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比较有利于进步

斯坦福的政治哲学课程,要求学生每周阅读一位中世纪哲学家一千页以上的哲学专著,并将其主要内容压缩至二十页表述出来,接下来进一步要求压缩至十页,最后总结成两页内的表述。看了他们的学习过程,我深受打击。就我这样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型,也好意思跟人说我学习能力强?跟人家一比我简直是一坨屎。

看看人家,深刻理解了自己为什么进步这么慢,这么笨?完全应该,人家付出这么多,我付出什么了呢。如果说他们掌握的知识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话,我掌握的那点微末知识恐怕连做一个牙签都不够。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想想过去我还常拿周围更不努力的人来比较安慰自己,夸自己也算是努力了。跟这些人一比,才知道自己那点努力跟没有努力过一个样,做不好自己的工作过不好自己的人生简直是理所当然的。

孔子曰:“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至理名言,我只求中,得到下下是正常的。时不时为了安慰自己,跟自己周围的人比比,本身也没什么,问题在于如果你周围都是超一流的人才,你比来比去,促进了自己的成长。如果自己身处落后地区,周围都是些不求上进的人,跟他们比只会让自己进步更慢,眼界更窄。看起来自己算不错了,殊不知,放到一个更大的世界中,自己啥也不是。人之为学,眼光该放长远,看看除了小圈子外的世界,都有什么,自己在大的世界中又算一枚怎样的棋子?

或许有人会说,比较是不好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硬跟别人比,除了让自己沮丧啥也得不到。毕竟永远都有比自己高明百倍的人存在。话是没错,但人总归生活在社会中,是社会性动物。不可能对他人做到完全无视。只要求上进,就免不了与他人间接比较。比较用的合适,也是刺激自己上进的一种方式,当看着有那么多人比你优秀那么多,还那么努力,会忍不住的也想努力,更进一步。当然,具体比较的对象,最好选取跟自己各方面差不太多的,自己努力一把很可能超越的类型,拿这样的对象来激励自己才合适。如果选取比自己好N个段位的来比较,反倒有可能令自己缴械投降,干脆放弃努力了。对高山仰止型的,可以借鉴人家的学习方法。

选取合适的比较对象,对自己进行适中刺激。这也符合心理学的倒U型理论。适度的刺激,能够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刺激不足,调动不起学习的激情,过度刺激,导致物极必反,反而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刺激过头,使人放弃努力。

当然,不努力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有人能够做到安于当下,无欲无求。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没什么对错可言。错的是想要更好的生活,却不愿付出努力,把希望寄托于无谓的机会、运气之上。这种做法跟干坐着守株待兔有什么分别?我相信,对自己生活有所准备的人,运气一定不会太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天助自助之人。

每个人生活的目的都不同,在我,是希望无限接近自己的上限。只有为这件事努力,我才能感到快乐。或许我的目标很难达到,但随时想到我正在奔向它的路上,心里就很安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适度比较有利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