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泰伯第八——修德(20)

8.8  诗礼乐是理想的育人途径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对于这一句如何理解,历来有争议,尤其是成于乐,现代人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古人的音乐有那么大的作用。

1、兴于诗

兴于诗,就是从诗教中去净化和端正人们思想,培育和升起一个人仁爱、良善等积极情感。(兴,《说文》中讲,起也。)

诗是《诗经》,孔子删减后,一共305篇。诗教主要目的是引导、净化和端正人们思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比如对于男欢女爱这种基本欲望,诗中既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主人翁对女孩相思的煎熬,触人心弦,同时又通过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正确引导人们把欲望作为动力,努力通过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社会地位去赢得女孩芳心。

2、立于礼

立于礼,就是人活在世,立身做人要按照礼的规范行动,这样才是合适的,不容易出问题。

礼,就是社会正常运行的规范,约等同于文化。易经贲卦彖(tuàn)辞上讲“文,明以止,人文也”,意思是人有像熊熊烈火般的欲望(明),还有像大山一样能够压制住欲望的理智(止),这就是人的纹理,即人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个基本的欲望,人和动物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不同,人与动物不同的是,人有特别强的理智,知道有些能吃有些不能吃,有些能拿有些不能拿,男女之事有些能做有些不能做。因此说人文,首先体现在人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方面。正因为有人文,人才能自觉约束和遵从复杂的社会规则,使亿万人不是隔裂的而是互相交融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形成了天下社会,这就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是文化的本来意思。

文化,就是通过人的理智和自我约束(俭约戒),去自觉适应外在的社会规则(礼),从而使天下人和谐共处(仁)。因此,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不在于知识多少,而是有没有公共心和大局意识,能不能自我约束和管控住自己。

礼,特指人类社会制定的社会规则,社会规模越大越复杂,社会规则越复杂,必然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规范、守则、法律、制度等,比如国家制度、宗法制度、封建制度、条例法规、村规民约、行业纪律,这是侠义的礼。礼,扩展开来,为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仁爱观念和自律意识,而形成的教育类的书籍和典籍,比如四书五经等,就属于广义的礼。人类文化成果主要体现在礼上。

3、成于乐

成于乐,就是通过乐教来完成儒学教育成人的使命,使学者能够面对人世间一切复杂局面,达到儒家理想的具有圆满修养的公民目标。

乐是简单的音乐吗?那音乐系毕业的学生显然还承担不起儒教“成于乐”的这个极高定位。《乐经》已亡于焚书坑儒中的秦火,无法从经典中直接读到孔子关于乐的思想,但还是可以根据经典臆想出乐所体现出的精神。

我在前面“庸器之乐的中和精神”中已经探讨过“乐”所代表的精神,应该说从逻辑上是讲得通的,也是比较符合孔子思想的。下面再来回顾一下:

《礼记》中讲到,“乐者,天地之和也”。《中庸》中讲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代表了通达天地万物的最高准则。对于一场千人演奏的宏大雅乐,每个乐师分工精细,演奏复杂,每个人需要在恰当的时刻,做出正确的动作,奏响恰当的音符,由此才能保证一场恢宏的雅乐得以完美呈现。由乐的精神延伸出去,如果我们每个人,人生的每个节拍都能恰到好处的踩到点上,无过、无怨、无悔,那么这样的人生该是多么和美;如果一个家庭,父慈,子孝,妻贤,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这样的家庭该是多么和乐;如果一个国家,每个人都能按照德才大小,陈力就列、各司其职,人人忠于自己的事业,人与人之间都能诚信以待、修己守份,那这样的国家该是多么和谐!人生、家庭、社会、国家,犹如一场雅乐演奏,每个细胞,每个成员,只要都能恰到好处地做好自己,个人就和美了,家庭就和睦了,社会就和谐了,国家就和平了。“和”的境界,是中国人的最高追求,是一种理想境界,只有从思想到行动,一思一念一行间,都是恰当的合适的,才是和。

