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年头还有存折——浅谈区块链技术用于资产数字化

1)为什么这年头还有人用存折

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已经十分普及,甚至说是横行的今时今日,我们仍然能观察到很多中老年人不敢使用手机支付。别说手机支付,我的祖母至今连银行卡都不敢用、不敢刷,每每要用钱,总是特意跑到银行网点取现,一次取一个月支度的现金;还抱怨说现在怎么都办不了存折,只能办银行卡。

我说,银行卡和存折不都一样吗?

后来意识到,好像还真有点不一样。我们往银行存入钞票时,一方面是委托银行为我们保管这份现产,另一方面是向银行借出了我们的资金。你的银行存款,其实是银行对你的欠款(IOU)(参考《罪恶乃所有货币之源》选译与小注)。当意识到一点时,我突然明白了存折和银行卡的本质区别。存折承担着纸质凭证的功能,你每次去银行使用存折时,存折上能够更新一次银行对你的欠款记录(这种更新虽然不是实时的,但至少是受用户控制的)。但银行卡就没有这种凭证功能,仅仅只是一个账户的介质。你使用这个介质,能够向银行发起查询,了解你现在有多少余额,或者说,银行还欠你多少钞票。

要换一个普通人,向你借了钱却连欠条都不写,只给你个暗号,说“你想知道我还欠你多少钱时,来向我报一下暗号,暗号对上了,我告诉你”。这样的事情,你大概是不愿意的。但这某种程度上就是银行卡所展示出来的观感,尤其是当用户不会使用网上银行或者手机银行,不会实时查询银行账户情况的情况下。

银行凭借其强大的信用能力,让你在不持有物质凭证的情况下,相信它对你的债务资料的保存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实时性。银行卡的普及,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起了奠基作用,因为作为存户,我们能够随时通过网络去查询银行账户状态,也使我们对那个虚拟的数字账户多一点信心。

(其实用银行卡存取款时,银行还是会给你一个纸条回执。但在信息过载的今天,各种纸质的、电子的材料越来越多,一个装订好的存折我们都尚且嫌难以保管,一张张零散的小单据,谁又愿意保存呢)

2)为什么传统纸质的资产凭证都是一式多份

存款,对于银行而言是债务,对于存户而言是资产,对应着一种所有权。

对应某种所有权的凭证,包括对应债务的存单、支票,对应权益的证券,对应货物的仓单,其传统的纸质形式往往是一式多份。一式多份的凭证,在签署之后,意味着各持有方都同意凭证上的资产归属,凭证的各持有方可以随时拿着凭证彼此进行核对;代表着资产的一联凭证有个重要特征是可以流转,当该一联凭证流转到新的持有方时,新的持有方可以凭着该联凭证去和底联的持有方进行核对,并且执行凭证上的承诺,兑换凭证所对应的资产。一式多份的凭证的本质,意味着该凭证上记载的内容,是业务各方之间的一个共识,各方相互承认该事实等。在这些场景下,资产凭证的重要特征,一是多方共识,二是可流转。凭证上记载的信息及其流转的过程,对非业务相关方可以是不透明的,但是对于业务相关方之间,其信息的对称性、传达的及时性,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银行这种债务主体,我们相信它是稳定可靠的,因为它就是为了经营存款与贷款而存在,它为此积累、建立信用,而且有央行作为坚实后盾。因此,银行在中心化的架构下,存户的介质从存折向银行卡转变,即银行自身的债务实现无纸化、数字化,我们并没有太多反对意见,而且认为这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经营需要。但很多时候,债务的双方并没有这么强的信用实力,这种时候,如果想要实现债务凭证的无纸化、数字化,那采用中心化架构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3)中心架构与区块链架构的对比

什么叫中心化的架构。

我们日常使用的很多互联网APP,都是中心化架构的典型:网约车平台如滴滴、嘀嗒;互联网旅游中介如携程、飞猪;线上多人协作工具,如墨刀、Processon等;自媒体工具如博客、微博等;各类网络游戏。这些平台的数据存储,服务提供都控制在一个单一的运营主体上。这些平台对我们提供服务的过程,是我们向平台上传数据,或者请求某个数据后平台给我们返回反馈。数据的有效性、一致性、真实性、可获得性全部由该平台的运营主体负责。万一运营主体出现技术或者运营上的问题,平台对外的服务会终止,而我们在平台上形成的使用历史,或者数字资产,有可能会遭到损失。回想一下我们是否都有这样的经历:由于技术故障,某个网络游戏需要回档,甚至档案丢失,我们在网络游戏上数小时、数十小时甚至数百小时的时间投入所积累的人物属性、装备突然没有了;或者由于经营不善,某个博客平台宣布关闭,我们在其上可能已经苦心经营了数年,留存了若干篇日记、文章,随着平台的关闭而没有办法再访问,从网络世界里消失了。

