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单例模式,一直以来是我们在日常开发中最常用的一种设计模式,更是面试中非常重要,也非常容易被问到的问题。在日常开发中,大家常用的语言还是Java,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在Kotlin语言中,单例模式是怎么编写的,并且会对比Java方式,并说明每种方式的优缺点。
下面会列举5种最为常见的单例模式做对比:
- 1.饿汉式
- 2.懒汉式
- 3.同步锁式
- 4.双重检测式
- 5.内部类式
二、Java与Kotlin对比
1、饿汉式
饿汉式可以说是我们最先接触单例模式的例子了,是最基本的单例写法,也是最快最懒的方式。
优点 | 缺点 |
---|---|
简单好写 | 类加载就初始化了对象,影响应用启动速度 |
下面直接看代码吧:
Java方式
public class BaseSingleton {
//第一步:私有构造
private BaseSingleton() {
}
//第二步:私有静态对象
private static BaseSingleton INSTANCE = new BaseSingleton();
//第三步:提供对外获取方法
public static Base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Kotlin方式
object BaseSingleton {
}
有童鞋要说了,这什么都没写呀。对,饿汉式在Kotlin中,只需要一个object修饰符就行了,这就是Kotlin非常厉害的地方。
2.懒汉式
针对饿汉式的缺点,于是懒汉式就出现了,因为比较简单,下面直接分析。
优点 | 缺点 |
---|---|
只有第一次使用时,才会初始化对象 | 线程非安全,多线程中可能会出现创建多个对象 |
Java方式
public class LazyLoadSingleton {
//第一步:私有构造
private LazyLoadSingleton() {
}
//第二步:创建私有构造对象
private static LazyLoadSingleton INSTANCE;
//第二步:提供对外获取方法
public static LazyLoad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LazyLoad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其实就是增加了一个空判断。
Kotlin方式
class LazyLoadSingleton private constructor(){
companion object {
//原生写法
//LazyThreadSafetyMode.NONE 线程不安全
val INSTANCE_1 by lazy(LazyThreadSafetyMode.NONE) {
LazyLoadSingleton()
}
//翻译JAVA的写法
private var INSTANCE_2: LazyLoadSingleton? = null
fun getInstance(): LazyLoadSingleton {
if (INSTANCE_2 == null) {
INSTANCE_2 = LazyLoad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_2!!
}
}
}
Kotlin这里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纯种,一种是变种。变种大家一看就明白,就是直接把Java的方式翻译过来了。纯种的我们使用了lazy,看英文就知道是懒加载的方式,传入了一个LazyThreadSafetyMode.NONE,英文好的小伙伴一看就明白,这是线程不安全的意思。companion object的意思相当于Java中public static。
3.同步锁式
因为懒汉式的出现,虽然解决了饿汉式的不足,但也出现了多线程的问题。于是解决懒汉式的方式就出现了,那就是我们熟知的加锁Synchronized。
优点 | 缺点 |
---|---|
保证线程安全 | 每次都要加锁,获取的时候不经济 |
Java方式
public class LazySynchronizedSingleton {
//第一步:私有构造
private LazySynchronizedSingleton() {
}
//第二步:创建私有对象
private static LazySynchronizedSingleton INSTANCE;
//第三步:提供对外访问方法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LazySynchronized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LazySynchronized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只是加了一个关键字synchronized,没有难理解的地方。
Kotlin方式
class LazySynchronizedSingleton private constructor(){
companion object {
private var INSTANCE: LazySynchronizedSingleton? = null
//在Kotlin中,我们就用的注释方式来加锁
@Synchronized
fun getInstance(): LazySynchronizedSingleton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LazySynchronized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
在Kotlin中,我们要使用的是注解方式@Synchronized,就能达到同步锁的目的了。
4.双重检测式
第3种方式应该已经满足日常大部分的需求,但对我们程序员来说,不断的优化才是学习之道。那么针对每次获取都会加锁的问题,要怎么解决呢?双重检测式就出现了。
优点 | 缺点 |
---|---|
第一次获取的时候才会加锁 | 写法有点难,考点记性 |
Java方式
public class DoubleCheckSingleton {
//第一步:私有构造
private DoubleCheckSingleton() {
}
//第二步:创建静态对象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DoubleCheckSingleton INSTANCE;
//第三步:对外公开获取方法
public static DoubleCheck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 (DoubleCheckSingleton.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DoubleCheck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细心的童鞋发现,我们第二步用到了volatile,关于volatile不是本文的重点,所以这里不展开说明。在第三步中,我们首先判断一次空,如果是空,就加锁,然后再判断一次空,如果为空就创建。这样的好处就是上面优点说到的,只会锁一次。缺点大家也发现了,不仅要必须写volatile,方法中的步骤也不能错。
Kotlin方式
class DoubleCheckSingleton private constructor() {
companion object {
//Kotlin原生写法
val INSTANCE_1 by lazy(mode = LazyThreadSafetyMode.SYNCHRONIZED) {
DoubleCheckSingleton()
}
//翻译JAVA代码写法
@Volatile
private var INSTANCE_2: DoubleCheckSingleton? = null
fun getInstance(): DoubleCheckSingleton {
if (INSTANCE_2 == null) {
synchronized(DoubleCheckSingleton::class) {
if (INSTANCE_2 == null) {
INSTANCE_2 = DoubleCheck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_2!!
}
}
}
又来两种写法,变种的我就不解释了。纯种的,我们只改变了lazy的括号的值,mode = LazyThreadSafetyMode.SYNCHRONIZED就是锁的意思,英文好的童鞋一眼就明白了。
5.内部类式
最后一种方式,不仅满足了懒加载、线程安全,代码也非常少,是非常推荐的一种方式。
优点 | 缺点 |
---|---|
简单,代码少 | 暂无 |
Java方式
public class InnerStaticSingleton {
private InnerStaticSingleton() {
}
private static class Holder {
private static InnerStaticSingleton INSTANCE = new InnerStatic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InnerStatic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Holder.INSTANCE;
}
内部类Holder,里面有外部的实例。很多童鞋可能要问,这怎么就满足懒汉式和线程安全呢?当我们应用初始化时,getInstance没有被调用,就没有实例对象,那就满足了懒汉式。当我们调用getInstance的时候,Java虚拟机为了保证类加载的安全性,所以这里就保证了线程安全。这种写法是不是惊呆了?那Kotlin又是怎么样写的呢?
Kotlin方式
class InnerStaticSingleton private constructor() {
companion object {
fun getInstance() = Holder.INSTANCE
}
private object Holder {
val INSTANCE = InnerStaticSingleton()
}
}
很简单,内部用object创建一个内部Holder单例,外部一个getInstance来获取的方法。也相当于是Java翻译过来的方式。
三、总结
为了方便大家,我创建了一个项目,专门供大家对比学习。
这是Github项目,里面有详细的代码注释。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大家star,谢谢!
https://github.com/FynnJason/FiveSingletonDemo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赞赏请我喝杯Java...
如果有什么疑问,下方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