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在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孟母”的“两迁三地”让“孟子幼年”完成了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今天我就拆分“孟子”在这三个不同阶段具体在学什么,并且在这过程中锻炼了什么技能,从而对他下一步的成长做出了怎样的铺垫。

孟轲幼年,住在墓地附近,他玩的时候学做丧礼。孟母便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轲又学拿刀杀猪并叫卖。孟母就把家搬到学校附近,孟子游戏的时候,就学习模仿学礼节,满意的孟母便定居下来。--- Wikipedia

第一个阶段:学做丧礼

孟轲幼年,住在墓地附近,他玩的时候学做丧礼。--- Wikipedia

丧礼是个什么概念?

丧礼,指有关丧事的礼仪。语出《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  --- 百度百科

我理解的“孟子幼年”住在墓地附近,学的并不是“丧礼”,应该是学人“哭丧”。

原因有三:

1.年龄小,根本谈不上“礼”;我小时候在农村看到,小孩子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你追我打,其乐无穷,甚至在丧事中也是;

2.住的地方是墓地附近,那就是说只要有人去世,丧葬队伍就会从他们门前经过,礼乐队的声音、鞭炮的声音很容易吸引到他,容易让他闻声而去,所以说“孟子”是被“声音”吸引去的,而不是为“学礼”去的。

3.去墓地已经到丧葬的中送葬的环节了,作为住在墓地附近的幼年孟子,看到的最多的场景就是送葬,在这期间他可能就是那群乎前乎后,乱喊乱叫的小朋友,学着乐手吹喇叭,学着人嚎嚎大哭等等,根本不存在礼仪一说。

所以说孟子幼年学丧礼不成立,应该是在学哭丧。

这样一来我们就好理解“孟母”第一次迁居的的真实原因了,看到孟子整天跟着送葬人学着哭丧,整天没个人形,甚是苦恼,于是才想着赶紧搬离这,整天住的离死人有这么近,太晦气!

但是在这期间,孟子学哭丧虽然在孟母看来不好,但是作为孟子来说他锻炼自己学习方法的基本技能,那就是模仿;

哭丧这件事如果去掉事件的感情色彩,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对我们听说唱的练习,对一个小孩来说,那些哭丧过程那些语句的内容、音调、节奏,对一个小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概念,类似于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一门新的外语一样,在没有任何概念的情况下,通过模仿,让自己尽量与其相似,具体什么什么意思没那么重要,对小孩来说就是觉得好玩才去做这些事,所以在哭丧这件事上,孟子锻炼了根据自己的兴趣(无目的,就是觉得好玩)而简单重复的模仿能力,这个能力对他日后的刻意学习很有帮助。

第二阶段:杀猪叫卖期

孟母便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轲又学拿刀杀猪并叫卖。--- wikipedia

家从墓地附近搬到了集市附近,学哭丧的孟子学会了杀猪叫卖,由原来的丫丫学语已经到现在可以用来生产的劳动力了,有了杀猪的技能和卖猪肉的技能,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生产和销售能力;

首先先说说为什么孟子会选择学杀猪卖猪?

原因也有三:

1.门槛低

2.工资低

3.地位地

这三个原因是相互的,从进入农耕社会开始,人们就对那些屠猪杀狗的人表示憎恨憎恨,说他们残忍,现在也一样,但是谁也说不清楚这个憎恨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使用屠夫的劳动成果,却无法理解他怎么那么狠心,所以说作为屠夫也没办法给你解释,可能对他们老说,这事总得有人做吧,不做大家怎么吃肉?

孟子当时进入市集学习杀猪应该已经到了十四五岁了,在小的话哪有力气拿刀啊,但也有可能帮忙切肉、卖肉,当时就他入的这个行当看,在孟母看来还是不满意的,即使在孟子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了;孟母在不满意中酝酿着第二次迁居,这次期间也在做着资本的积累,搬家是需要钱滴;

再看看孟子在这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之前哭丧学会了模仿的技能,这次杀猪卖猪,学会了通过模仿加刻意练习,学会了杀猪叫卖;

杀猪叫卖只是表象,如果进入的是手工业,比如编竹笼、做雨伞等孟子都实现学会做**叫卖**,在这期间他运用的技能就是“模仿+刻意练习”,意思就是说,孟子可以通过“模仿+刻意练习”这个技能学会一切想学的技能;

然而这个技能有个“玻璃顶”,这个玻璃顶让孟母看到孟子将来可能受到的局限,孟母想到孟子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这个想法会受到“内因和外因”的限制,但“孟母”也不清楚这个限制在哪,但她知道别人知道,所以她打算带着孟子去寻找那个可以让孟子有更大发展的人、的地方;

第三阶段:求学期

孟母就把家搬到学校附近,孟子游戏的时候,就学习模仿学礼节,满意的孟母便定居下来。--- Wikipedia

在有了积蓄之后,孟母买了学区房,让孟子离学校更近,方便更集中精力的学习;

孟子当时在学校附近或学校里面都学了什么东西呢?或者说,那时候有没有学校这个概念?若没有,那他是在哪学的?或者说他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的?

首先明确孟子出生在战国时期(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在孔子之后五百年才出生。

了解一下战国时期的教育

这一时期(公元前770~前221)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和封建制社会形成的时代。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进入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的新时期。西周末年﹐奴隶主贵族的官学已经形同虚设﹐昔日庄严神圣的官学出现了学生无心读书﹐整天游荡嬉戏的局面。这是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日趋没落的反映﹐到了春秋时期﹐连虚设的官学也几乎不存在了。 --- 百度百科

看到百度百科的解释,我总有一种嫌弃它的感觉,说的太笼统、含糊不清,“官学荒废”是谁说的,依据是什么?孟子能够接触到官学吗?“私学兴起”是谁说的?依据是什么?谁性器了?孟子能接触到吗?

哎,能力有限,无法考证,但从后面孟子当时所处的时间来推测,他学的是孔子的儒家学说,著作是期弟子撰写的,跟孔子一样,所以我在想问什么不是他们自己写的或者说为什么他们总是被写?

这里我想到一个词“言传身教”,在那个动乱时期,信息传递的效率是很低的,孟子在求学过程中,大多也是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进行知识的处理与吸收;

也就是说,孟子、孔子那个时代只有把自己想到的做出来给别人看,才能够让别人信以为真,才能把这个有用的信息传递下去;

所以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现实情况对“理论”的冲击,从而迫使自己改变和升级自己的认识,最后再投入到实践,如此反复的从模仿到练习再到现实的反馈的总结最后再投入到实践,如此反复。

就是这个“模仿+练习+总结+实践”这个在简单不过的技能造就了孟子,造就了孔孟之道在孔子、孟子身体早不存在的情况下让其思想依然存活至今,这也就是古代皇帝没有搞明白“长生不老”的原因。

现在想想,我们哪个人不是这么长大了,哪个人做不到“模仿练习总结实践”这几个技能的,都能做到,但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技能,我们或许还能比现在做的更好。

人是要管的,管与不管的差距就是“孟子”和“兔崽子”之间的差距,先学着管自己,在学着管好自己,一步一步来,更昨天的自己比较,每天前进一小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母三迁”在自我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