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那一些戏剧

我心目中的那一些戏剧_第1张图片

我心目中的那一些戏剧_第2张图片

我心目中的那一些戏剧_第3张图片

我心目中的那一些戏剧_第4张图片

我心目中的那一些戏剧_第5张图片
莎士比亚像

    《无事生非》  又名《窃听是非》    莎士比亚(1564~1616)年    创作于1598年  英国剧作家诗人

    阿拉贡亲王身边有二位十分出色的年轻人,骁勇善战,威名远扬,随着亲王出征大获全胜。他们在归国的途中来到了梅辛那的总督府拜访,受到了总督的热情迎接。总督有一个温柔娴静的独生女儿叫希罗,还有另一个是活泼俏皮的侄女叫贝特丽丝,两位姑娘都长得十分的美丽。亲王身边的年轻人,一个叫培尼狄奥,他深受亲王的宠爱,并且早就对总督的女儿希罗十分地钟情。另一个叫培尼狄克,他风流倜傥,谈吐诙谐,自夸是一个永远也不会坠落情网。他与贝特丽丝一见面总是唇枪舌刽,各不相让。

    培尼狄奥向自己的好友培尼狄克吐露对希罗的爱慕,并恳求亲王能够帮助他完成求婚之事。亲王答应在当晚的假面舞会上冒充他去向希罗求婚。亲王有一个堂弟叫约翰,十分嫉妒亲王身边的二位年轻人,当他听说亲王要亲自替培尼狄奥去求婚的消息时,心里十分的嫉恨,决定趁机在舞会上捣蛋以发泄自己的心头之恨。

    在假面的舞会上,约翰造谣说是亲王向希罗求婚,害得培尼狄奥长呼短叹,心事重重。辛亏亲王跑来告诉他,希罗已经同意接受他的求婚喜讯时,才使得他疑虑顿消,心花怒放。总督也对他十分的满意,决定七天后为他们举行盛大隆重的婚礼,并把他们定为财产的继承人。

    亲王是一位热心的人,他觉得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很般配,尽管他生性粗狂豪放,但不失聪明幽默,尽管她伶牙俐齿,但也不失温情涵养。亲王有意撮合他们,他的想法得到了总督和培尼狄奥和希罗的支持。于是他们分别设下圈套,故意让两人“偷听”到他们的“秘密谈话”,使得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都深信对方痴狂的爱着自己,都决心要报答对方的情意。

    约翰眼看到前一次的挑拨没有成功,又想破坏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的婚姻。他让自己的侍从约希罗的侍女在晚上的窗下幽会,并让她穿上希罗的衣服,打扮成希罗的样子来冒充女主人,并让亲王和培尼狄奥都目睹这一场面。气愤至极的他决定在新婚的典礼上,公开地羞辱对自己不贞的新娘,亲王还为他作证。新娘希罗无端地受辱,在婚礼上当场便晕倒了。

    只有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保持了头脑的清醒和理智,他们断言希罗是受冤枉的,断言是约翰搞的鬼,主持婚礼的神父也断定希罗是无辜,便设下一计。等希罗醒来之后就把她藏起来,对外界宣称她已经死了,并建坟立碑,他的父亲依计而行。

    贝特丽丝见希罗遭受诬陷,十分的气愤,声称谁要是能挺身而出为希罗申冤报仇,谁就是她最亲密的人。当真相大白于天下时,约翰再也呆不下去,便溜之大吉了。亲王追悔莫及,培尼狄奥也痛不欲生,他们一起向总督谢罪。总督十分宽厚,他命培尼狄奥去希罗的墓地祭奠,然后回到总督府来,说他自己还有一位侄女长得酷似希罗,他愿意将此女许配给他。他在希罗的墓前献了挽诗,尽礼而归,旋即与一位蒙着面纱的新娘成婚。当他揭开新娘的面纱时,他惊喜地发现新娘竟是希罗。在这喜庆的婚礼上,新郎和新娘提出要求,要求培尼狄克与贝特丽丝也一起上来,与他们共同举行了一场婚礼。于是,两对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我以为,该剧充分地展示出了剧作者对剧中人物喜剧心理的高超的把握,并且在心理底蕴上按照自然逻辑来布局人物情感的变化,表现出十分娴熟的创作能力,因此也使得该剧经得起时间的推敲而成为一部经典永存的喜剧剧作。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是剧作者创造出两个最有意思的也是最为复杂的角色。他们都是自我意识很强的人,自恃清高,对伴侣的要求也很高。然而这种生活态度往往和真实情感相左,因此要借助情缘来让两人都卸下高傲的面具。因此,当两人都是在偷听到别人的谈话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各自的毛病,彼此都很诚恳大方地接受批评,并放下身段接受被设计而来的感情。这一种设计,剧作者在其他的剧作中也经常地使用,只是在该剧中运用得最为成功的一部。

    我为以为,该剧的喜剧情节与喜剧色彩和喜剧效果,基本上还是在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心理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但仅仅是靠这一些基础,是决不可能产生如此趣味盎然的喜剧效果,是剧作者绝妙地利用剧中的角色,编织虚而不实和实而不虚的假象,从而产生妙趣横生的喜剧来,也展示出了不同的喜剧风格来,这也无疑是剧作者的最独特的创造和最杰出的技巧,即以谎言的假象与真实之间的错位来营造浓郁的喜剧效果,造成喜剧的现实。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故事,为爱可以打破宗教的誓约,甚至牺牲生命一样。

    该剧结束了,我从剧中人物从不爱到爱的转变过程中走了出来,也从剧中人物的聪明机智和内在的力量中走了出来。我喜欢这一部戏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心目中的那一些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