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已广为流传,任何事只要坚持,长久做一件事,即使是一根铁杵也能磨成一支绣花针。
那么,我们持久做的这件事,它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要长久去坚持呢?
今天就谈谈“持久力”这件事。
《每天十分钟,一起学写作》打卡今天至五十一关。在这五十天的写作生涯中,我细数每关打卡标题,都离不开学习、读书、故事、写作四个关键词。其中有关阅读(读书)方面出现四次,学习出现三次,故事出现三次,涉及写作方面三次。其实,每一关的打卡内容都与读书、学习、分享(写作)有关,这几方面串成了一个个故事,就成了我们的作品。
在读、学、写三方面,缺一不可,当初看到标题时,还以为鱼老师命题重复,后来才明白,他这样出题很有深意,写一段时间,必须检索自己的不足,找出问题,去一个个复盘解决。
看似相同的标题,想要写得有新意,这就要看你写作基本功和平时积累。题目重复,但内容各有不同,怎么写的新颖,让读者有读下去的冲动,就看作者的构思和剧情是否吸引人。
所有读和学,都为写作服务,而写作的结果是检索你的读和学在质量上的优劣。认真读书和用心学习,你输出的质量和效果就不一样。好的文章为什么吸引读者?是因为文章的素材新颖(文笔好、角度好、结构好),而要有一个好素材,这就需要平时的用心积累。
常言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同样是看一本书,精读与略读、粗读收到的效果是天壤之别。看完不去摘抄,不去做笔记,也仅是看个热闹而已,看后即忘。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对书中的重点、要点视而不见,素材也不可能自动跑出来供你驱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信大家都知道。米就是我们说的素材,巧妇这里就是写作。再聪明能干的妇人,如果没米下锅,也做不出一顿好饭。即使有米,如果不添加佐料,做出来的饭也食之无味。这个佐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笔、结构、逻辑等方面的运用。
一篇文章,我们就地取材,最主要得有米,米从哪里来,就是从读书和学习中得到,没有大量的读和学,你不可能获取众多素材。想要获取素材,就需要你有持久的学习力,都说学习苦,其实学习一点也不苦,只要深入其中,学习上的苦也只是一阵子,相比于生活中的苦,学习反而是件有趣而有意义的事。学习能长期坚持下来的人才是胜者。
那么对于写作的持久力,多练多写是基本功,只有多练习,才能写出好作品。
这个作品,鱼老师在30关提到。我认为作品,这个作,就是习作,学作和写作的综合。先学会练习,一步步、一点点写,积少成多才能称为写作。写出来的文字能让人嚼起来有味,耐琢磨,够滋味,越品越想嚼,才能成之为作品。
真正能称之为作品的,都是经过长期打磨,勤加练习,把写作当作吃饭一样正常,一天不吃就不舒服,才称得上把写作升华到作品的级别。
这种持久力的写作,长期输出,并且输出有质量的内容才可以算是有持久力的表现,如果仅仅是写出来,还不能称为作品。
只有更集中的学习,高频率的参加写作,把写作这个技能更好的练习下去。才能保持写作的持久力。
我们写作,仅有量的积累还不够,还要把质相应提高,质与量互为转化才有助于提高写作。好的作品是质与量的共同产物。相得益彰,作品才能光彩夺目。
写作的持久力,还需要我们学会折腾自己,找各种不舒服,才能让我们的作品变得有故事,而想让作品有故事,就必须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只有自己有故事,你才能写出好故事。所以鱼老师一直在前50关中,让我们不断读书、学习、分享,写出自己的故事,不断让自己变得有故事,才会写出好故事。
这是我对前50关写作以来进行的回顾,通过近一个多月的写作,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知不足,勤学习,要学会用词简练,掌握“的、地、得”用法。
在这里认识很多群友,对我帮助很大,下载,知道多平台发布,学会推销自己,让更多人了解你的文字,学会分享。明白写作不仅仅只为了自嗨,也可以达到写作变现的目的,这是我在这个群内收获最大的地方。
通过写作,也把我四十多年的经历通过命题写作,坦陈到大家面前。如果不是写作,可能所有的想法与希望只能一直烂在意识中,没有重见天日的可能。通过写作梳理,原来记忆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当它成为素材,才鲜活的跳出来成就我的写作。
我感谢写作,让自己有渲泻的地方。释放后,心情更加轻松,对写作更有热情,这也是我对第51关持久力的理解。
长时间的坚持一件事,不断的读书、学习、分享,终会写出最好的作品,这就是持久力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