游。

由此可见,培养一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达成高品质研学旅行的关键要素。


(二)研学课程

课程是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载体。研学课程不同于学校内的学科教学课程,是活动式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强调切身体验和融通多元经验的体验教育。研学实践具有综合性、教育性、体验性等特征,因此其课程是复杂多样的。课程开发中要遵循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全面参与的基本原则。

研学课程设计是对教育目标、教育情景、教学体验、教学活动互动等环节的整体化设计。研学课程要让课程教材、教师教学和学生体验形成整体,做到教学做合一,使学生的身体素养、心理素养、技能素养、道德素养、习惯素养高度统一,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立德树人。

例如设计“体验客家素食习俗”的研学课程。首先要明确是以传承美食文化还是以学习烹饪技术为目标,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其次围绕设定的目标,设置研学流程,要以体验为主,全员参与。设置好“认识素食食材,根据菜谱选择食材,整理清洗食材,制作素食,品尝评比素食,讲述素食意义”等环节。最后总结评价。

研学旅行意义重大。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和自然,培养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自理自立、文明礼貌、互勉互助、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等优秀品质和精神,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师资水平和课程品质是评价研学实践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为此,只要在师资培养和课程开发上下大力气,真抓实干,就能确保研学旅行实现高品质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研学旅行“降温”“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