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笔记002之循环与数组初识

笔记:

1.for结构:固定次数循环、应用率高

2.break:跳出循环

  continue:跳过循环体中剩余语句而进入下一次循环

3.三种循环结构的更佳适用情况:

  1)while:"当..."

  2)do...while:"直到..."

              要素1与要素3相同时首选do...while

  3)for:固定次数循环

4.嵌套循环:

  1)循环中套循环,一般多行多列时使用,外层控制行,内层控制列

  2)执行规则:外层循环走一次,内层循环走所有次

  3)嵌套层次越少越好,能用一层就不用两层,能用两层就不用三层,

    若需求必须通过三层以上的循环来解决,说明设计有问题(数据结构问题)

  4)break只能跳出一层循环

5.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1)算法:解决问题的流程/步骤(顺序、分支、循环)

  2)数据结构:将数据按照某种特定的结构来保存 (数怎么存)

设计合理的/良好的数据结构会得到好的算法

6.数组:

  1)相同数据类型元素的集合

  2)是一种数据类型(引用类型)

  3)数组的定义:

      int[] arr = new int[10];

  4)数组的初始化:

      int[] arr = new int[4]; //0,0,0,0

      int[] arr = {1,4,5,9}; //1,4,5,9直接赋值

      int[] arr = new int[]{1,4,5,9}; //1,4,5,9

      int[] arr;

      arr = {1,4,5,9}; //编译错误,此方式只能声明同时初始化

      arr = new int[]{1,4,5,9}; //正确

  5)数组的访问:

    5.1)通过(数组名.length)来获取数组的长度

      int[] arr = new int[4];

      System.out.println(arr.length); //4

5.2)通过下标/索引来访问数组中的元素

    下标从0开始,最大到(数组的长度-1)

  int[] arr = new int[3];

  arr[0] = 100; //给arr中第1个元素赋值为100

  arr[1] = 200; //给arr中第2个元素赋值为200

  arr[2] = 300; //给arr中第3个元素赋值为300

  arr[3] = 400; //数组下标越界异常

  System.out.println(arr[arr.length-1]); //输出arr中最后一个元素的值

  6)数组的遍历:

  int[] arr = new int[10];

  for(int i=0;i

    arr[i] = 100;

  }

  for(int i=0;i

    System.out.println(arr[i]);

  }

  for(int i=arr.length-1;i>=0;i--){//倒序输出

    System.out.println(arr[i]);

  }

陌生知识点记录:

    程序是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结合体,一句话,重新刷新了自我的认识。一直以为会了算法,就能够掌握程序的精髓。却忽视了数据结构的重要性。数据结构可用于能够优化算法,提高程序运行的效率。

    今日的知识中,给我焕然一新的知识点是数组的初始化。在对数组直接赋值的过程中(int arr = {1,3,5,7}),不能够将语句拆分来书写,必须在声明的同时,直接赋值。

今日心情:

    昨天期待的暴风雨并未如期而至,静下来好好想想,也许这Java基础本就不是狂风暴雨的节奏,而又何必强求。若是强求,也许还会破坏了其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放弃自己对学习的傲慢,在知识面前,低下头来,向其致敬。用最开放的心胸去接受无尽的知识,大海不拒小溪,方能成其波澜壮阔。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基础笔记002之循环与数组初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