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不是传话筒,而是翻译器

如果非要让我精简直白的总结一下产品经理开展工作的步骤,我会选择这四步。

1、听懂用户说的话

认真聆听用户的声音并把问题准确的记录和理解,抱着虚心的态度去聆听收集,但是不要相信它。

2、听全用户说的话

针对一个问题寻找其他一些渠道去重新收集其他人的观点,收集够量够质的情况下,尝试重新挖掘问题背后的本质。这时候需要你以一种批判的视角去追求问题的本源,但是不要中途下结论。

3、给出你的解决方案

站在一个大局的视角,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哪些调整是合理的。这个环节需要你对产品线有个整体的了解,然后给出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案,但是不要把解决方案仅限定在系统功能点的调整上。

4、让别人听懂你说的话

把你的方案通过原型、文档或口述的形式阐述出来,并能让相关的参与者能够明白他们需要做什么从而会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环节没有但是。

以上四步缺一不可

如果你没有耐性听完用户的反馈,那么后面步骤的任何决策就谈不上正确与否。

如果你没有多方采集问题来分析,那么后面的决策都是建立在一个脆弱的问题挖掘的背景下制定的。

如果你没有从大局的角度来给出解决方案,产品和系统设计将很难保证合理,方案落地过程中的资源使用将会可能存在过度浪费,多人协作搭建系统的过程的沟通成本将会逐渐提高。

如果你不是自己去落地实施你的方案,你也有义务用不同的语言把问题和方案准确的传递下去。

在这四个步骤中,需要产品经理,用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

视角1,用户视角-负责使用产品,用户不知道自己想要啥,但他会知道什么是没有解决他问题的产品

视角2,产品视角-负责设计产品,产品应该以最终知道用户需要什么为目标,并且能够描述清楚。最终通过一个简洁的产品方案准确解决用户的真实问题。

视角3,技术视角-负责开发产品,技术应该听明白用户需要什么之后在动手,给出一个稳定合理的落地产品方案,最终解决用户的真正问题。

用户视角和技术视角如果能够无缝对接,或者两者可以自由转换看待问题的视角,那么应该就不会需要产品经理这个角色了。

产品经理是几个视角之间的翻译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产品经理能够无缝切换视角来推进工作。

研发不是给产品经理打工,产品经理也不是要说服研发,而是用两套思路的结合来解决用户的问题。这个过程不缺少传声筒,而是翻译器。

产品经理不是传话筒,而是翻译器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你一次又一次的把用户的问题直接“传声”给技术的时候,或许这个过程中真的缺少一名会“翻译”的产品经理。

写于二零一七年十月三十一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经理不是传话筒,而是翻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