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作用域链

给出两个不同的例子:

范例1:

    var x = 10;
    bar();
    function foo() {
        console.log(x);
    }
    function bar () {
        var x = 30;
        foo();
    }

分析上面代码:全局作用域中定义了变量x,function foo()以及function bar(),所以对于function bar()和foo()来说,上一级的作用域都是全局作用域。程序调用bar(),进入bar()的作用域,bar()中作用域定义了变量x,调用foo(),而foo()中作用域中没有活动对象,向上一级即全局作用域中寻找变量x,全局环境中的x的值为10,所以输出结果为10。

  • 详细分析:
    对于全局作用域来说:
      GlobalContext = { 
          AO: {   //全局作用域中的活动对象
              x: 10,  //有活动对象x var x =10;
              foo: function(){}, // 声明了函数foo和bar,也是活动对象
              bar: function(){},
          }
      }
      Global没有scope
      接下来进入barContext:
      barContext = { //bar的执行上下文(作用域)中的活动对象
          AO : {
              x: 30 //作用域内有活动对象x  var x = 30;
          },
          scope: GlobalContext.AO  // 代表bar()是在global作用域下声明的。
      }
      对于fooContext则有:
      fooContext = {
          AO: {
              //没有活动的对象
          },
          scope: GlobalContext.AO  //代表foo()是在global作用域下声明的。
      }
      运行过程:先进入bar(),然后进入foo(),foo()中没有活动对象x,则通过scope向上一级作用域的活动对象中寻找活动对象x,即全局作用域中的x,输出10。
    
    
    

范例2:

    var x = 10;
    bar();
    function bar () {
        var x = 30;
        function foo () {
            console.log(x);
        }
        foo();
    }
  • 分析上面代码:全局作用域中定义了变量x,function bar()。而在function bar()中定义了function foo(),所以对于foo()来说,上一级作用域是bar()的作用域,然后bar()的上一级作用域是全局作用域。调用bar(),进入bar()的作用域,bar作用域中定义了变量x,function foo(),调用foo(),进入foo()的作用域,作用域中没有活动对象x,所以向上一级作用域中寻找,寻找到了bar()中的活动对象x,输出结果为30。

同理:运行过程分析如下:

    GlobalContext = {
        AO: {
            x: 10,
            bar: function(){}
        }
    }
    barContext = {
        AO: {
            x: 30,
            foo: function () {}
        },
        scope: GlobalContext.AO  //bar()的上一级作用域为全局作用域
    }
    fooContext = {
        AO: {
            没有活动对象
        },
        scope: barContext.AO  //foo()的上一级作用域为bar()的作用域
    }
    运行过程:先进入bar()的作用域中,然后进入foo,没有活动对象x,然后向上一级作用域即bar的活动对象中寻找活动对象x,找到bar的AO中的x,输出30

范例3:

给出了一个复杂的作用域链关系:

    var a = 1;
    function fn (){
        console.log(a); //undefined
        var a = 5;
        console.log(a); //5
        a++;
        var a;
        fn3();
        fn2();
        console.log(a); //20

        function fn2() {
            console.log(a); //6
            a = 20; //改变了fn中的a(6 ----> 20)
        }
    }
    function fn3 () {
        console.log(a); //1
        a = 200; //改变了全局中的a (1 ----> 200)
    }
    fn();
    console.log(a);  //200

详细分析:

  开始执行程序时的状态值为:
    GlobalContext = {
        AO: {
            a:1,
            fn: function () {},
            fn3: function () {}
        },
    }
    fnContext = {
        AO: {
            a:undefined,//解析时的值是undefined,
            fn2: function () {}
        },
        scope: GlobalContext.AO // fn的上一级作用域为global
    }
    fn3Context = {
        AO: {
            没有任何活动对象,注意:a = 200,没有用var声明,不是当前作用域即fn3的作用域中的活动对象
        },
        scope: GlobalContext.AO  // fn3的上一级为global
    }
    fn2Context = {
        AO: {
            没有任何活动对象,注意:a = 20,没有用var声明,不是当前作用域即fn2的作用域中的活动对象
        }, 
        scope: fnContext.AO // fn2的上一级作用域为fn
    }

运行过程分析:
运行过程:

  1. 先进入fn,进行变量和函数提升,第一句console.log(a)输出undefined,第二句console.log(a)输出5,然后a++,a变为6。在这个过程中,fnContext.AO中的a的值是由undefined(解析变量提升时)到5(解析完成执行赋值语句a=5时)再到6(执行a++完成后),即fn()中的活动对象a此时为6.
  2. 接着调用fn3,进入fn3中,没有活动对象a,所以向上一级即全局作用域中寻找a,fn3中的console.log(a)输出为1,即是全局作用域中的a,接着执行a=200语句,因为没有var声明,所以不是同一个作用域,即向上一级到全局中寻找a赋值为200,所以此时全局作用域中的a由1变为200,全局中console.log(a)的结果为2003.
  3. 接着进入fn2(),fn2中没有活动对象a,所以向上一级即fn中的活动对象中寻找a,此时fn中的活动对象a为6,所以fn2中的console.log(a)输出结果为6(fn中当前的活动对象a的值)。然后再在fn2执行a=20的语句,由于没有用var声明,所以不是和fn2同一个作用域的a,即给向上一级作用域中的a赋值20,此时fn中的活动对象a变为20,所以fn中的第三局console.log(a)输出结果是20。
  • 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fn中的活动对象a,在预解析时为undefined,然后赋值为5,然后a++为6,最后被fn2中的a=20赋值为20
    同理,全局中的a,也因为fn3中的a=200赋值为200。因为都没有用var声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JS作用域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