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大学>问》第三部分讲稿

同学们好,下面我将讲解由《<大学>问》而引发的若干讨论。主要内容一是对比朱熹对《大学》的理解与阳明解的异同。从这点我们甚至可以窥见心理之争的若干端倪;二是讨论上一节课讲到的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与“一体之仁”的传承与比较。从而从一个侧面完成对宋初到明中期儒家主流思想的梳理。


好,下面我们进入到对比环节。


在讲解朱熹的注解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位大名鼎鼎的朱熹的工夫之学和格物致知论,以及《大学》这部著作。因为朱夫子不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所以他的部分细想可以简述为:本体工夫,内外并重,格物明理,德知兼修,以知辅德。之前逸伟已经介绍了《大学》的概况,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大学》在宋代之前并无很高的地位,直到二程将其选出单行,它才很到很高的重视。直到今天成为了儒者的行为规范是近一千年的事情。


首先二人在“何谓大学”这个问题上就发生了分歧。


朱子对大学的注解显然与阳明有着根本的区别。朱子认为大学为大人之学,这里的大人与小子相对,主要是年龄的区别。因为小子要接受洒扫六艺等同识课程,相对的大人就要接受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高级课程。《大学》就是这样一部教科书。这是有着根本的次序先后的,不能马虎。(《朱子语类》)


而阳明则强调,此大人之学乃是明良知的通告,圣人要致良知,小子亦然。有教而无类,无次第之分。


其次,对“成圣”或者说“修身”的方法论上,即《大学》的八条目,阳明和朱子也有着很大的分歧。这也许就是心学和理学的冲突发端。


(观点来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朱子讲“格物致知”是“太极即物理”到”人人有一太极”生发而出的以“穷物理即穷心理性理”为目标的方法论。他将心物一分为二。王阳明批评他说:“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之理为二矣。······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合心与理而为一,则凡区区前之所云,与朱子晚年之论,皆可以不言而喻矣。”(《答顾东桥书》)意思是说,“朱子把理放于物之上,探寻物而求理,是为格物致知;而我(阳明)心即理,以我心贴物,万物共鸣才是格物致知。”


最后,阳明对朱熹分经传,改古文的行为表示了反对。他说:“合之以敬而益缀,补之以传而益离。”(《<大学>古本序》)颇有种抱怨朱子过度阐发(over interpretation)的意味。对此阳明推行古本《大学》,并招致了他门徒的不解。


(删掉的:2. 何谓明明德


后期朱子用理气论解释明德。原文:“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经筵讲义》)“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大学章句》)虽然方法论不同,但朱子与阳明均触到了“本心”的问题。这里的本体之明与阳明的“良知”相若。但朱子更强调德,其所谓“天之予德”)


讨论完差异,让我们再来找找相同。对象是《西铭》中的“民胞物与”和《<大学>问》“一体之仁”。


首先我们要清楚几个背景:1. 民胞物与 一体之仁 可概括为万物一体论 2. 万物一体论在先秦如见著作中已初见端倪。如孟子所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1. 相同之处


均是万物一体论的表现。不管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还是“一体之仁”都强调,人与他人,自然万物的共鸣感,都有着很强的人文关怀。


其次,二者均提出了一个天赋之德的概念。“混然中处”的“天地之气”和“明德”。


2. 差异之处


横渠先生的思想乃是博爱论:“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这些语句都透露出一种仁爱与民本精神。而阳明先生“一体之仁”则是在肯定万物一体的基础上生发出,“以我心印万物”这种圣贤的行为,“一体之仁”更强调推而广之的现实意义。


横渠先生的论证方法,从气出发,其所谓:“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所以我之气与万物之气同,所谓“民胞物与”。 “乾称父,坤称母”兼具家庭的宗族关系,将万物均置于天地的名属之下,而达成“天下一家”的观念。而阳明则从“心即理”的根本出发,“我心即理,明德即理,心中有明德则与万物为一体。”


横渠先生的实践方法是“知化穷神”以泛爱而亲万物,要注意的是这个天下一家的“家庭”内也是有等级区分的,还是带有宗法制的影子 的(何炳隶语)。而阳明则是“致良知”,而后以良知心印万物,使万物感知我的明德。这与泛爱有着根本的区别。


思考题:


从张载到王阳明,宋明儒之间的区别有哪些?能否猜测一下是何种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吗?


从周敦颐开始,宋儒从气理角度作为理论的根基,所谓:“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故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 (《张载集》)


(理学在历史与逻辑上都以佛道两教的存在为其背景(杨国荣语))


你如何理解一体之仁?


万物如同一泓水,这一泓水有这一个共同的内在频率,这个频率就是良知。每个人或物都是一部分水团,由于溶解了不同的成分含有不同的杂质,所以每个水团的振动频率都不尽相同。致良知就是去除杂质发现内在频率的过程。发现了这个内在频率就能和其他的水团的本质发生共振,让他们也慢慢去掉杂质,恢复那个内在频率,这就叫一体之仁。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大学>问》第三部分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