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 胶片和文字的交织

这是一部很特殊的书,特殊在他的内容。恋童是不可触碰的东西,但是博纳科夫却把这样一个故事写成了一个世界名著。(但是内容我还是接受不了)。

先看的电影,然后看的原著。拜电影所赐,这是我看过的最有画面感的书。至少对我而言,这部作品看起来很吃力。长句过多过长,翻译问题也很明显,然后夹杂大量法语导致需要看注释来打断阅读,阅读体验很不好。

我非常喜欢开头的地方,仅仅几个字,就能感受到“我”对于洛丽塔强烈的感情。对于洛丽塔的痴念,就好像一团黏腻的云扑面而来,不论你做什么,它都在你身边。而且紧紧的围绕着你。

这里面有着众多的各种各样的人物,作为围绕着洛丽塔出现的普通人,除了让洛丽塔的人更加突出,让“我”的精神更加紧张,没有发现他们存在的其他意义。对于他们过多的描述,让人混乱,打乱了故事的节奏,让我们在主线之外绕圈圈,迟迟不能走到故事中心。

作为一个性取向正常的普通人,真是不能理解,“我”眼中的性感少女。

对于我而言,电影是一部经典,非看不可的经典,原作本身,远远没有我当时看杜拉斯的《情人》那样的震撼。

影片中奎尔蒂死前在弹钢琴,我一直把这个镜头当做导演在诠释一个疯子死前的癫狂,原来原著中的设定是,他在用弹钢琴转移注意力好方便自己用脚打开盒子找到自己的手枪。

你可能感兴趣的:(洛丽塔 胶片和文字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