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在中国历史上只能关注其中一场战争的话,那就必须是长平之战了。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记载最早、规模最大、围歼最彻底的一场战争,战败的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抵抗强敌,而战胜的秦国在统一中国的道路上也就再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真可以说是“一战天下定”。
当时,秦军的主将是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而赵军的主将先是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后变换为是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赵括也因为这战失败被称为是“纸上谈兵”的典范。
那么,赵国为什么要中途换将?赵国又是为什么战败了呢?
01
长平之战,中国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战争!
如果我们复盘长平之战,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虎口夺食
在公元前260年,秦国奉行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派王龁攻打临近国家韩国的上党,而上党的守将冯亭知道自己打不过秦国,但又不想这么便宜了秦国,于是转将上党献给了赵国。
赵孝成王听了以后,找来叔叔平阳君赵豹商量,结果被他给浇了一盆冷水,告诫他不要想着白得利益,更何况这还是虎口夺食呢。
可是年轻的赵王并不甘心,他又找来了平原君赵胜和赵禹一起商量。结果两人都认为可以,上党这么个好地方,不要白不要,反正赵国和秦国本来就是世仇,为什么不拿下呢?于是赵王就派平原君赵胜去接收了上党。
第二阶段,坚守不出
在公元前261年4月,被抢走嘴边肉的秦国王龁带兵进攻上党,赵国这边派出老将廉颇救援。结果当时上党已经被攻陷,而两军第一次遭遇战发生在玉溪河谷,赵裨将茄被斩杀,赵军初战就被打败了。
初战不利的廉颇于是被迫往长平方向退却,坚守在百里石长城,利用地利优势形成全线布防,居高临下抵御秦军,任凭秦国怎么约战,都拒不出战。
第三阶段,伐交用间
在正面战场打不开局面、后勤补给线长压力大的情况下,秦国开展了一系列软实力攻势:先是利用赵国派使者入秦和谈的时候示好赵国,让其他诸侯国害怕秦赵勾搭而不愿出兵支援赵国;同时秦国还派出间谍,在赵国的首都散步谣言,“秦国害怕的只是名将赵奢之后赵括,廉颇也就那水平了,早晚他就会投降了。”
年轻的赵王由于一来前方战线吃紧但老将廉颇却始终坚守不出,他在后头每天就看见伤亡人数不断上涨;二来如此战争损耗下后勤压力也真是很大,所以力排众议换上了年轻的将领赵括。
第四阶段,风暴前夜
公元前260年夏天,接管长平四十五万大军的赵括,第一件事是先把原有的军事部署和防守策略改掉,并且撤换了大批中下级的军官,同时开始收缩兵力准备主动出击,力图一战歼灭秦军。
而赵括不知道的是,秦国已经悄悄把主将由王龁替换成了武安君白起。白起一方面针对赵军的动作将丹河东岸的天然高岗建立长达十八公里的主阵地;一方面安排了两支队伍,其中一支两万五千人马准备切断出击赵军的退路,另一支五千骑兵用来切断留守赵军和出击赵军主力的联系。
紧接着按着白起的指令,秦军的先头部队假装战败,将赵军主力吸引到秦军预防的战场。不知中计的赵括到了后全力猛攻秦军阵地,但顽强的秦军在短时间内让赵军根本难以攻破。
这时候埋伏的两支队伍依计行事,赵军完全被切成两段,最后赵军出击的主力失去了后勤的保障,而留守的部队空守粮草辎重却根本不敢增援。于是秦军开始从两翼攻击赵军,赵军最后被秦军压缩在了将军岭与韩王山所之间的一片山谷里。
第五阶段,举国而战
被困的赵括下令部队原地筑垒防御等待援兵,秦军乘势将赵军合围在谷地。赵军主力被围的消息报到了秦国和赵国,两方开始了新一轮国力的角力。
赵王遣使求救附近的楚国和魏国,但由于楚、魏听到的是赵国使者在秦国大受礼遇的消息,根本不愿出兵,于是赵王只能从本国抽调部队赶往长平。