乐能够把各种乐器、各种演奏者杂揉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节拍,奏响出一首绝美的音乐,这是乐之和。我们的人类社会更为复杂,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智力、不同的财富、不同的诉求,亿万人利益交织,一个家庭的夫妻尚且矛盾重重,何况要把水与火、黑与白这样的众生调和在同一片蓝天下呢?这得需要多大的智慧,这是“和的能力与艺术”。再延伸下去,无论做领导的,还是从事管理工作的,还是家庭主妇,都是围绕目标把各种要素统筹在一起的“和”的艺术。

由此可以想象,在周朝,乐(yue)的内涵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既有追求天下和谐的仁的追求,也是调和天下万物的“和的能力”。一个人通过乐教,具备了仁的追求、和的能力,就能通达天下道理,无论是立身做人,还是从事什么工作,都能游刃有余了,这无疑是儒家所培养的理想成人。

8.9  资质不同,教育路径亦不同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一句,对于其理解,历来争议很大,很多人认为这是孔子的愚民政策,也是打倒孔家店的罪证之一。具体他们是这样断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孔子把民看作愚昧无知的人,可使服从,不可使知之,由此证明孔子是维护封建统治者统治的。

孔子是主张开启民智的人,并且付出了实际行动,他是中国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无论贫富,只有肯上进,能够自觉约束自己,就非常乐于给予指导,“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正是因为如此,接受过孔子指导的学生,有三千多人,其中学业特别突出的有七十二贤人。这样的孔子怎么会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呢?

儒学有自己的一套完整教育理论,最好的途径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但每个人资质不同,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道理的,有些人一讲大道理就头大,你只需要告诉他怎么做就行了。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应该这么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是在田的基础上,向上出头,意思是上通天,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懂得相关道理与理论;另外还有通由、按照、遵从的意思。如果老百姓资质能够达到或者适合这么教育的话(民可),就按照这个完整的教育路径走下去(使由之)。如果资质达不到,根本听不明白那些道理,那就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好了。

8.10  铤而走险与“道德婊”,是乱之源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孔子关注的是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切文化、教育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展开的。那么有没有影响社会的稳定的因素呢?

孔子点出了两类人,一类是接受不了自己的人,比如疾贫,就是以贫为疾,忍受不了自己贫穷,不能坦然授受自己,如果仅仅恨自己不争气也就算了,然而这个人胆子大有勇气,什么事都敢做,那就可能逾越法律界限,他很可能会通过贪污、侵占、诈骗、盗窃、抢夺、抢劫等违法犯罪方式去获得财富,那社会就乱了;另一类是苛刻要求别人的人,他们宽以待己,严以律人,动不动以高标准来指责别人,比如自己一分钱不捐却指责别人捐款少,自己不出一分力却指责别人抗险救灾进展太慢,现有有个不雅的词语叫“道德婊”,正好用在这种人身上,这就是“人而不仁,疾之已甚”。

这种接受不了自己又会铤而走险的人,以及不检点自己却动不动苛责别人的“道德婊”,是社会不稳定之源,有这两类人存在,单位风气好不了。

8.11 自吹自大与一毛不拔,是修德之大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还有一种人,非常有才华,长得也非常帅气,给人第一印象非常好,可能你认为他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和交往的朋友。但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发现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喜好言过其实地说大话、吹嘘自己,比如自己与某某领导关系怎么铁啦,自己家里如何有钱啦,自己当年如何英勇啦,这就是骄。自大的人,是虚伪的,一定是虚荣心强,让别人觉得他厉害,相反其内心反而是自卑的。他说他厉害,也可能你也真认为他厉害,但当你真向他求助时,他就立马会变了嘴脸。这样的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外面的东西到他手里可以,但要让他拿自己的东西帮助人,就是烂掉也舍不得送人,这就是吝。

一个人尽管有才华,外表俊美,但如果有自吹自大的骄气和一毛不拔的吝啬,那这个人就不值得交往了。因为修德首先是要舍得,吝啬的人与德相背;同时自吹自大,是虚伪不真诚的表现,这样的人就谈不上有信誉,一个无信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

