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仁读译】:“武大比不了浙大”

竺校长抗战西迁日记(连载第1178天)

1943年4月6日(周二)重庆,阴,晨17度。

  晨六点起。八点至复兴关马家庙青年团继续开会,听取各个中学共九个单位的报告。

     十点讨论提案。此次共收到451个提案,印了四大本,均为铅印,无怪乎此次开会需花费八百万元之巨也。青年团本年经费为六千万。而高等教育经费一亿三千万元,只比其多一倍而已! 昨日听国华讲,航空委员会搬迁,自成都至重庆,耗费数千万元,可见国家浪费之大。

       上午通过了六个提案,审查委员对数十个提案进行了综合。其中有制定团纲、定青年节日期、团经济基础及增加经费、提高待遇等。

  中午,重大张洪沉约至聚丰园吃饭,到经农与茂如等四人。遇吴志华。

       李振吾、王抚五(武大校长)来谈。据知,武大现有学生1800 人、教员130 人、助教50人、职员100余人、校工180人,均比浙大要少。

     晚上,三青团中的中央大学校友何义均、韦润珊、王文元、鲁骥参、余纪忠、周光定等十八人约吃饭,我未能前往。

       七点后大风雨,至翌日晨仍不止。

 (以上文字系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共同感悟求是精神。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更多连载~见【西迁情_求是心】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雨仁读译】:“武大比不了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