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崔健歌中的花房姑娘,生活肆意又张扬!

嘉宾介绍:

张瑞,一个85后摩羯座女孩儿,朋友们都叫她Rui,和很多人一样,是一个喜欢在家养植物的爱好者。

十年前的此时,她挣扎在各种运算放大器、振荡电路和FFT这些抽象符号的世界里。

五年前的此时,她挣扎跟某知名水果手机音视频输出测试系统项目,它的顺利close为她带来了第一段职业生涯里最大的一笔收入。

三年前的此时,她开始满脸长痘,焦头烂额于硅谷某知名独角兽创业公司在中国的本地化市场开拓和用户增长。也是在这时候,开始认真对待家养植物这件事儿,这些喜静不喜动的小家伙们给她带来了太多灵感和平衡。

两年前的此时,她的探索性翻译项目——一本30万字的咖啡商业史书籍出版。

一年前的此时,她幸运的确定了自己愿一生与之为伴的事儿——与植物为伴!这是一个很笼统的定位,因为有太多的可能性,但之前的经验告诉她,如果没有真正尝试,所有可能性都只是幻觉。因此,她花了一年的时间从最基础的花农和菜农开始,与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地打交道,积累了一些基本的common sense之后,她拿到了Standford Ignite项目的offer,跟随斯坦福商学院的教授们学到了如何从business角度来认真长期的做这件事,try to make it happen.

两年实践,500种3000多株植物,上万条笔记,Rui在北京自建的“花房实验室”孕育出第一个子品牌“植入空间”。而“植入空间”的使命,是将植物融入现代人的生活空间。

每个女孩,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梦想,开一间咖啡馆,或者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花房,但很多人都是想着想着,就忘了。

而Rui不一样。

2015年春天,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下,她拥有了第一间,属于自己的花房。

她就是崔健歌中的花房姑娘,生活肆意又张扬!_第1张图片
她的花房,长这样!

Rui喜欢旅行,在一次自驾游美国1号公路后,她心里就有了个挥之不去的小执念:要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花房。

于是,回国之后,没有告诉任何人,她就开始默默的张罗和准备起来了。

她要在喜欢的北京搭花房!

但是要知道,北京房价这么贵,人都快没地方住了,哪里有地方种花?

但心有梦想的Rui还真的找到了她想要的地方!

在北京郊区怀柔的一个果园里,有一小片空无一物的空地,这片空地的价格在Rui的预算范围内,然而问题又来了:想要花房,得自己动手!

她就是崔健歌中的花房姑娘,生活肆意又张扬!_第2张图片
从0到1搭建花房

Rui并没有打算要请工人花大钱盖花房,而是在两位素未谋面的外地花友的指导下,准备自己动手组装一个人人都可以拥有的简易花房。

这个想法一说出来,各种不赞成的声音就马上出现了:

北京风这么大,不给你吹飞了才怪!

看你夏天怎么办,大太阳晒到四五十度,把你的肉都烤成干......

你这花房,可不像人家大棚好弄卷帘机盖被子,冬天零下十几度怎么保暖?

这些声音并没有打消Rui的念头,她相信自己有了梦想就一定要去尝试,如果只一心想着可能会遭遇的问题,那梦想恐怕就只剩下梦了。

虽然各种不被看好,但Rui还是决定,要扛着各种压力任性这一回。

决心是有了,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找组装式花房供应商。但这个在北京是决然没有的,怎么办?

如果你真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忙。

在各种朋友的帮忙下,终于一位说着一口粤语普通话的大叔打来了电话。原来大叔本来接到了一个韩国订单,对方也是想要花房,并且和Rui想要的尺寸一样!

世界就是这么巧!

于是善良的大叔答应Rui,说要过来帮着她也做一个。

接下来的三周里,Rui每周都要至少花至少一天在果园里和家人一起组装这个花房,那段筑梦的日子,格外美好!

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花房的整体搭建终于要完成了。

但谁能想到,就在那个即将竣工的晚上,北京遭遇了十三年来最大的一场沙尘暴!8-9级的大风,真是一个不小心就能把花房吹倒。

那一夜,谁都没有睡好。心里的担心和忐忑,都是一箩筐一箩筐的。Rui妈妈还在半夜时偷偷起来看了好几次。

万幸的是,花房挺过来了!

