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号

伯凡日知录

     关于外部性和内部性,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内部性是一种显性收益,又或者说是我实现收回成本并赚取收益的本来目的,就像移动、联通这种通信公司,它们的内部性就是收取宽带和电话费用。外部性是指在我为实现目标利润过程中,无意中产生的财富,这种财富是一种隐形收益,或许它是不轻易被发现的一种收益,例如移动和联通等通信行业的公司现在也可以通过手机和固定话费或宽带的绑定,实现产品共销,既可以获取客户,还可以出售自己通信业务,同时和手机厂商合作销售手机并且在这过程中也获取手机利润的收益,这是不将一种外部性转化为了内部性?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今天讲的负面感受不属于成本和昨天讲的你的成本就是放弃的最大代价,个人感觉这是解释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机会成本,就是说你完成一件事时就要放弃另外一件事情,举例来说,你现在有五百块钱,这五百块钱你可以用来听一场喜爱歌手的演唱会,也可以和朋友出去凑一顿顺便沟通一下感情,如果你选择听演唱会,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和朋友一起吃饭、交流,同理要是选择和朋友吃法,那么吃饭的机会成本就是没有听这场演唱会。当然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属于最大机会成本,就是薛老师说的成本是放弃的最大代价。文中所讲负面感受不属于成本,应该是说总成本,比如听演唱会时你感觉很爽,获取收益是100,但是你要忍受去听演唱会路上的堵车、演唱会中嘈杂的人群以及不舒服的座椅,这种负面感受的成本综合是40,难么你听演唱会所获取的收益应该是60。也就是说负面感受是算在用收益中的,不可以在机会成本中单独计算。

第二个问题是说你的成本或你的收益其实不是你自己决定的,而是整个社会所决定的,这就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的看不见的手,社会整体协调合作是是以每个人为实现自身利益为基础的,比如你做的面包,它的价格并不是你自己决定的,而是参考它的稀缺度,需求量和社会中其他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价格,这就是说在这种协作中我们互相影响和制约。

何帆大局观

     今天由孔子的克己复礼讲到了孔门的宏观哲学,所谓礼就是变通、求变,同一事物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罗胖讲过林则徐家书举到这么一例子,说给大儿子写信,信中要求大儿子辞官回家,继续读书深造,并且强调自己身体很好不用挂念;给二儿子写信却是一副年龄大了孤身在外需要人照顾,并要求二儿子去广州增长见识,不要一直在家。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情况做出不同的反应和选择。

今天提出的问题我支持卖家,因为这本身是一个契约关系,我卖你产品,你按期还款,假如你不换我去法院诉讼你,没收产品作为赔偿。首先这是维护了商家的利益,对商家来说是正常的买卖合同关系和赔偿关系,对买家来说,既然你买产品时愿意选择这种按期还款的方式,你就是承担这种风险。联想到今天所讲的宏观上的礼,这就是一种正常的赔偿制度,维护买卖运作。假如买家还不起了,并且不做出任何赔偿,那商家利益就会受损,而其他人也可以通过中途毁约的方式以较低的成本获取产品,久而久之商家就会因此而破产,这不符合契约规则和社会经济秩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3月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