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无畏的行事风格

我那无畏的行事风格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夜深,人不自觉的松懈下来,乱七八槽的声音开始从四面八方投递到耳边,因居于马路边,更多的是听到汽车快速摩擦地面“嗖”的一声消失于耳际。

刚搬过来时,总会烦躁如此吵闹不堪的夜晚。但奈不住自己已签了一年的租约,且窘迫的现况。

那时总会不时的安慰自己,总会过去的,等到自己富足一点就另觅安逸之处。再后来就慢慢的习惯了这里,到一年之约时,望着被一点一点添置成为一个家的房子时,什么念头都一笑了之。

想起,自己之前对豆浆、牛奶与咖啡大概也是这么个过程的。

起初,接触这些东西的时候,不知是不合胃口还是接触不多,总会莫名的排斥,碰到时会默默的远离或是早早的宣告于他人。可总有某种自己无法推拒的情况,那时只能略尴尬的小呡几口,微笑的对别人说“好喝”,然后在别人不注意或是离开时毫不犹豫的丢进垃圾桶扬长而去。

在后来,不知是自己经历的次数多了,味蕾慢慢适应了味道,还是自己要被现实打脸。在后来的某个情况,尝试性的品尝之后就会不可自拔的陷入那种味道,会由一开始的不屑一顾转变成下意识的寻找那令自己眷恋不已的味道。

在想,我做事大慨也是这么个理。对不熟悉的事情,一开始总会发自内心的排斥、抗拒,可又会因为某些不可抗拒的外在因素而不得不接触,在日复一日的思考与机械重复中成为一种习惯,事情的娴熟加上操作的惯性,由内及外的反感渐渐消退,因对事情有了一定的掌控,渐渐有了虚荣,虚荣之后会想得到更多,更加想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紧接着会全身心的投入,当获得成就感时,会因尊严的上升越来越沉迷于其中,在不停的重复不停的探索与思考中,兴趣愈浓,最后甘心沦陷。

可是,事情和美食于我而言总是会有区别的,美食可以无期限的喜爱,事情在我面前却都是会有个保质期。因为事情一旦走过学习的本能,日复一日的枯燥及对事情的把控已经由繁至简,因而丧失了对成功的成就感,从而厌倦不已,这时会不由自主的向外挣脱,以期能逃离这个枷锁。

可是自己很多时候又都是怠倦思考的,所以就算做事失败也懒得思考纠正。最经常的是在一条路的走向上直走,遇到障碍时就放弃直走,拐个弯进入另一个路口。结局大多也是刚从一个枷锁逃离又进入另一个枷锁,如此往复循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后来,大概是经历的事情多了,自己也会本能的意识到,如此行事不仅不会对事情有何益处,且会因现实与想象的巨大差距而造成精神的折磨。要知道,明明很多时候只要坚持下去,撑过那些混沌且精神萎靡的过渡期就可以伸手可及到目标的。

所以就算倦怠思考,脑子也会自行总结事情的得失。而在这过渡期会为了生存,本能的挣扎下,摆正心态,向正确的轨迹行进。

可之前尝过舒适的甜头,回过头来努力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但为了达成所愿,又不得不逼迫自己努力。可努力的同时又想牢牢抓紧舒适,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这种拉锯战中自然而然的就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且自觉有所获,于是放松了警惕,开始在自己建立营造的环境里迷失,每天都是得过且过,在这种磨耗下激情日益消退,开始不知为了什么而拼搏,为了什么而努力,没有了目标,所以就没有了动力,不想拼搏努力,最后事情就不了了之。

行事风格重复的多了,心大如我,偶尔也会深入思考。再后来,懂得了知道是一回事,坚持又是另一回事,很多时候真的不是因为不懂,而是真的厌倦存在于那破茧而出的蛰伏时期。那时期的精神是最摇摆不定的,因着摇摆不定从而更加敏感,或许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可以使其精神世界全面崩塌,正面诠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我的行事风格就是如此单一,或许是重复的多了,心态麻木,就变成了无畏。懊恼过,无奈过,释怀过,却也不紧不慢的进行着,不会为了有所成而过分逼迫自己向完美方向行进。因为尝试过纠正,可是发现那不仅仅不是自己的风格,而且更加容易适得其反。

最后的最后觉得也许说不定哪天抽风就会改变了呢。因为我知道,有些事情到了一定时间就会自然而然的偏向自己所预计的方向行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是在这过程自己要不时摆正心态,改变小方向,过程虽说是会有些漫长且不可预测,可结果最终也是会达成的所愿的,不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那无畏的行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