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要知


文/梦梦cute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要知_第1张图片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知道,是要知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者理解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也是一种知道。论之今日,我的理解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确实不知道,但是要知道。

有个趣事,每次竞答比赛,赢的大多数都是那位经常第一个按下抢答器的人,有时竟然连题目都没有说完就已经抢答了,试问一下,那位总是喜欢第一个抢答的人是真的每一道题一出来或者还没有出来就知道了答案吗?答案显然不是,再试想一下,当题目出来了,他已经按下抢答器,回答问题前是不是会有那么几十秒可以快速在脑中想出答案,答案是肯定的,说不定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这样得到冠军的。

社会的竞争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如果万事都等你想全想明白了,觉得自己弄清楚了,有能力去担任了才去做这些事情,说不定那时候比你还没有能力的人早已经捷足先登了,又说不定到那时,你现有的一套理论早已经过时。都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什么时候才算是准备充分了呢?什么时候才是自己能够出场的时候?我的回答是,anytime!任何时候!

一个人再多才华,不用于实际,总不会知道自己究竟欠缺了些什么重要的东西,总不会知道自己该如何弥补这些欠缺,更不会了解到自己还有何种自己从未意识到的潜能尚未被开采出来。所以,遇到了挑战了,这个又是自己目标中的一部分,那就不要再考虑自己是否准备充分了,直接上吧。要知道,理论终究只能流于纸张之间,没有一次次的磨练,也不会知道如何将理论用于实际。

有的人深信老师从小教育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家长也从小教育我们“知道的就回答知道,不知道的就回答不知道,小孩子不要说谎”,所以我们崇尚那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其实后面应该还有一句,不知道就要努力去知道。而现在很多的孩子将不知道作为口头禅,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他们将不知道看得很神圣,很理直气壮,因为大人教过,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所以他们自豪的停留在了不知道的层面上。在如今的科技信息时代,想知道一样东西实在是太简单了。在大人的世界里,我们知道了资源共享,也明白不知道的东西总有人知道,去请教就好了。可是还有那么一部分遵守老师家长格言的乖宝宝,还停留在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的层面上,他们不去主动知道,即使他们知道如何去知道所想要知道的东西,但是他们随口而出只是“不知道!”而已。他们以诚实为荣。如果要颁发诚实奖,这些孩子应当受之无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要知_第2张图片
不同的时代,同一句话应有符合当代背景的解释

现在经常有一句话这么说来着,不要沉迷于安逸的生活,要跨出舒适区,舒适区的那一头是未知,是恐惧,有什么是你知道的呢?如果你要改变,是否要先想想自己是否准备好了,或者自己是否已了解那头的种种了?我想,大多数人往前走时都不知道会面临什么,但是他们都会提前按下抢答器,按下抢答器是先掌握主动权,只要掌握了主动权,后面的事情不管知道不知道,总是有贵人帮忙,这个贵人也许是自己,也许是老板,甚至也许是你的死对头,只要有竞争,就会有呼之欲出,连绵不断的信息砸过来。

怕什么?你又不知道什么?很多时候,最怕的是你不知道其实自己知道,不知道A,你也会知道能够了解A的B,所以其实你是知道的。千万不要再轻易说出“我不知道!”了,然后甩手而去。这句“我不知道”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他人甚至团队的不负责任。你不知道,你应该想尽千方百计知道,你不知道,你应该知道谁知道,你不知道,你应该问问怎么可以知道。

所以,孩子,在你还没有深知社会的变化之前,我教你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要知”,只有这样,你才能随时把握住檫肩而过的机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要知_第3张图片
竞争就是要求先说知道,再去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