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吟秋声:味蕾的满足——记台州小海鲜(八)

这次到台州,既品尝到不少鲜美无比的美味海鲜,还另外尝到了几样“黑暗料理”,蒜香海蜈蚣要算一道。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海蜈蚣”的海洋生物,样子就像一个放大版的蜈蚣,看起来的确让人毛骨悚然以致食欲全无。它学名叫沙蚕,俗称有很多,除了被称为海蜈蚣,还有叫海虫、海蛆、海蚂蝗的,反正无一不是象形得让人恶心。很多海鱼垂钓爱好者将其作为主要饵料,这还说得过去,用它做菜,估计很多人吃不消。

事实果真如此,当满满一盘蒜香海蜈蚣上桌时,满桌嘉宾无不顿足、摇头、捂眼、摆手,意思是将它摆放得离自己远点,生怕破坏了刚上来的好食欲与好心情。徐莹校长素好美食,我专爱猎奇,于是我俩在一派违和的气氛中旁若无人地欣然夹食,在众人错愕惊恐的眼神中安然享用,而这本身也成为我这深具叛逆性格之人的一个小小的满足。

海蜈蚣原本多足,大概因为其足纤细的缘故,因此一经烹饪,所见无几。其深灰色的身体被剁成几段,与翠绿的大蒜叶清炒,一则可以去腥,二则可成点缀。其身入口,丝毫没有预想的毛糙感,柔软如粗粉条,略带一丝鳝鱼的腥味,口感却是少有的滑溜,嚼之却又脆如肥肠,口味清嫩多鲜,略带甜味。海蜈蚣其实蛋白质高、脂肪低、富含钙、锌、镁等,益脾补肾,不失为一道富有口感而又营养丰富的美食。但因观之引起不适联想,视觉效果欠佳,其味自然减半,纵然以鲜绿色蒜叶提色提香,终究仍是无济于事。如若将食客的眼睛捂上,再让其品尝此道菜式,估计很多人会赞不绝口。

海蜈蚣一般以红烧为主,因其腥味重,很少做粥入汤,民间与酸菜一起翻炒,细腻润滑,鲜酸可口。或以小芹菜和红甜椒配搭同炒,品相亦不错。在我看来,无论加何种配菜,无非是力图去腥与增形,人类的饮食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关于海蜈蚣的传说,听来倒也美丽:

传说“八仙”每年一度到太姥山聚会,何仙姑看到滩涂上彭蜞横行、跳鱼飞跃、海螺点点,心里非常高兴,顺手将花蓝中一枝蜈蚣草扔下。后面赶来的铁拐李用拐杖一拨,蜈蚣草直入海滩即刻变成海蜈蚣。

忽然想起,这厮我在一次入山时见过。好像是在杭州与同学爬山,不经意间看到一条巨型“百脚”(沪语对蜈蚣的称呼,这个“百”音同“八”,读入声)横卧于一台阶下方,顿时几乎吓破胆,生怕被其所咬,紧走几步,仍心有余悸。想不到今日却成盘中之餐,更可见三十年风水轮流转。略感安慰的是,据说海蜈蚣虽每条几近一米,但实际却胆小、温和,对人没有任何攻击性,只单以海藻海草为食。



稚吟秋声:味蕾的满足——记台州小海鲜(八)_第1张图片
稚吟秋声:味蕾的满足——记台州小海鲜(八)_第2张图片
稚吟秋声:味蕾的满足——记台州小海鲜(八)_第3张图片

度娘告诉我,平洋岛屿上有一种矶沙蚕(又叫博比特虫),则又是沙蚕(即海蜈蚣)的放大版,体形惊人,具有环节,平均长度约1米,最长记录可达3米左右。它可是有毒并咬人的,堪称环节动物中的霸王龙,那才是真的可怕。但人类亦有本事将这种矶沙蚕可做成一道美食(如图)。


稚吟秋声:味蕾的满足——记台州小海鲜(八)_第4张图片
稚吟秋声:味蕾的满足——记台州小海鲜(八)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稚吟秋声:味蕾的满足——记台州小海鲜(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