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把刷子

心理学是把刷子_第1张图片
心理学.jpg

前几天在实验室开例会,张舒师姐报告了一篇meaning in life(生命意义感)的最新综述,在讲解生命意义感的三个维度时,她拿我举例子:“比如小雨,从公共管理转专业到心理学,这个目标(purpose)会进一步作用于他的价值感(significance),从而让他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有意义的。”

师姐这个例子真是很好地解释了生命意义感,也让我重新思考转专业学心理学对我的影响。确实,学习心理学是件很令人愉悦和满足的事情。在学习心理学的这一年里,我接触到了很多美妙的理论,思维方式也随之进化,这些都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这个世界,值得我为它好好写一篇文章。

我绝不敢说我对心理学理解得很深刻,但心理学的老师都功力深厚,让我大有收获,再加上我在课外阅读了不少的心理学专业书籍,我想我还是有资格从我的角度谈谈我对心理学的理解的。

首先我想谈谈我觉得心理学在做什么。这是个很重要也很难的问题,也是非心理学专业的人很容易误解的问题。需要解释的是,**心理学并不研究星座和读心,也不是只有催眠和心理咨询。在历史长河中,确实有心理学家钻研前者,但大多数研究都已经被证伪并抛弃了;在某些时期,心理学专注于精神分析和各种心理障碍,但弗洛伊德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心理障碍的治疗依然重要,但也仅限于临床心理学这个分支。有不少朋友好奇地问我是否毕业后想从事心理咨询,这个问题当然是出于对心理学的第二种误解。

那心理学究竟在研究什么呢?由于心理学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实在是太紧密了,所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懂一点心理学,我经常碰到朋友跟我聊天说考研时想跨考心理学,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敏感细腻,能很轻易地猜到别人的心思。敏感特质很可能是成为心理学家的必要条件,但绝不会是充分条件。

心理学家最重要的任务和工作,是观察和思考,然后提出理论。这些理论可大可小,抽象程度不同,解释力也不同,但相同的一点是,这些理论都有四个必要功能。这些理论首先得描述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还得在某些维度对现象作出解释,并且,这些理论需要能够预测个体在某些情境下的行为。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理论得能改变现实世界。

理论这个概念实在太抽象了,我应该举个例子。刘亚楠老师是张舒师姐的导师,他最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感恩与生命意义感: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与归属感的多重中介模型》。简单来说,这篇论文发现了影响感恩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的一些变量,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研究表明,长期低水平的生命意义感很可能会导致抑郁,据我观察,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大一新生的生命意义感偏低。而刘亚楠老师提出的理论模型对这个难题给出了一个答案,要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引导他们在学生组织中培养归属感,也要重视感恩教育。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现代的科学体系已经基本完善,提出一个新的颠覆性的理论已经非常艰难,心理学也是如此,所以心理学工作者们大多是在对各种前人提出的理论进行修改和补充。

但即便如此,已有的那些理论已经给我带来了很大震撼,我时常觉得那些理论就像是一件件锋利又精美的兵刃,帮助我们在狭小的精神空间里披荆斩棘,从而看到更大的世界。我最近接触到的一个动机理论也非常动人,那就是Deci和Ryan在上世纪提出的自我决定论。人类的种种行为,背后都是有动机的,而动机也分种类。自我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连续统一体,在这世上,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依靠兴趣、好奇、内在满足而活,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四种不同形态的外在动机追逐者。

这个理论让我极为受用。大一尝试了加入不少学生组织,也看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书,我现在越来越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不同的人、事、物在我个人的价值观中的排序是不同的,所以我分配这些人事物的时间也不同。不可避免地,我的时间分配方式和其他人的生活方式会多冲突,某雅指责我这是自我中心,可可自我决定论的一系列实证研究证明,围绕外在动机而活的人幸福感不如自我决定者高。

除了那些妙不可言的心理学理论,我还从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中习得了一套实用而有趣的思维方式。很多同学不知道心理学也有实验室和大量仪器设备,所以会质疑心理学研究的可信度,也有人出于其他原因抨击心理学不是科学。科学的本质是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可证伪性,所以心理学当然是一门科学,但由于人类心理的不稳定性,心理学研究的一些瑕疵也无可厚非。大体来讲,科学的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的感知觉、记忆、认知、情绪和人格。我在心理学方面受到的科研训练很有限,主要来自于刘亚楠老师在实验室的一些指导,而他的研究方向是人格与社会,主要涉及人格特质和社会关系。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社会事件或社会热点无非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冲突矛盾,但若从人格特质的角度进行较微观的思考,很多社会事件就会变得非常有趣。比如有一次和子龙讨论雷阳事件,他学国际政治,一言不合就提阶级,认为这次事件必定很难收尾,因为它引起了中产阶级的极大恐慌,它让中产阶级们意识到,自己辛辛苦苦通过各种social ladder获得的地位和财富很可能朝夕不保。我初听觉得有理,可又隐约觉得这种思考方式不太对,于是我尝试从分析微观的个体入手:“意外当然是很难避免的,可不管处在哪个阶级,这些意外对他们的心理冲击力很可能是一样的。当然,面对苦难和意外,个体的承受能力是有差异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是心理韧性(resilience),甚至于,在意外和创伤过后,每个人领悟的成长也是不一样的,这被称为是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 growth)。”

人不是工具,更不是阶级和社会的砖瓦,所以心理学研究个体,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走卒,你都是这世界重要的一部分。

这套思维方式对我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帮助。休漠说理性是激情的奴隶,歌颂浪漫主义,心理学也发现情绪性是人类特质中很重要的一种,但情绪对我们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比如有次我和若雪、欣然她们讨论挑战杯的项目,因为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有分歧,大家情绪都比较激动。我立即意识到,在情绪性这个特质上,男生女生很可能是有差异的,这次讨论很可能会因为大家的情绪问题变得异常艰难,于是我不停提醒自己不要被情绪掌控,尽量用理性和逻辑引导这次讨论。

日常生活中有丰富的感情是好的,这是人之为人的价值所在,可讨论科研问题时,却应该尽量避免被情绪操控,因为激情会固化你的偏见,并驱使你不停地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却忘了比较不同观点的差异。感性和理性之争历史悠久,无比复杂,也一直是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主题,前有阿西莫夫的基地和第二基地,近来则有《釜山行》借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还魂。

总的来说,心理学教会我的那些精巧的理论和有趣而实用的思维方式,都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这个世界。心理学这门学科教会我不要只满足于了解人类行为的表象,更要去探索个体行为后面的动机和经历。换句话说,心理学教会我要不停地提问。我们都会对这个世界发问,而每个人收获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理解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人为何会从众?为何会互相吸引?为何会被媒体信息欺骗?还有更日常的一些困惑,女朋友为什么会生气?为什么和室友讲荤段子会迅速拉近关系?为什么有人做事散漫有人却认真负责?

问题的答案,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但保持提问的习惯,则会让你对这个世界保留一份惊奇。

一年前,我时常觉得很多人的行为难以理解,觉得自己的行为难以理解,这个世界更是莫名其妙。一年前,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世界,只能看到轮廓,而且并不清晰。现在我用刷子把玻璃磨得薄了几寸,于是世界也变得明亮清晰一些。我挺喜欢现在看到的这个清晰的世界的,但我还在继续寻找比心理学更好的的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是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