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最近收到一位读者发来的私信,让我心里挺不好受。
他说他年轻时没大本事,干的都是些贩卖廉价劳动力的活,虽然也算勤恳,一分钱掰两瓣儿花,生活依然拮据得很。中间想多赚点儿,学人家做了几次小生意,也都赔了本。
如今上了岁数,儿子马上大学毕业,再往后看两年就要涉及到结婚买房,可想想自己苦熬苦业这么多年,连给孩子付首付的钱都掏不起,作为一个父亲,没能像一些“有钱爹“那样,给儿子留下点啥,感到亏欠了他。
再加上日常听到亲朋好友们,动不动谈及给孩子未来做的种种准备,问到他时自己却只能哑口无言,便更觉得连活下去的资格都没,真不知道日子这么继续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我之所以对这封来信很有感触,一方面因为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性,另一方面,也很有共鸣。
正如这位父亲一样,我的父亲也没什么钱。但我很爱他,也很尊敬他。
你看,上面彼此独立的两句话,我用的都是句号。
为什么呢?太简单了:因为爸爸有没有钱,跟他到底是不是我心里面的好爸爸,这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回事。
从我作为儿子的视角看:父亲能吃苦,爱干活,给予我的都是他力所能及范围内最好的。他有责任感,与人为善,在乡土文化的环境氛围里仍尽可能要求自己思想开明,对于我个人生活的干涉也是点到即止,且仍在自觉进步,不想因为观念守旧而给我旁生负担。难道不正是这些,才构成他作为一名好父亲的依据吗?
这位父亲读者,我确信您的儿子,也是这般想的。
2.
但我的话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我预见到:即便是您的孩子将这番话亲自说给您听,您的烦恼最多也只会消减掉一半。
还有一半在哪里?正是在那些既不在您和您孩子的生活里扮演重要角色,也不能对您和您孩子的生活负责的,周围人的嘴里。
他们都是长舌妇吗?不,他们有时对您的状况也只是随口一问,对自己情况的陈述也是随口一说。甚至他们其实跟你一样不安,他们也特在乎别人的评价,所以才忙不迭将自己口袋里的东西拿出来晒一晒,以求得些正面反馈,进而在心里安慰自己道:啊,万幸,原来我确实是合格的。
然而正是这些来自于不远不近的人,一些不咸不淡的议论和看法,以及您对他们看法的猜测和预期,在根源上烦扰着你。
让我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假如你们一家三口都是隐形人,没有人知道你们的存在,你们就这样过日子,当然,钱也没多少。
你们会多难受吗?不会,你们会很自然地觉得:穷有穷的过法嘛,钱可以慢慢赚,买不起房先租着,或者买不起大的先买个小的,买不起新的买二手的,能住就行呗。不能三天一吃肉就五天一吃肉。有任何问题吗?没有。没准还更健康嘞。
按照正常理论:三天一吃肉和五天一吃肉,没多大区别。可一旦你们不隐身,现了形,那区别可就大了。那青菜已不是青菜,而是耻辱,那肉也不再是肉,而是荣耀!
这其实是愚蠢的,因为青菜就是青菜,肉就只是肉。
所以说活在他人的议论里,是最大的不自由。因为人家都能决定你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是什么了,你多像个提线木偶。
3.
那我们为什么明知这事蠢,还深陷其中呢?为什么我们明知过于看重他人评论,会活的不自由,还执念深重呢?
这里面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
话说在狩猎采集时代,为了生存下去,他人的评价极为重要。但凡被族群里的一些人非议,你就吃不到猎物和野果,如果被人说是刺儿头,还有被驱逐出去的风险。
到了农业社会,由于没有健全的制度,人与人的协作就有很多灰色地带。他人的评价意味着一种资源,大家对我有说法,就可能直接导致我借不到你家的耕牛用。
按理说我们都到了现代社会,个体强势崛起,互联网时代下人趋向于原子化生存,大家各自守好自己生活的一摊就可以了啊,怎么还会这么在意他人的看法呢?
那是因为,狩猎采集,有250万年的历史,农业社会,也有1万年,而现代社会也才历经几百年。基因里的惯性,一时间扭不过来。
然而存在的并不一定都是合理的,恰如经历过饥荒的祖先,把看见油腻的食物就想吃的基因,写在了我们的程序里,使得长秤容易掉秤难。
4.
人有欲望,并不坏,这只不过是一件中性的事。
但要看你的欲望来自哪里。
你想要辆车,原因是你目前的代步工具不是很方便,如果有了车的话会舒适一点。
那么我要为你的欲望喝彩,这起码证明你是个脑子正常的人。
但如果你想要辆车,一是因为看别人有车,你也非要有。二是因为别人看你没车,笑话你,然后你还来气。
那我有理由怀疑,你脑子是瓦特了。
因为你的第一个动机是贪念,第二个动机是嗔念,两者占全,可谓痴,三毒齐发,虽生犹死,你自己也会被折磨的生不如死。这是一个无间道。
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单怪我们看不开,时下的一些声音也挺缺德。
发出这些声音的主体深知推动人产生购买行为的,无非就两个力;:匮乏感与安全感。
前者在正向上瘙痒你,用互联网的词儿说叫戳你痒点;后者在反向上吓唬你,也就是戳你痛点。
一边告诉你只要钱多就能受人夸赞,一边告诉你穷是罪过。所有人都在热议皇帝的新衣,却没有孩子问一声:你嘴里的好不好,跟我直观体会到的好不好,到底有啥关系呢?
5.
中国人,活得太累了。
不是累在勤劳勇敢,而是累在将钱多钱少纳入到“你这个人到底怎么样"的评价体系里。这俩事原本就不挨着。
富人都是好人吗,未必。富人都为富不仁,都心里憋黑水儿吗?当然也未必。富人,就只是富人。
穷人全是道德标兵吗?扯淡。那穷人都是好吃懒做,活该挨千刀?屁话。穷人,就只是穷人。
现而今可倒好,别人拿一把弯曲的尺子测量你,议论你,你不光让他量,还眼巴巴地追问:结果咋样啊?是好是不好呀?然后看着那张张即将下定论的嘴,吓得哆嗦,心累得不行,这不就是周瑜打黄盖么。
平凡的人生到底意味着什么?
那就无非像彩虹:那条橙色的带子就是不平凡的人生。那条蓝色的带子就是平凡的人生。
你说蓝色是什么?答:蓝色就只是蓝色。
特别希望有一天:有这么一家三口,去商店里买衣服。
爸爸说:我们家目前现金储备的不多,所以今天每人的预算大概在200块左右。
妈妈说:那条丝巾是流行款,虽说人人都追,但在我眼里确实挺一般,所以我那份给孩子吧。
孩子说:那可太好了。
多年后这个孩子去参加同学聚会。
甲说:回想当年,我的第一套房子二十多岁就到手了,挺开心的。
乙说:我三十多岁才上车,掏空了家里好几个钱包,开始有点压力,后来也还好。
他们问那个孩子,你呢?
孩子答:家里钱一直不太够,前两份工作也都赚的少些,这不,上个月才拿到的房产证。那之前都是租着住,嗯。
我期待着这种对话的发生。我并不是期待对话的内容,而是期待着,所有人物在说以上这些话时,都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正常。没有苦大仇深的感动,更不存在任何莫须有的愧疚和语气的差别,且打心眼儿里就不觉得这有什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