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一片苍茫》:小寡妇的现实和魔幻

相较《北方一片苍茫》片名传递的诗意,电影原名《小寡妇成仙记》,更符合电影荒诞、魔幻的气质。这部片子荣获2017年FIRST青年电影展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确认过成色,不负期待。

电影有一个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篇,白雪皑皑,荒野山林,寡妇王二好的旁白娓娓道来:我弟弟死的那年,我妈做的粘豆包是酸菜馅的,又粘又酸,老好吃了。那年我8岁我弟弟5岁……言词之间,叙事有了长度,时间被赋予苍凉孤独的底色。

片子属于魔幻现实主义的农村叙事,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杂糅东北农村的黑色幽默,构成一个色彩斑斓、意蕴丰富的故事体,光怪陆离,味道奇特。

《北方一片苍茫》:小寡妇的现实和魔幻_第1张图片

1

荀子相信性本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他相信人生而好利,生而好色,如果不加以教化,必争夺、淫乱。

以导演对人性的态度来分,大致有两种导演:一种相信“性本善”,一种相信“性本恶”。前者如小津安二郎,毕其一生表现人性美好、善良的一面;后者如今村昌平、三池崇史,“拍这些蛆虫一样的人”,扫尽人性邪恶、肮脏的角落。

《北方一片苍茫》可划归到“性本恶”一类影片。

《北方一片苍茫》:小寡妇的现实和魔幻_第2张图片

按“寡妇王二好成仙”这个节点来分,成仙前偏现实,成仙后偏魔幻。两相对照,人性反复,明面暗面,看得分明。

电影中的王二好成仙前,是个克夫的小寡妇,嫁了三个村,死了三个老公,最终无家可归,以面包车为房,带着哑巴小叔子露宿郊野。

这一段落有着今村昌平《楢山节考》一样的人性思考与批判。擅于乡土叙事的导演(如今村昌平、侯孝贤等),对农村都有“充满雄性符号”的认识;往更深层次探究,“农村”这个故事环境是人类社会的“雏形”,离农耕文明近,离现代文明远。所谓“雄性符号”,不过就是人性中的原始性、动物性;在这一点的表达上,《楢山节考》用各种动物性交的镜头显得过于直白,侯孝贤在电影里安插几个黑帮人物就文明许多。

《北方一片苍茫》:小寡妇的现实和魔幻_第3张图片

人们在靠天吃饭、靠地生存的“农村”封闭环境里,只有吃和性两件事可干,这就是“动物性”。成仙前,二好失去丈夫成了寡妇,就成了村里一个权力丧失的美好肉体。无论丈夫的哥哥,还是村长、初中同学,人人都想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把她睡一遍。更有老人性侵少女,致少女怀孕、跳井自杀的冷酷现实。

前半段“镜子”的意象多次出现,镜子外是人人衣冠周正的人世间;镜子内却破碎、扭曲、变形,是个抽象、冷血、变态的世界。世界颠倒,真假置换,这就是现实。

2

王二好成仙后,能算人命运,能见不甘的冤魂,能让小姑子生儿子。故事进入魔幻现实,人群逐利的本质开始暴露无遗。

想起儿时生长在农村,电还没普及,万家烛火下盛传着无数飘荡的鬼魂和失踪的男女。村东头老杨家大儿子白天还嘻嘻哈哈,晚上在屋里上吊自杀,媳妇、父母都找不到他上吊的原因;村西头袁三叔劈腿,和相好下毒害死老婆,后来屋里总不安宁;前街刘大爷晚上12点去地里浇地,河边遇到白衣女人搭车,坐他自行车后座,骑了一里地扭头却不见人……

这种乡土社会里,无数人共谋创作的鬼怪故事,真假驳杂,不可解释,往往被归于因果报应或宿命论,也给“农村”语境抹上一种神秘暧昧的气氛。

《北方一片苍茫》:小寡妇的现实和魔幻_第4张图片

二好成仙后这一魔幻段落,让我们看到信仰缺失有多么可怕。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你相信有一双眼睛始终在看着你。没有信仰,就没有敬畏;没有敬畏,就为所欲为。

国人的“信仰”从来都是一种“好利”的自欺,和托关系找人办事一样的行事逻辑。烧香捐瓦,求神拜佛,为了求财求子求平安;遭了灾难,还要质问神明:我那么虔诚信你,你又护佑我什么!这是买卖交易,不是信仰。

由此,人人唾弃的二好转身成了要争相请回家的神仙;初中同学按二好指示在后山扒到黄金,一定要把二好娶回家镇宅;村长把二好请回村委住,把神仙拉到同一阵线抢占后山;神仙不同意炸后山,村长扭头用百家尿泼神仙——褪神性。信仰缺失,利欲熏心,没有什么不能亵渎,没有什么值得崇拜。

《北方一片苍茫》:小寡妇的现实和魔幻_第5张图片

令人脊背发冷的是,这种信仰缺失并不限农村、城市,具有可怕的普世性。毒牛奶、假疫苗、幼儿园虐童、性侵少女……没有敬畏,就为所欲为。

顿然觉得“北方一片苍茫”标题有了重量,荒蛮苍凉,看似无物,却云遮雾罩,挥之不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方一片苍茫》:小寡妇的现实和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