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苏联快要解体,东欧也在巨变。在罗马尼亚这样个小国家,自由和民主正在等待喷涌。这是齐奥塞斯库在罗马尼亚执政的最后一年。“为了鼓励生育,国家禁止堕胎,一旦被抓到堕胎,面对的将是国家和社会的审判。在这样的前提下,女主:Otilia的室友Gabriela怀孕了。
这对于80年代社会主义的大学生来说是个灾难。Gabreila不可能放弃将要完成的学业投身到妈妈的角色中,她的理工专业背景能让她们离开农村到城市的工厂里去。她的男朋友也没可能承担起这个责任,更可怕的是,很有可能因为意外怀孕而被学校开除,失去进入城市希望,再一次回到农村。
Gabreila听其她同学说有一个专门帮女学生堕胎的医生Bebe,他可以私下帮她把孩子做掉。于是Gabreila不得不联系这位Bebe医生,并在宾馆里将肚子里的孩子拿掉。
影片从晃动不安的镜头开始。还未燃尽的半支烟,杂乱的桌面和浴缸里两只无助的金鱼,女主Otilia和Gabreila开始为她们的堕胎计划准备。
影片用了略微晃动的长镜头作为开镜画面,配合凌乱的布景和两位女主不安的情绪,给影片自然蒙上一层阴影,从一开始就为观众埋下了“可能是悲剧”的情绪。
Gabreila继续留在宿舍准备东西,Otilia则开始实施计划。因为要请假,Otilia要买两盒箭牌香烟贿赂教官,同时还要找自己的男朋友借钱来帮Gabreila凑齐堕胎的钱。
Otilia不能告诉男友她借钱是为了帮室友堕胎,毕竟违法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时男友告诉Otilia今晚是他妈妈的生日,希望Otilia买束鲜花来参加他妈妈的生日party。Otilia本想拒绝,毕竟下午Gabriela就要堕胎,晚上留她一个人在酒店是很危险的,但她还是答应了男友。
随后Otilia来到了Gabriela订的酒店,但前台的服务员却告诉她没有预定(第一次体现了Gabriela的做事不靠谱)。Otilia再三请求也无济于事,于是Otilia不得不换了一间酒店,并支付了比原本房间价格更高的房价,这使得原本紧张的资金雪上加霜。
在酒店的这个段落的每个细节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企业的弊端:企业是为国家服务的,而不是单个的消费者,顾客在这里只能服从安排(配给制度),商店是老大,买东西,住酒店都要给点好处。最终,Otilia用更高的价格和一盒香烟,搞定了房间。
Otilia紧接着来到了Gabriela跟医生Bebe约定的地方。沟通后,Bebe医生发现Otilia并不是需要堕胎的Gabriela,也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定在预定好的酒店里实施手术(第二次体现Gabriela的不靠谱),Bebe医生非常生气,但由于某些原因(后面可以看出)Bebe医生还是答应了。
其实影片到这里还没有完全交代清楚剧情,观众只能靠猜测推断:女主和Bebe在进行某项非法的交易,几乎这个时候观众都会想歪。
随后Bebe和Otilia来到酒店,此时Gabriela已经到了房间。一见面,Bebe医生就一本正经的训斥了Gabriela,说她没有按照约定来见他,同时没有订到该订的酒店,此时,医生的证件已经压到了前台(Bebe对这些事情应该是了解的)。
Gabriela和Otilia此时在气势上和能力上上已经完全处于劣势,只能任由医生Bebe摆布,随后,医生又发现Gabriela在怀孕时间上撒谎,到现在已经足足四个月零三周,并且女主二人带的堕胎费也没有达到医生的要求。Bebe假装更加生气,(其实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中)严厉批评了Gabriela这种欺骗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最后提出要么今天把钱凑足,要么跟两人轮流做爱+2700现金的方式才进行手术。
看到这里,隐隐约约能感受到导演的技法和功力。在剧情和表演上,导演设置了很多“坑”一个一个的等着观众往里跳,每当观众以为“会怎样”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被导演玩了。比如在去酒店的车里,从Otilia和Bebe的交谈中俨然觉得他们是在进行性交易,但后来到酒店,看到医生Bebe一本正经的训斥Gabriela如何不遵守约定时,顿时觉得自己龌龊了,原来这是个负责任的“好医生”在教育两个不懂事的大学女学生。但还没等话说完,话锋一转,怎么又变成要睡两个女学生了?加上演员们的精彩表演,真的让人猝不及防(看第二遍时,才能体会到医生表演的细腻)。
事到如今,Gabriela已经没有时间再等,胎儿已经快要成型了,只能陪Bebe医生睡;而Otilia此时在完全没有必要答应这个要求的情况下选择了“献身”帮助Gabriela。
接下来,整部影片就进入了“要出意外”的节奏。Bebe医生在手术前告诉了Gabriela,他的工作完成后就需要她一动不动的等“孩子”自然“流”出,并且告诉她最坏的情况是大出血送医院。按照一般影片的剧情,这显然是要出事的节奏了,不然医生说这么多干嘛?并且Bebe做完手术后迅速就离开了,俨然一副不管死活嘴脸,这显然是江湖骗子,专骗傻白甜的女大学生,再往下就是悲惨女学生的悲惨堕胎经历啊!
