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得到》APP订阅专栏作者吴军博士,最近出版了一本专著《见识——商业的本质和人生的智慧》,将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那些时代领航者的经验,以亲切睿智的方式阐述出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现将“商业的本质”一章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世界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诞生出一些新的商业概念,比如前几年炒得很火爆的“互联网+”、O2O、P2P等,最后大家发现炒完概念后剩不下什么东西。其实,不论概念如何炒,商业的本质上千年都没有什么改变。
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
当网购节省了我们大量的时间,给我们提供了越来越便宜的商品之后,我们多出来的时间和金钱该拿来干什么?
也许有人说把时间用来学习提高自己,也有人说把钱攒起来投资,但是绝大多数人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他们也做不到。他们又把钱花掉,把多余的时间拿来享乐,甚至有人把钱和时间都浪费掉了。
实际上,当我们有了钱和闲暇时间之后却会做相反的事情,从线上重新回到线下,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世界。
无论是看电影、听音乐,还是观看体育比赛,都经历了一场从线下到线上,再从线上到线下的发展趋势。为什么很多人还是愿意买高价门票,到奥运会现场去观看比赛?因为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只是今天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把关注点放在了将线下的、实体的活动搬到线上去,而忽视了当经济发展之后另一种相反的趋势。而恰恰是后面这种被忽视了的趋势反而有更大的商机。
因为,第一个趋势,从线下到线上、从实体到虚拟实际上是为了省时间、省钱。既然是省时间、省钱,最终挣钱的路就越走越窄。相反,第二个趋势,即从线上回到线下,则是为了花时间、花钱,当然就会越走越宽了。
最为典型的案例是日本企业家增田宗昭投资茑屋书店,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他通过书店这个平台,为那些有点闲钱又有时间的人打造了一个生活平台,称作CCC(Culture Convenience Club,即文化便利俱乐部)。这个平台不同于互联网上的购物平台,它是一个生活平台。在互联网时代,购物、看影视剧这类事情可以在网上完成,有很多平台来承载,彼此竞争非常激烈。但是线下生活的平台反而没有人投资去做,增田宗昭就是看准了这个机会另辟蹊径。
所以说,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至于如何让人愿意花钱,这是艺术。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购省下的钱和时间,最终是要花掉的,就看你如何让他们愿意去花。
共享经济的本质。
未来商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医院......好像一时间世间处处充满了共享。但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共享,为什么只有少数公司能成功,而大部分看似商业模式相同的共享却只是烧钱,没有产生效果,也不会产生效果呢?
首先,共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可能发展经济,又有可能让GDP萎缩;既有可能为大家省钱,又有可能让我们失去拥有物质财富时的快感。
一方面,虽然每个人都认同全世界人人都过上美国人那样的生活——每个家庭拥有两辆汽车、200平方米的住房,每个月用掉500-1000度电,甚至房间空置也还要购买。每个人都想的是让别人减少消耗,而轮到自己却很难做到。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世界的GDP就是靠消费在维持。如果生产的商品真少了一半,GDP真的萎缩了,不仅政府官员不愿意看到,其实老百姓也不愿意接受。不论大家喜欢不喜欢,任何让经济萎缩、让GDP降低的共享经济都是维持不下去的。
网约车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为网约车将原来的出租车行业的体量迅速扩大,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不是让经济萎缩。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就有了出租车,但是发展了30多年,至今一共也就发放了大约200万张牌照。而滴滴等网约车公司诞生之后,被管理起来的、在路上跑的这种起到“出租车”作用的车辆,到2016年已经超过900万辆了,翻了两番多。因此,汽车的共享让这个市场的规模快速增加。
反观那些失败的共享经济案例。它们都没有将原有市场扩大这个特点,比如说共享充电宝。虽然手机充电是刚需,但充电宝却不是。你不可能因为有了租凭充电宝,让原来每天使用5小时的手机变成能使用10小时。
其次,共享是为了带来便利,而不是为了节省资源。
在摩拜单车出现之后,有人问它的创始人王晓峰,为什么不简单设计一种智能锁,然后让大家将自己不骑的自行车贡献出来呢?王晓峰说,那些品质差异巨大、毛病一大堆的自行车,紧急的时候不能保证它们不掉链子,损毁了以后也没有人维修,看似节省资源的做法其实无法给大家带来便利性。因此,摩拜单车并不考虑利用闲置资源,而是更多地考虑共享所提供的便利性。
商业的本质是为了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如果共享的结果是大家都不去买东西,那么经济一定会萎缩,这样的共享经济是一定发展不起来的;反之,如果让更多的资源加入到经济活动中,利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增加使用量,给大家带来方便,最终让大家多花钱,这样的共享经济就有造血功能,就能成功。
未来经济的走向:跟踪经济。
未来商业的第二个特点是跟踪经济。
跟踪经济是指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最新技术手段,对用户的购物行为进行跟踪定位、特征分析,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以便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跟踪经济也不是刚出现的商业模式,它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成熟起来的。互联网早期有人用cookie跟踪人的上网行为,后来手机用户的出现,有了定位等功能,使得跟踪更加便利。未来的商业将建立在精确到每一笔交易、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人的基础之上。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跟踪经济发展迅速,而且逐渐改变了以往商业运营模式。从以往通过跟踪分析用户的购物行为,促进更好的销售,到慢慢转向注重和投资售后服务。
比如金风公司,通过物联网不仅了解到自己的风力发电机卖到了世界什么地区,而且知道每一台发电机后来运行的情况,这样就便于他们主动为用户维护发电机,而之前因为对运行一无所知,只能由当地工程商维护。接下来,金风公司干脆在商业模式上做出了根本性的转变,主营业务由风力发电机的制造转变成发电设备的运营和服务。这样就不是一次赚一笔钱,而是能够持续不断地赚钱。
而现在跟踪经济还刚刚起步,所以到处是机会。
合作经济:合作比颠覆更重要。
未来商业的第三个特点是合作经济。
近年来“互联网+”这个概念被炒得火热,其准确的的说法应该是“原有产业+互联网=新产业”,其本质则是合作经济。
只要是创新,多少都带有一点颠覆性,只是在程度上不同而已。任何看似巨大的质变,其实都需要量变的积累,而在每一次量变的过程中,原有的形态会得到部分甚至大部分的保留,这可以看成是原有产业和新技术的合作。
以下是技术革命的规律和一个能够概括这种规律的范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原有产业+蒸汽机=新产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原有产业+电=新产业。
信息革命:原有产业+计算机=新产业。
互联网时代:原有产业+互联网=新产业。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原有产业+机器智能=新产业。
从这个范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原有产业和新的技术更多的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颠覆关系。
很多创业者都问,在未来的智能时代,小公司看似没有多少机会,因为像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大公司有条件聘用最好的人工智能专家,拥有更多的数据和机器资源。这种想法,依然束缚在以自己的那点新技术为中心的牢笼中。这些小公司的创业者要做的不是和上述大公司比拼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技术,而是去和现有产业合作,使用新技术完成现有产业的升级。
这就是我们说的合作经济,也是很多小型创业公司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