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让孩子爱上设计模式 ——22.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标签: 设计模式初涉


描述性文字

定义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将这个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知道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两个角色

  • Handler抽象处理者,定义抽象请求处理方法,还定义一个抽象处理者对象作为
    其下家的引用,通过该引用,处理者可以连成一条链。
  • ConcreteHandler具体处理者,处理他所负责的请求,如果可处理就处理,不能
    处理就把请求转发给下家。

UML类图

# 如何让孩子爱上设计模式 ——22.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_第1张图片

使用场景

  • 1.多个对象处理同一个请求,哪个对象处理改请求运行时刻自动确定;
  • 2.在不明确指定接收者的情况下,想多个对象中的一个,提交一个请求;
  • 3.处理一个请求的对象集合应被动态指定;

优缺点

优点

  • 1.请求者与接收者松散耦合
  • 2.可以动态组合,请求处理对象只需维持只想其后继者的引用
  • 3.扩展灵活,新增具体请求者时无需修改原有系统的代码

缺点

  • 1.产生许多细颗粒对象
  • 2.不一定能被处理,可能到末端也没被处理或者中间写错
  • 3.比较长的责任链,可能涉及多个处理对象,性能问题,还有调试不方便
  • 4.建链不当,可能造成循环调用,导致系统进入死循环;

示例代码

写个这种模式烂大街的例子:你问:哥哥,粑粑,麻麻拿零花钱,门槛依次是100,500和1000
然后你按照层级问他们要钱,100以下,哥哥可以给你,100以上的话你要找粑粑,500以上要找
麻麻这样,代码实现下~

先写一个抽象处理者,定义一个抽象的请求方法,下一个抽象处理者的引用

# 如何让孩子爱上设计模式 ——22.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_第2张图片

接着依次实现三个具体处理者,哥哥,粑粑和麻麻

# 如何让孩子爱上设计模式 ——22.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_第3张图片
# 如何让孩子爱上设计模式 ——22.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_第4张图片
# 如何让孩子爱上设计模式 ——22.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_第5张图片

最后客户端实例化三个具体处理者,然后依次指定下家,从哥哥开始发送请求

# 如何让孩子爱上设计模式 ——22.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_第6张图片

输出结果

好的,关于责任链模式的例子非常简单,另外责任链模式还分纯与不纯

  • 纯责任链,要么承担全部责任,要么责任推个下家,不允许在某处承担了部分
    或者全部责任,然后又把责任推给下家

  • 不纯责任链,责任在某处部分或全部被处理后,还向下传递。


本节代码示例

https://github.com/coder-pig/DesignPatternsExample/tree/master/21.Chain%20of%20Responsibility%20Pattern

你可能感兴趣的:(# 如何让孩子爱上设计模式 ——22.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