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同体的自然美

今天看到《揭秘|为何众多服装设计是同性恋》的微信推文有点冲动后,写点自己很少跟人提起的思考。
如下。

忘了以前在哪看到——

服装设计的风格必然是越来越趋于中性化。
它与同性恋、同性平权等现象一样,只是表象,背后是我们不断在尝试冲击、打破道德伦理的思想枷锁——讽刺的是,我们往往不敢去直面自身,为了寻求得到社会所谓“正确”、“合理”的性别认同而给自己套上。

也许你不会相信、也许你不愿承认,有时候我们的的确确会被中性的双性性特征所吸引。拿简单讲,男生偶尔会欣赏另外有着阴柔面孔、孱弱身躯的男性,女生有时会崇拜裹着阳刚不羁之气的女性。
当然,这种现象更大比例是出现在女性群体当中,毕竟这社会大多数人认为“男性化的女生是帅,女性化的男生是变态”——社会还是更能包容女性的男性化,至于女性化的男性目前仍是比较悲催。

私以为,吸引我们的,实际上正是刻入每个人骨子里既有的中性,也就是传说中的“雌雄同体”。
形容男子我们往往用“阳刚”,又用“阴柔”形容女子,同时我们会用各种辞藻不断追捧、赋予男性及女性他们所应有的阳刚美和阴柔美。

在社会追求平等、宣扬思想解放的现如今,我们是时候回头审视、反思、批判长久以来对于性别的固有认知了。
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能够同时存在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当中的差异只是激素的或多或少罢了。这正体现阴与阳在我们身上达到了一种自然和谐的动态平衡,得以让阳刚与阴柔出现在一个男性或女性身上。

单一的阳刚、阴柔终归是特例、少数,我们却为了让自己符合那些虚伪的道德伦理,而剥夺我们心底最真实的另一面。

女性主义理论家巴特勒,在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观点的基础上,借助“抑郁合并”提出“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有潜在的双性恋倾向。”
说白便是自出生起,我们同时爱恋着与我们同性的父亲或母亲(男性爱父亲、母亲;女性爱母亲、父亲),因处于“异性恋”为正直的社会里头,我们渐渐把无法被认同的另一面与自我化为一身,体现在内部的矛盾对话当中,所以当看到同性恋现象的时候,我们会表现出(自我)否定、(自我)厌恶、(自我)批判等。
人类自大地把异性恋设定成天经地义的合理事实,避免我们会反过来怀疑自我的存在。——同“害怕否定自己的合理存在,而拒绝承认犯下的错误”一样荒诞不经的可笑,在这一面再次揭示我们作为人类的脆弱不堪。

服装设计是幸运的,它的概念化设计使得它能够躲避大部分道德伦理的攻击,它与艺术一道,或许都是冲击固有性别枷锁最合适的武器。

我们的双性存在即是自然、和谐、合理、正确的,却被我们自己臆造的伦理道德给玷污了几千年。
这一切只是囿于伦理道德而被封存,当我们看到有人表现出有别于其表面性特征的另一面时,隐隐唤醒了潜藏在我们心中早已蠢蠢欲动的洪荒。
我们总在性的压抑与释放、恐惧与张扬、窥探与贤视的矛盾博弈之间,羞耻又虚伪地前进,——是时候勇敢开膛直视自身了!

能够想象的一个时代是如此这般:
不再有过分明显的男女之分,每个人都能过自在地承认雌雄同体,承认不同的只是容器躯壳所展现出阴阳、雌雄多少的差异。
中性将统治普罗大众,最纯粹的男性与女性沦为艺术崇拜。

当我们把最后这一道自我束缚起的防线卸下之时,人类才是彻彻底底的自由。

我们需要更宽容接纳他们,更是有勇气直视自身,欣赏且接纳我们灵魂深处雌雄同体的自然美。

———————有点丑的分割线————
那篇微信推文在这
揭秘|为何众多服装设计大师是同性恋?

你可能感兴趣的:(雌雄同体的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