另一方面,得知赵军主力被围,秦昭襄王亲自赶到河内郡,给所有的郡民赐爵一级,并下令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丁都要出征支援长平,这使得赵国的援军完全被阻隔无法前来帮助。
该年9月,被围46天的赵军开始突围,结果赵括被秦军射杀,赵军伤的伤,饿的饿,只能全体投降。
但庞大的降兵队伍令白起感到忧虑,于是他假意用好酒好肉安抚降卒,承诺年轻的会带回秦国,老弱的会放回赵国。但是到半夜的时候白起却下令所有秦兵以白布裹头,吩咐“头上没有系白布的都是赵人,要全部杀光”。于是一夜之间所有赵国降卒全部被杀,只留下240个年幼的赵兵故意被放回去,从而威震六国。
当数十万赵卒被杀的消息传回赵国,整个国家“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
自此长平之战结束。
02
以强胜弱,其实是一场并不意外的失败。
回顾长平之战的惨烈,不只是中国史上空前绝后,世界史上也是非常罕见,以至于不少西方的学者对于长平之战的赵国死亡人数表示根本不可能。但是,不管具体的数字多少,这场战争的成败得失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即使不上赵括,赵国战败也是大概率事件。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其实,秦赵两国本来综合实力相关就很悬殊。秦国从秦孝公(在位24年)迁都咸阳、推动商鞅变法以来,历任秦惠文王(在位27年)、秦武王(在位4年)一直到主导长平之战的秦昭襄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候没有出过昏庸的国君,国家整体都在不断发展积累实力,秦军到处打仗基本都是别的国家”多少城池被攻破,多少城池被用来割地求和“,秦国是一个强大的“虎狼之国”,已经是强大到要六国联合起来才能抗衡,所以这不过是“强者恒强”的胜利。
反观赵国,自三家分晋立国以来,凭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让国家的军事实力达到顶峰,再加上赵国也注重用贤任能,所以像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这样的良相名将辈出,所以也迅速成为了有实力和秦国叫板的六国主力担当。
但军事实力的强大不代表国家真正的强大,强大应该是方方面面的综合实力强大。强大的赵国抗衡秦国就像美苏争霸中的美国和苏联,综合实力还是相距甚远。
二、让赵括背锅之前,赵王才是惨败的第一责任人。
任何的失败,主要的责任首先都是领导者的责任。
在战国的中后期,传统的强国如魏、齐、楚都在衰弱,而赵国的迅速崛起一方面让秦国忌惮,其实另一方面也让其它五国担忧。而没能看透这一层微妙关系的赵王,自恃军事实力强盛而没有外交举措准备,最后被打的满地找牙而周围人都只是在看笑话,是为第一败。
同时,年轻的赵王对于“友军”送上门的肥肉(上党农业资源丰富,同时对于赵国军事防御来说是天然屏障)没有基本的警惕,见利就欣然接受,从而轻易的将战争之祸引到自己的国家,是为第二败。虽然从长远看,秦赵两个军事大国早晚难免一战,但谁准备的更充分,谁更主动的安排战争,谁才更有胜算。事实上,在赵王和平原君讨论是否接受上党的时候,他们只是简单的分析了万一秦军打来,赵军能否守住,而没有通盘考虑,真是“见小利而忘命”!
另外,把错误的人放在错误的位置上,则是领导人用人识人的罪过。某种意义上说,四十万赵军的性命,是赵王的焦虑症害死的。赵王在后方看到老将廉颇一味的坚守,军队和后勤消耗很大,于是就要求主战,这是违背军事战争“君命有所不授”的基本原则。而在选人上,名相蔺相如曾经非常直白的告诉赵王,赵括这个人不行,“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不仅如此,当时连赵括的母亲赵母也极力反对,认为赵括和他爹赵奢水平差别太大了,“父子异志,愿王勿遣。”但是,赵王却没有人才的判断力,强行让年轻且没有指挥过如此大规模团战的赵括上阵执行自己决战的命令,是为第三败。
有此三败的赵王,无疑才是长平之战的第一罪人。
三、赵括得背的锅,是他竟然能让失败惨烈到如此“难以置信”。
事实上,败给几乎从未失败的战神白起,对于年轻的赵括来说并不丢人,也并不奇怪。但是他却把一场大概率的失败,上升到了小概率的完败,则真是蠢到家了!