随后,Otilia想起来还要去参加男友妈妈的生日party,不得不离开,告诉Gabriela她到男友家会打电话到酒店确认Gabriela的安全(此处就是要出事的伏笔)。
Otilia到男友家后没能及时打电话(又是伏笔),随后跟男友讨论了当天发生的事情,并问出了每个男人都害怕的问题:假如是我怀孕了,你会怎么办?显然Otilia的男友措手不及,没能答对答案,Otilia很失望。
为了打破尴尬,Otilia要来了电话,但拨通电话,酒店却无人接听(此处又是伏笔)。Otilia仓促告别男友家,随着晃动的镜头,女主角蹒跚的身影和罗马尼亚城市的阴暗,影片再一次试图告诉我们要出事了。
这一段镜头和剪辑的处理相当重要,必须体现出女主人公的紧张感和整个影片的节奏,让观众感受到,悲剧即将到来。
随着Otilia紧张地打开房门看到室友Gabriela躺在床上,并且没有大出血。孩子已经堕掉,被Gabriela丢弃在在洗手间的地板上。
接下来,Otilia要将堕掉孩子处理掉。影片延续紧张紧绷的节奏,Otilia并没有听Gabriela的请求将孩子埋掉,因为医生Bebe警告她们,狗会将“那东西”刨出来。Otilia听从了医生的建议,跑到高层建筑将四个月大的婴儿从垃圾道丢下。
随着影片的节奏和一个又一个的伏笔,难免让观众在意识中产生“要出事”的“悲剧片”定义。果然,Otilia丢掉孩子后返回酒店房间,但怎么敲门都无人应答,(该来的还是来了)Otilia急忙下楼寻找Gabriela,原来Gabriela在酒店餐厅点餐。(面对这样的室友,你还能说些什么?)Otilia摸了摸Gabriela的头,确定没有发烧,于是两人相对而坐,影片戛然而止。
片名四月三周又两天说的是Gabriela从怀孕到堕胎的时间,副标题:发生在黄金岁月的故事,简述的是罗马尼亚的社会主义时期发生的故事。
据说影片是导演根据真实的故事写成的剧本。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有一个共同特点:故事本身>角色的塑造。因为现实的人物是十分复杂的。完全根据剧本心理学塑造的人物更加丰满,符合观影要求,人物的发展也会根据情节的需要转化和升级,观众已经被这种“编造出来的角色”训练和培养出来了,所以即使人物设定再复杂,也能猜出人物的心里活动。
但是,真实的人更加复杂,一个真实的是时间往往完不成对角色人物的塑造,所以角色一出场就是定型的,很难在事件中得到发展和变化,这也就是所谓的故事>人物的原因。
影片中的三个主人公角色定位都十分清晰。Gabriela天真呆萌,喜爱享乐却不负责任,心中只有自我,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这也是她不断做出傻事和不靠谱的原因,她的这种表现从头到尾一层不变。Otilia善良、大胆、独立,渴望通过学业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拥有城市户口的男友及家人面前不卑不亢,在Gabriela面前仗义又宽容。至于Bebe,他是一位有水平却又卑鄙的医生,或者说他是一个很好的生意人,守信又能保证质量。
在这样的人物设定下,导演巧妙的将一个平淡的故事讲的格外精彩。影片大量使用写实的长镜头,在这样的长镜头下,对白和表演就显得格外重要,稍不精彩就会立刻让观众失去兴趣,同时整部影片没有配乐,但写实的混音头加上扎实的演绎,让影片的紧张程度有增无减。能统筹这一切的只有导演,就算是同样的剧本,换个导演,恐怕也很难拍出此片的效果。我想这也是影片能拿下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原因。
最后,回到影片的主题。导演通过这个故事想我们展现了1987年发生在罗马尼亚的一件小事,这件小事说明了:社会主义下的罗马尼亚,个体与个体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每个人都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利获得眼前看得到的利益。女主人公Otilia就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了周围人的心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