她就是崔健歌中的花房姑娘,生活肆意又张扬!_第3张图片
用心打理花房

现在的Rui,每周只有两天时间可以去花房打理,浇水、施肥、修剪、整理...每天都是至少12小时的连轴劳动。平时,她还要在城里计划和筹备更多类似的植物实验,并且不断学习各种可以帮忙实现梦想所需要的一切。

Rui说:“花房,是我走近大自然的一种方式。以前,我会去很多地方,去看很多的花和树。现在,我不走了,就留在了花房里,这里有我想要亲近的自然。”

本周末很有幸能约到Rui进行1V1的访谈,以下为访谈内容:

Q1:你觉得你身上有哪些不听话的点?

可能从小的家庭教育的缘故,我从没有觉得去做一件事应该去听谁的话,而是自己觉得对的,就会努力把他做好。

①NI(美国国家仪器公司)跳槽到Evernote:

由于是理工背景出身,所以毕业后就就职于NI,成为一名技术销售。当时的工作是偏技术类的,但做了两年之后就觉得没有太大的挑战,觉得这份工作离生活比较远。

而当时因为翻译一部咖啡商业史,都在使用Evernote,觉得这家公司很厉害。而恰巧12年Evernote刚刚进入中国,还没有用户,于是便毅然决然的跳槽到Evernote,并作为原始成员之一推动这家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工作类型也从技术类转变为市场和产品类。

②从Evernote辞职创业做花房:

在Evernote做了两年后,一方面由于其总部在硅谷,所以有幸接触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者,你会发现前几个月他们刚刚谈论自己想做什么的,紧接着这些想法就变成新产品发布了,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但在大公司里,产品不可能完全如你想象那样被创造出来,会受很多因素的限制。

另一方面自己确实在工作中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当时满脸长痘,于是开始寻找方法去减压。然后发现摆弄植物能让我沉静下来,并且从中发现了商业机会。于是我花了一年的时间从最基础的花农和菜农开始,并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就辞职去做了。

③大家都不相信我在北京能建一个花房,但我做到了:

花房在欧美国家比较普遍,但在中国却寥寥无几。而且即使想建,大家也更倾向于在亚热带的南方,因为那里更适合多样的植物生长。而北京,作为一个北方城市,自然条件方面就有很大不足。

然而我打定了主意,决定一定要在自己喜欢的这座城市建一个理想的花房。

于是从最初的花房梦,到考察欧美花房案例,找专业的建筑设计师,从选材,到结构,到功能,到设计,到美感和舒适度、体验,一项项细细研究,再到动手组装、搭建、布置,都是我仔细打磨,亲手创造的。

因为我相信,有了梦想却不去尝试,只一心想着可能会遭遇的问题,那梦想恐怕就只剩梦了。

Q2:是什么动机触发你做了这些“不盲从”的选择?

我认为人这一辈子太短暂了,所以要不断去体验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我对自己的期望不是大富大贵,而是在老的时候能回想下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些有趣的事情,就足够了。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一些人哪怕是几个人,产生一些影响,让她们能体验亲手去种一颗番茄,或者设计自己的花园。

希望当我死的时候,墓志铭上能刻上我这辈子做的有趣的事,而不是庸庸碌碌、平淡无奇。

Q3:当时身边是否有阻止的声音?分别来自谁?具体是什么?

阻止的声音一直都有,来自父母的、身边朋友的。

他们希望我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一个温馨的家庭,养育一个孩子。

他们觉得在北京建花房这事太理想化,觉得不可能实现。

但是我还是很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且去不断尝试。

后来慢慢发现即使父母是不赞同的,但仍然希望我能过的快乐。比如在我修建花房的时候,他们特意从西安过来给我帮忙,也给了我很大支持。

Q4:当时自己的内心有怎样的挣扎?

其实当时觉得辞职不需要勇气,我是在做一件自己认为对的事,是对未来可能性的一种探索,做花房不是在冒险,而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Q5:做出这样的选择后自己有哪些改变?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辞职创业做花房。

创业之后我发现,在舒适区里,人是很难成长的。跳出来,就会一直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会让你的本能和潜能得到充分激发。

创业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更多的是发现自己的劣势。

总体来说是一个成长的经历,非常有趣。

Q6:现在来回看这段经历,又有什么感悟?

一个人在一生中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是一件极其难的事。

我很幸运,我找到了。

而且花房从无到有的过程,让我更加相信: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看到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园艺,中国有了越来越好看的花园。

而自己能做这件热爱的事情做个十几二十年,我感到很庆幸。

Q7: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内功心法”,有什么可供别人参考的?

第一、去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停止尝试。

第二、做一件事,要走心,花同样的时间,不如做的更好一点,这样自己能获得更好的成长。

第三、要尽可能多的去接触人、接触这个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她就是崔健歌中的花房姑娘,生活肆意又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