中心化架构的问题,由此总结的话,是我们在互联网世界中形成的数字资产,其一致性、持续性、可访问性会受制于该平台的运营主体。
(注:这里中心化强调的是服务的控制权的中心化。现在的互联网应用,为了实现服务的稳定性及高性能,或多或少都会使用分布式技术,但其控制权都是中心化的)

为什么这年头还有存折——浅谈区块链技术用于资产数字化_第1张图片
中心化架构 VS 区块链架构

那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利用密码学算法、以去中心化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分布式数据库的新兴技术。它具有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征,能够弥补传统信用体系不足、防止信息篡改和伪造、节省社会信用成本。

在区块链架构下,平台数据由业务参与方共同维护,业务参与方在本地的节点录入数据后,数据将通过共识机制同步到其他节点,使其他业务参与方能够获取实时的更新数据,而且单一节点失效(如遇到硬件故障、网络故障等),不会影响整个平台的可用性。如果将区块链平台的节点有效地分配到不同的相关主体,则区块链平台上形成的数字资产,其一致性、持续性、可访问性都能获得更好的保证。

4)资产凭证数字化需要区块链支撑

由强大的信用主体——如银行——发行的资产,我们相信他们能够持续经营,而且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IT系统,因此其凭证的无纸化、数字化,采用中心化的架构,有利于其提升系统的吞吐量(以每秒交易量,TPS来衡量)。

但更多的场合下,资产发行主体,如一般企业,希望通过发行债券或者资产抵押等方式进行贷款融资,他们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信用,让资产持有方完全信任他们对债务数据的保管;而且单独建设一个足够稳定可靠的IT系统去支持数字化的资产凭证平台,对一般企业而言是不经济的。因此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就是依靠一个相对可靠的第三方去建设并运营该平台。但第三方平台会带来两个问题。其一是相关资产信息向第三方平台运营方暴露,而这种暴露在业务上是不必要的。其二是,平台运营方和资产发行方不一致,如果资产发行方运作良好,但是第三方平台的运营方却因为某种原因停止了服务,那记载资产相关各方的权益及义务的数据都会因此受损。

区块链是这种场合的良好的底层的数据载体。

以最近比较火热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例。近两年有不少供应链生态内的核心厂牵头建设供应链金融平台,其核心功能,是让核心厂在平台上签发某种付款承诺,支付给其上游供应商。该种付款承诺对于供应商而言,替换的是原来的应收账款,是供应商的资产。抛开法务问题不谈,该种平台如果采用中心化架构,则陷入两难:如果由核心厂运营,则由债务人来充当数据保有方,核心厂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种安排,其付款承诺的信用传递效力恐怕会快速衰减。如果平台由独立第三方运营,则由出现资产数据向不相关的第三方泄露,而且第三方的运营能力直接影响这些数字化资产的有效性。

但如果该类平台采用区块链作为底层,则有更多的技术合理性。区块链节点由核心厂、主要的供应商共同保有,也可以再进入相关的监管机构或者金融机构,多方共同见证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整个平台不会因为某个相关方的退出而导致完全失效(当然,某个债务人如果宣告破产,那其债务的有效性依然无法得到保证);链上资产数据的隐私性,可以通过区块链的加密、数据隔离等各种手段保护,使资产数据仅在业务相关方之间可见。

事实上,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或者金融机构在构建资产凭证平台时采用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包括应收账款、商业票据、信用证、ABS等。(该等资产的交易相对低频,在区块链技术(联盟链)可支持的吞吐量范围内)

除了反映债务/资产的凭证以外,其他约束双方或多方的权力义务的凭证、文件,包括合同、发票等,其无纸化、数字化的过程,亦适合采用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

远望资本的田鸿飞先生在“IEEE HotICN 2018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论坛”上,发表了一个观点,认为区块链技术最值得关注的应用方向,是资产数字化和数字资产化。

而资产数字化,确实应该使用区块链。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这年头还有存折——浅谈区块链技术用于资产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