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读《课程的逻辑》之十三

    教学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中学科教学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以这种活动作为源泉,引发学生的文化性发展。

    一、从行为主义到活动理论

    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的活动是社会及其全部价值存在与发展的本源,是人的生命以及作为个性的发展与形成的源泉。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是“活动理论”发展的指南。行为主义心理学封闭于个体的心理过程进行研究,它的“行为”概念无非是指“有机体所进行的某种反应”。而“活动理论”的“活动”概念由于引进了新的概念装置,大大超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行为”概念。

    二、教学的“活动理论”的发展及其有关关键概念

    合作性学习活动的价值。教学是集体性的,而教学中的合作性“学习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际关系,教学中的合作是教学的全过程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也是采取怎样的学习形态的问题。

  “合作学习”和“同步教学”中的“集体学习”、“个体学习”并列,是一种学习形态。这种学习形态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拥有特殊的价值。合作性“学习活动”形态的最大特点在于,借助参与活动的所有学生生的合作活动来解决设定的课题。合作性“学习活动”的实现要求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尤具价值。这种学习形态同我国的近年来鼓吹的“分层教学”是大异其趣的。这是因为,前者强调的是“合作参与者”的“不同的认知视点”。“教学”无非就是这种“不同视点的认知活动”的沟通过程。“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认知活动过程、组织和结构化过程、知识的丰富程度及知识的评价等方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读《课程的逻辑》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