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读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强行搞个导读吧1/6

# 已被翻译搞疯# 为了读下去,捏着鼻子搞个导读( ̄▽ ̄)"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是叙事治疗的创始人(之一),Michael White的著作,讲叙事疗法的几个主要的思路,并且用“地图”这个比喻,呈现一些“结构化”的东西,方便别人理解和使用。

作者本意可能想着「地图」啊,清晰直观啊,结果读来一头雾水,好多地方反复看都搞不明白。主要原因我猜:

1. 翻译感人,超多长句子、找不到主谓宾,极其考验汉语阅读能力。建议和台湾版 黄孟娇的译本互相参照阅读(台版我在网上找的,翻译也有好些费解的地方,总体要好一些)

如果有能力,还是建议阅读英文原本(我反正不行,也买不起,我只会吐槽)

2. 大概Michael本人,文学批评、社会学等方面理论素养太高,常常用文学理论之类的,来做类比——本来可能是想让理论部分更容易理解,实际上…更加晦涩难懂了。

所以我用抓掉半脑袋头发的代价,试图拎出每节的框架,以及对难懂的地方做个注解,算是给自己做个导读。


第一章 - 外化对话

1.  将问题「外化」,是让来访者拉开与问题的空间,「一个抑郁症患者」→「一个被低落情绪、无望感困扰的人」

拉开空间之后,可以:重新定义问题,看问题给这个人带来了什么,回到个人自身的体验;不再是对标签能做些什么(这些标签,常常是社会主流价值、主流叙事赋予/强加的)。

杰弗里的案例充分展示了,后现代怎么看待「诊断」:

杰弗里被诊断为ADHD,医生和一家人都认为应该治疗杰弗里的ADHD,所以转介到Michael这里。Michael首先做了一件事:不去认同或否认杰弗里是否得了ADHD,而是请这一家人分别讲述「杰弗里所谓的ADHD」是什么样子、对每个人分别做了什么。

在这里,ADHD是什么、怎么治不重要;ADHD在他们每个人眼里/内心里是什么,才重要

2.  把问题「外化」之后,不是为了让人可以「打败它、消灭它」。人们常常想要「消灭」抑郁/焦虑/多动症/脆弱/恐惧……

但作者提醒,不要发展出竞争性的关系(因为可能会造成分裂、或者失败——没有人能真正消灭情绪)。而是发展出更多样性的比喻,比如「教育」它,「把自己从捣蛋先生手中夺回来」。

3.  也要避免把问题极端化,比如认为焦虑完全是坏的、消极的,所以要消灭它。

例如「完美妈妈」的要求,带来痛苦的方面是:妈妈不堪重负、挫败、抑郁、无助……但如果走向相反的极端,完全否认妈妈有责任照顾孩子——这不现实,也会使她过去的付出显得毫无意义。

所以要让来访者充分表达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

4.  除了问题可以被「外化」之外,与问题抗争的资源、力量也可以被外化,让力量也能被清晰呈现出来。

比如:问题是「顽皮的恐惧症」,但有时「虎力」能够打败它。

5.  最后,作者相对结构化地提出了「四种问法」,说明怎么去做「外化对话」,语言比较好理解了(虽然用起来不容易)

① 细致地定义问题就像对杰弗里的AHD做的那样

② 描述问题的影响让我无法和妈妈好好说话

③ 评估这些影响这些影响让你有什么感受

④ 为什么这样评估为什么感到难过

作者还画了好些关于案例的「地图」,来展示这4个步骤在治疗中是怎么表现的。

可以看到,往往不是从①到④的顺畅流程,而是多有反复,并且不同来访者在不同步骤需要花费的时间也非常不同。

另外,还有关于「叙事的权力」,作者很有文化地搞了一些福柯的理论、引言、边缘人群什么的。反正我看不懂。

简单粗暴理解一下,大概是:人们常常被主流的价值观、主流叙事贴上了标签、评价,自己也发自内心地认同了这些标签和评价;这时叙事的权力由社会主流人群把控的;建构主义就是让人们自己拿回话语权,自己去定义什么是我想要的、我应该成为什么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Guan读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强行搞个导读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