古时打仗不像今日信息发达,临阵换帅是大忌,这就在于军队内部的军事号令依赖于将士的配合。但赵括到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关键将领换了,从而来树立自己的“控制权”。从这一点就看出了赵括是书呆子不是名将。如此换人确实可以增强他到中下级将领这一级的指挥权,但却有极大的风险失去中下级将领到士兵这一级的指挥权,后来赵军的战斗力下降和被大量斩杀,与此不无关系。事实上,三国时期陆逊奉命阻击刘备时,也遇到了下属多为老将难以服管的问题,但他却选择了自己忍辱负重,就是明白不能轻易让军事有管理瘫痪风险的道理。
其次,赵括作为将领,犯下最大的战之罪,就是“全军覆灭”。诸葛亮六次北伐,每次打不一小会,看着打的不好,打的不合适了就撤退,就在于知道蜀国就这么点兵,自己不能糟蹋了,因为一旦出点什么问题,国家就危矣。但是赵括却不顾一切的在自己刚接受国家军队绝对主力的时候全军出击,并且让全军从处于有利之地进入绝境之地,真是国之灾也!
“嘴上口若悬河但实际军事无能;坑完自己再坑家人、坑战友、坑国家”的这口锅,赵括还是得自己来背。
03
思想巨人,赢得了口舌却失去了灵魂!
其实现实里那些嘴上逞能的人,也通常没有什么真本事。
如果我们用“孙子、孔子、老子”三家去看,会发现赵括的失败完全是必然的,只是赵王的帮助下将他的这种无能放大了:
孙子悟到:☆
近年来,帮助赵括军事能力洗白的论述很多,但是真正有客观论据的少,很多只是情感的寄托。
《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对于战争要有清楚的认识,要有畏惧之心,因为这不是闹着玩的,不是瞎比划、搞辩论,而是赌上军人性命、国家命运的博杀。
可惜,赵括这个官二代没有,因为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键盘侠”。
这点除了蔺相如看破了,赵括的父亲也看的很明白。
赵奢是这么说的,“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可以说,这一点上看,赵括连兵法的入门都没有。
孔子悟到:★★
司马迁在《史记》里曾经给了赵括这样的评价:“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事实上,年轻的赵括由于真正的军事战斗经验有限,所以在“辩论”的时候反而能驰聘的更为大开大合,他就曾经在公开场合和父亲赵奢,说的赵奢面红耳赤、无法应对。
所以,赵括自以为自己有才华,为了让自己扬名天下,赵括连父亲赵奢也不放在眼里,不惜狂逞嘴上功夫,真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啊!
老子悟到:★☆
关于赵括的思想水平,赵母曾经对赵王说过这样的话,“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也就是说,当赵奢为将的时候,赵奢会把得到的奖赏给予一起出身入死的将士,并且自己亲自给众将士们端茶倒酒,而且管理军队以后家里的事情也就不再过问了;反观赵括,自己当官了就高高在上,底下的人都不敢抬头看他,主上赐予的奖赏他都自己藏在家里,并且到处去看到好的房产田地就去购买。
《道德经》有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可见,赵括这个人,还处在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利益之上,处众人之所善的情况,又如何带动他人做到上下一心呢?
所以,宋朝徐钧的诗或者真是赵括一生最好的注解了吧:
“少年轻锐喜谈兵,
父学虽传术未精。
一败谁能逃母料,
可怜四十万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