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读书“军令状”的朋友,佩服你是个英雄!

新年伊始果然是展示决心的最佳时机。昨天,见到不止一个小伙伴了立下这样的军令状“2017年我要读52本书”,可谓掷地有声、豪气干云。

不过,大概很多小伙伴并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立读书军令状、没有实现的话会怎样,以及怎样去实现它。

立下读书“军令状”的朋友,佩服你是个英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1 为什么要立读书“军令状”?

在古时,如若立下军令状而没有完成任务,要甘愿受军法处置。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中就有:

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可见,立军令状,那是关云长这等“义”字当头的盖世英雄才有气魄去做的事,做不到的话是要提头来见的,是非常严肃、不开半点玩笑的事。

而读书军令状显然不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或许这也是大家几乎不用丝毫犹豫就敢于这样做的原因之一吧。

可是,如果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读书,只是因为感觉应该读书,或者见别人读所以自己也要读,或者感觉自己刚刚过去的一年乏善可陈,再或者之前买回的书堆成了山可还没有拆封 ......,那么,现在我敢做一个大胆的预言,现在的军令状就是废纸一张。

因为,对于那些已走出校门的成年人,已经没有人再逼迫你读书了。读,或者不读,都不关别人的事。而且,也并不是说只有读书才显得高尚,所以根本不必为平时不读书或很少读书而感到愧疚。

你只需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读,无论是借此消遣、增长见识和能力、拓展社交圈,还是为了事业的发展,都没有问题,也都无可厚非。

当你回答“不为什么,我就是想读书”,那关于读书的一切问题就都不成其为问题,读多少本当然也不是问题,因为读书不单纯是由数字来衡量的。

今天,一位读者给我留言:“2017年进入人生的新阶段,决定只为自己读书”。我觉得他的话很值得赞赏,因为,对他来说,已经解决了读书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的问题。

《论语》中记载孔子曾经说过: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对此,西汉儒学大家、孔子嫡系子孙孔安国解释为:“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之。”意思是,古时的学者将其所学学问拿来自己实行,为修养而学;今天的学者只将所学的东西拿来炫示于人,令人知道他非常高明,而他自己却不肯实行,就是为夸耀而学。

朱熹的解释是:“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与孔安国的解释相类似。

只有为修养自己而读书才有足够的内在动力,而出于自觉自发的行为也就不需要外界的监督。

今天还有一位读者留言:“你读了这么多书,又能怎样?”

我回复说:“还真不当吃、不当喝的,想读一本书就怎样的话千万不要读。”

读书对一个人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如果抱着特别功利的目的,非要立竿见影,像吃了特效药一样,那基本不太可能。

立下读书“军令状”的朋友,佩服你是个英雄!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2  “军令状”到期没有达成会怎样?

这个读书军令状是一个与读书有关的微信公众号的创意,是那种一群人读书的活动,每天早、晚固定的时间推送当天要读的内容,每次不用花太长时间,大概十多分钟就能读完。按理说,这样的阅读方式并不难,但实际上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长年坚持。

去年,我也曾参加过类似的一个为期十个月的读书活动,课程的设置也很丰富、实用,不同之处在于每门课多了周末的一次考试。一开始,班上有一百多人,到结束时只剩了60来个人,几乎一半没有坚持到最后的毕业。当然,表面上看没有坚持完也没有关系,因为不会有任何处罚,可能只是损失一些报名费。

同样的,这个军令状其实也没有任何约束力的。

但真的没有关系吗?

当你一次次下了决心而没有做到,你今后会不会对自己的信心打折扣呢?你会不会从此认为改变自己是很难很难的事,而不敢再做尝试了呢?你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会不会更消极了呢?

老子曾说: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意思是,那些轻易发出的诺言,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总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所以,既然已经许下了诺言,就一定要重视,不能不当回事儿。

立下读书“军令状”的朋友,佩服你是个英雄!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3 如何兑现“军令状”呢?

其实,一年读52本书看似很多,但实际也不是特别困难或者没有可能做到,但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怎么保证读书时间?

我注意过自己在“微信读书”中的记录,读完一本书的用时大概为五、六个小时,也就是说,每天抽出一个小时,一周就能够读完一本,一年有52周,刚好52本。

你或许会有个错觉,认为读一本书不止这么长时间。那你可以回想一下平时是怎么读书的,是不是刚看一会儿就放下了,不是打开手机刷会儿朋友圈,就是又看了一会花边新闻;是不是每天追完各种神剧,该上床睡觉了才拿起书,把它当作催眠神器了?是不是一本书开头之后,好几天没有再想起来?

你以为你花了很长时间,可实际是真正投入的时间并不多。

也许你的确有很多事情要做,忙得不可开交,感觉真的无暇读书。这时你需要问问,对你来说哪几件事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你真正想做的?如果答案里有“读书”,那你就要做些取舍,以保证执行你的读书计划了。

时间对谁来说都是有限的,阿兰·拉金在《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里说过: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时间”这回事。如果你跟很多人一样,也是因为“太忙”而没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的话,那请你一定记住,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他们比你更忙,结果却完成了更多的工作。这些人并没有比你拥有更多的时间。他们只是学会了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而已!

问题二:应该读哪些书?

总有人推荐各种各样的书单,在我以前的文章中也有读者说,收藏了,也准备读。

我的建议是读自己认为需要的、喜欢的那些书,这样才会更有收获,并且更能享受读书的乐趣。读书可以杂,但是也忌讳不成体系。如果你喜欢心理学,最好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关阅读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当然别人(最好是在某方面有相当造诣的)的建议可以参考,因为有时候我们自己并知道哪些书适合自己。

今天有一位读者给我的一篇文章留言:“我是中专生,文章中提到的书,我可以看吗?以后,我也想要多读书。”

我回答:“这些书读起来难度并不大,中专生应该没问题,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的,会慢慢学会自己选书的,加油哦。”

问题三:用哪种形式读书?

还有的朋友总在纠结是看纸质的,还是电子?是买,还是借?

纸质书的墨香的确有感觉,但其缺点是不方便携带,如果全部自己买,又买很多的话,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借书又不一定有条件。电子版的方便携带,容易利用碎片时间,便于写感想和复制笔记, 但是似乎长时间看的话对视力不太好。

而我认为书的形式并不重要,无论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无论是买的还是借的,无论是自己选的还是别人推荐的,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开始读,并且读了有收获就好。

而且,我自己也是在利用各种读书的资源。如果发现想读的书,我会先在微信读书上搜索,搜不到再考虑买(今天下单买了一本《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就是因为没搜到电子版),因为我感觉这是成本最低的一种读书方式,有这样的资源为啥不充分利用呢?我去年就读了二十多本电子书。

另外我认为,读完书再经常写写体会,无论写的好与坏,都要比读完后马上搁一边强很多,因为写的过程也是理解和思考的过程,所以这也是最好的精读方式。并且,书评写得好还有可能得到出版社的赠书,可谓一举多得。

立下读书“军令状”的朋友,佩服你是个英雄!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如果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定会受益终生。

定下了读书“军令状”的朋友的确勇气可嘉,真心为你竖大拇指,佩服你是个英雄。希望年底看到你交出满意的答卷,而不是听到你“啪啪”地打脸声。

你可能感兴趣的:(立下读书“军令状”的朋友,佩服你是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