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6.01

坚持分享第538天

行为十环境=意义。行为在一定的环境中才有意义。有一位心理老师为八年级的学生上课。老师进到教室先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是青春期的学生,你们的所有行为我都可以理解。话音刚落。有两位后排的学生就将扑克牌拿到桌面上,大大方方打起扑克。老师看到这种现象,只是微笑着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句话:行为十环境=意义。并举了个例子。问问学生是否喜欢开心,笑这种行为。学生们说:喜欢啊。老师:在聚会上,在娱乐这样的场境,笑是合适的,有意义的,但是在悲伤的场合,如果 ̄个人敞开的哈哈大笑还适合吗?那么教室是 ̄个适合什么行为的场合呢?两个打扑克牌的学生默默的收起了扑克牌,听老师上课。原本两个学生也并非真正要打牌,只是想要验证老师说的话:任何行为她都能理解。看看老师是否心囗 ̄致。他们表面打牌,实质在认真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他们自然知道在教室打牌不合适。但老师对他们既不批评又不歧视,微笑的说出道理。足以让他们佩服并信服。

想起另一个故事。有一位智者a到一个地方游讲,本村也有一位\年青的智者b。他手里拿了一只鸟去见智者a,并问智者:你说,我手里这只鸟是死的还是活的?b心里打定了主意,如果a说是活的,他就神不知鬼不觉的捏死这只鸟。如果a说是死的,他就放飞了这只鸟。/当b提出这个问题时,a只是稍做思考,微笑着说:鸟在你的手里,是死是活,完全由你决定啊

如果你以理服人,那就是心甘情愿的理解和臣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 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