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参加的同学聚会

转载自「正能量充满人生」,作者景深

图片来自网络

“传雨,你真的不来吗?大家都挺想你的。”老班长的语气略微有些遗憾。

“谢谢,我真的有事去不了……好的,祝你们玩得愉快。”我的语气说不出是失落还是轻松。

放下电话后,我妈从厨房探出头:“有同学找你?”

我笑着摇了摇头,接过她手中的碗,“说是同学聚会,到那指不定是什么呢,不去了。”

她站在一边看着我水中来去的手,突然问道:“你以前很喜欢和同学玩啊,往家里一群一群的领,现在怎么这么宅了?”

听到这话,我犹豫了一下,说:“因为那是我初中同学。”

我妈惊讶到:“初中同学怎么了?”

我一边擦干手背上的水,一边不开心的说:因为他们从来没把我当同学,从毕业的那一天起,我就发誓永远不见他们。

我的初中时光是在校园暴力中度过的,作为同学,他们留给我的,只有三年刻骨铭心的屈辱。

我从小在一个小县城长大,家中独子,爷爷奶奶是教师,父母经商。由于长辈脾性温和,在12岁之前,我没有欺负过任何人。

温和、老实对成年人来说可能是好事,是为人处世应有的素养,但对站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如同灾难。

在小升初那年,由于学校按住所区域划分,我被分到了最近的一所初中。那所学校在当地学风一般,但硬件设施却是最好的,校园面积最大。来到这所漂亮的学校时,我很兴奋,但我不知道,这所学校的熊孩子也是最多的。

我所有的兴奋,都在入学第三天烟消云散。

不想参加的同学聚会_第1张图片

那一天,我被同桌男生用小刀划伤了手,十指连心,痛得要命。而事情的起因,只是因为我的胳膊不小心越了三八线。

说实话,我从未想到由于一点小事会导致流血。愤怒的我马上告诉了老师,并且我也只能告诉老师。后来我却得知,最终的处理结果仅仅是几句批评,那把肇事的小刀居然还给了他,而我的手上到现在依稀可见当年的疤痕。

由于一见如故,他很快就与班里及校内的不良少年混到了一起,同样很快,他们都知道了在初一十二班,有一个很好欺负的我。

我喜欢古诗词,但是每次课堂上背诵得到的都是满堂嘘声,他们说我装逼,炫耀自己,将我的语文课本像传球一样扔来扔去,最后丢进垃圾桶。

我认真完成值日,却给人以粗笨的形象,从此每逢周三整个教室的卫生都是我打扫,如果完成不了放学后就会被一群人打倒在地;

我和旁边女同学讨论问题,他们吹口哨、怪叫,各种想象不到的污言秽语喷薄而出,直到没有一个异性愿意跟我说话;

不是没有人同情我,但他们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看着人高马大的他们将我精心写好的作业欢笑着撕碎后扔向天花板,最后看着我含泪捡起一张张碎片,被课代表批评,被发怒的班主任以不认真完成作业为由调到了后排的角落。

我想过向老师求助,但老师遇到这种事情只能批评教育;

我曾向父母诉苦,父母却让我从自身多找原因,说和气生财,为什么人家不找别人,专门欺负你?

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连死的心都有了,只是不敢。

在家因为成绩滑坡被父母批评,在校因为受人欺凌根本无心学习,我的日子变得越来越难过。我长得胖,老实懦弱,不会打架,不够机灵,但我从来没想过要去伤害他人,我只是在做在原本看来很正常的事情。

......

我从未参加过一次初中同学聚会,因为看到他们,我就看到了当年被按着肩膀跪倒在地的自己。当确认自己的中考成绩足以去上我们那里最好的高中时,我又哭又笑,家里人谁也不明白,只有我自己知道为什么。

在离校前拍毕业照时,那些曾经欺辱过我的男生围上前来,笑着向我道歉,说“马上就毕业了”,“大家和好吧”,“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误会”,那一瞬间我怒极反笑。

那些人生冷暖,我三年尝够了。

2019年3月25日是第24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校园暴力在今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却屡禁不止。

不想参加的同学聚会_第2张图片

“你这东西不错,借我玩两天呗,怎么?不服?”

再过分,他们也是孩子,孩子能翻起多大浪来?这是许多人的想法。

殊不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性格可以随着成长改变过来,那何必用一辈子去学做人呢?

这些家长和孩子看了什么,感觉如此触目惊心

前些日子,网上的一个公益视频火了起来,在视频中,摄制组随机邀请了十三组家庭进行测试,先观看有关校园暴力的视频,然后询问各自的观后感。这些家长从事不同的职业,孩子年龄大小不一,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在测试开始前,面对“您对校园暴力了解多少”的提问,测试者们表述不一,但从大学教师到资深义工,众人对校园暴力的认知有一个共同点:只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见过。

不想参加的同学聚会_第3张图片

接下来是观看测试,试验刚进行了不到一分钟,第一组孩子颤抖了一下,选择退出观看,其他组继续,但表情上有了明显变化;

不想参加的同学聚会_第4张图片

两分钟后,一个孩子不忍地扭过头去,家长一边劝慰一边说:“关上了,咱不看了。”

不想参加的同学聚会_第5张图片

五分钟过后,随着第十一组家长和孩子的退出,能够坚持看下去的家庭只剩下了两组,视频中耳光声、哭声与惨叫声频频响起,他们表情严峻,如临大敌。

不想参加的同学聚会_第6张图片

最后十三组测试人员无一幸免,全部退出观看,有一位家长直接问道:“接下来的都是这样打的吗?算了不看了。”

原本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记录观后感,但没想到测试未完成就夭折了。我不知道别人看到这个视频时作何感想,但作为一个曾经受过校园暴力侵害的人,它让现在已经步入社会的我泪流满面,不是同情,是同病相怜。

在《知心姐姐卢勤》书中,一位曾因打架斗殴进过三次少管所的少年犯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像个赌徒,人生就是赌博,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与其无聊不如痛快点。

如图,根据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表明,有近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曾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欺凌,而受到欺凌的学生敢于向家长或老师求助的不到40%。

不想参加的同学聚会_第7张图片

根据2013年中国青少年人口详数调查研究显示,全国小学教育阶段、初中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约为23527.68万人。

也就是说,在2亿多中小学生里面,至少有6千万曾接触过校园暴力,这个数字非常恐怖,现在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这个数字在未来或有提高。

不想参加的同学聚会_第8张图片

细思极恐的是,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在看到他人受欺凌后,选择沉默或视而不见,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当年老太太摔倒时,周围人物也是这般反应。

在测试前,有位家长说:孩子之间发生这种行为,没有谁对谁错。很显然,在十分钟的测试后真香了。

如今校园暴力频频发生,我们是否应该做些什么?

2019年3月16日凌晨,一名十几岁的云南女生小吴在睡觉时,被闯进宿舍的6名同学群殴,最终导致左耳鼓膜穿孔;

3月23日,河南某初中一名女生上学期间玩手机被老师发现之后没收,怀疑为班上的纪律委员告密,就伙同其余几名女生对纪律委员狂扇耳光,诸如此类还有许多案例。

令人寒心的是,由于年龄尚小,根据我国刑法,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刑事责任,且未成年人犯罪,除罪行极其严重的,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

我想说,对于正在经历校园暴力的孩子,希望你们内心坚强,我们要做智者,向内心寻求力量。

(我刚做公众号,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呀,Mua~  不到2个月时间,公众号已经几千粉丝了,好开心啦啦啦,萌新们在哪里?一起交流呀,VX:fightingistheway)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想参加的同学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