8.12  只有淡泊功利,才能潜心求学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自古以农立国,农民税收以谷物收取,官员的俸禄也以谷物进行发放。这里的“谷”字,意思是谋取当差做官。

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学习就是为了就业,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当前,就业率是对高校考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无论是职业教育、应用型高校,还是研究型高校,都是以就业为导向,学生毕业后都想找个好工作,挣得钱多一些,因此学习充满了功利性。

但孔子认为,学习应该淡漠功利,应为了学问而学问,把关注点放在自身品德的不断完善上。如果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谋求个一官半职,为了就业,人就会变得浮躁,不容易静下来潜心钻研学问,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是不利的。无论是孔子时代,还是当代,能够淡泊明志、一心求学的人不多了,正因为这样的人少,才更显得珍贵。

8.13 内有气节,外有学问,循道而行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孝忠信,是孔学中个人修养的核心内容。孔子学生子夏说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因此说,一个人有上进心,向贤人看齐,努力做到孝忠信就是人生真学问。

信,言可复也,意思是说过的话可以兑现,比如上面的“言而有信”。笃,是努力而深切的意思。“笃信好学”,就是始终不渝地努力躬行于信,这样才算是好学之人。

生死是人生大事。守死,就是在生死大事上要慎重守护。善道,是善于顺道而行。“守死善道”,就是慎重守护好生命,才算善于顺道而行。

如何做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呢?

一个君子要施展才华、造福于民,不是什么官都可以做的,要辨清形势,懂得取舍。鲁国季孙氏家臣阳虎,以家臣身份执政鲁国,开鲁国“陪臣执国政”的先河。阳虎为了扩大自己影响,非常想拉拢孔子加入自己的政治势力,并委以重任,但孔子不为所动,一直有意远离阳虎。假如孔子加入阳虎团队,尽管可能一时得势,但由于阳虎走的不是正道,早晚会出事,自己也会受到牵连,不会善终,因此这样风险极大的进步机会宁愿舍弃。

对于政局不稳的国家,就不要进取谋求一官半职了;对于动乱的国家,就不要在这样的国家占居官位了(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施展抱负,如果政治黑暗就隐居起来不入仕(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在国家走入正轨、政治清明时,你不出来为国家做事,自己还甘守贫困,无所事事,那应该感到耻辱才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如果国家政治黑暗,小人掌权,靠行贿受贿、拉帮结派才能进步,你在这种政局中却位居高官,肆意攫取不义之财,那是耻辱的(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面对眼前的荣华富贵,能够根据形势而知取舍,应进则进,当止则止,进退有度,不是官越大越好,不是钱越多越好,这是一种人生智慧,一定是内有修养和气节、外有实际学问的人才能在纷纭复杂的社会中正确应对,这就是善于循道而行。

8.14  时不至,则安贫乐道,不枉自逞能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句话,是接着前面一句话讲的。人都喜欢外逐物欲而动,追求荣华富贵,追求人前显荣,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欲望起来八匹马也拉不回。即使听人劝说,没有进取从政,做到了“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能够在天下无道情况下忍做一介草民,但内心是不甘的,很难真正淡泊起来。

人外求的时候,都有一种通病,很难满足,往往对现实不满,觉得上面的领导都是垃圾,处处不合自己心意,如果自己在那个位置上,不知道比现任的领导强多少倍。对于那些真有些本事的,这些思想尤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许他的认识都是对的,在上位的领导的确不堪,因此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躁动,每天慷慨激昂,责备老天不公,愤愤然恨不得揭杆而起,取而代之。

历史演进自然有其规律,冥冥中每个人亦有其浮沉命运,善道的人应该学会冷眼观世界,循道而动,机会来了就大显身手,机会不至就淡漠守虚,安贫乐道,管控好自己,不要动不动显摆,不要枉自逞能,因此孔子劝诫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之泰伯第八——修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