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二)【成交换手】

今天我们进入第二天的学习,围绕行情软件展开【成交换手】方面的学习,不论是分时图或K线图,图的下方一般是成交量或成交额,每根K线还会标注当天的换手率。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些红红绿绿的柱子,又该怎么计算换手率?

【“手”的概念】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投资市场一个交易概念:【手】。对股票而言,【1手】就是100股。买入股票,最少要买1手,也就是100股,并以每手作为递增单位;卖出时情况另当别论。例如持有某只股票210股,可以买1手、5手、100手等;卖出时如果清仓卖出,可以卖210股,能将多出来的10股【碎股】卖出;但不可以卖110股。为什么会多出来这些【不满1手】的股票?部分原因就是股票送转,例如10送5的时候,持有100股会变成150股。另外还有可能你买到了别人带有碎股的卖单,把他的210股买了过来。至于交易所为什么限制【手】的【最小交易单位】,大部分原因是交易所的成本问题,计算股票成交(专业叫法是“交割”)的结果需要人力物力,这部分成本为零的话,很多买卖规则都可以更加灵活。这也是商业社会的一大法则:【不能只看便利,也得看成本】【手】在行情软件里应用很广,不论是【五档行情】,用来买卖挂单情况:

股票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二)【成交换手】_第1张图片

还是看【历史成交】:

股票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二)【成交换手】_第2张图片

都是用【手】来衡量的,这点千万不要混淆成【股】。

【成交量】

理解了【手】,再来看看【成交量】。股票买卖双方成交100股后,就有了100股或1手的成交量。这里注意,成交量只计算单次成交的100股,而不是双方成交的200股。

股票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二)【成交换手】_第3张图片

行情软件会实时显示某一指数或股票的当日最新的总成交量,K线图的成交量则显示了那一根K线时间内的总成交量,包括当日、当周等等。常听到的【无量涨停】【无量跌停】,并不是没有成交量,而是量极小。【有成交量才会有最新的价格】,否则仍然按照最后一次成交的价格当作市价。

2016年底,数字认证新上市第四天开盘后没人买卖,分时图看开盘后十几分钟价格毫无波动:

股票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二)【成交换手】_第4张图片
就是黄框这一段 

后来终于有人卖了点,这只新股继续涨停。由于现在的IPO政策,新股上市基本都会翻一倍以上价格,但如果没人买卖,那价格永远涨不上去。有关IPO和新股,以后会详细解释。

【成交额】

有了【数量】,也就有了【金额】。用(每次成交的价格 x 每次成交量),就能得到当天的【总成交额】。记得昨天我们讲【分时图】的【黄白线】的时候,白线表示当时的成交价格,而黄线表示当天成交的平均价格:

股票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二)【成交换手】_第5张图片

这个平均价格,就是由当时的【总成交额】/【总成交量】得到的。上图前一阵子因中兴封杀事件而涨停的芯片股——紫光国芯,因为涨停后几乎没什么成交,所以黄线和白线无法重合在一起。

【放量缩量】

代表了成交量的异常扩大或缩小。对于指数,【放量】一般为之前20日平均成交量的1.5倍以上;对于股票,2-3倍以上才算是真正【放量】了。但这些倍数标准因人而异。【缩量】的标准更加多样,有【单日缩量】,指单个交易日成交量小于之前的交易日,也有【持续缩量】,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成交量小于前一段时间。【放量缩量】对于中长期投资者来说只有一个意义:【市场是否突然关心这只股票】。放量一般意味着这只股票有重大基本面变化、或者涉及概念炒作;反之,缩量意味着股票逐渐远离市场喧嚣,投资者可以慢慢研究。一般来说,牛市成交量(额)创新高没什么意思,熊市里指数突然活跃才算有点意思。但这不是唯一判断标准,还需要综合各方信息。【股市不存在包赚不赔的单一因素】。

【股本】

理解了成交量和成交额,另一个描述交易活跃程度的标准就是【换手率】。如何计算换手率?这里需要先解释这么几个概念:【总股本】、【流通股本】、【自由流通股本】。

【总股本】指的是这只股票一共有多少【股份数】。刚上市的企业,只有上市股本。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可能增发股票,【增加股份数】,用于收购其他企业、扩大产能,或者用来奖励员工和高管期权,把他们的利益和公司股价绑在一起,让他们更有工作动力。行情软件中类似“股本结构”的功能,就是记录公司上市以来的股本变化和原因,此处不做详细说明,未来有关公司基本面的内容会详细解释。下图为近期10送8的我武生物,总股本由1.6亿股增加到2.9亿股。

股票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二)【成交换手】_第6张图片

【流通股本】比较少用,因为欧美主流股市中,股票上市是【全】流通,不存在总股本和流通股本的差异。在中国,很多企业上市之初存在无法在二级市场流通的【国家股】【法人股】,为国家、集体或个人所有。【流通股本】就是总股本减去这些无法流通的股本。2004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这类股票就取消了。由于概念不常用,这里不做展开。

应用更广泛的是【自由流通股本】,是从总股本中减去了以下这些股份:

1. 持股5%以上(含5%)的创始人、战略投资者持股;

2. 持股5%以上(含5%)的控股股东、高管持股;

3. 持股5%以上(含5%)的冻结股份;

4. 持股5%以上(含5%)的国有、法人股;

5. 上述股东的一致行动人

有的行情软件还减去了员工持股计划或交叉持股超过5%的股份,需要看各个软件如何定义这部分内容。总之这些被减去的部分,共性就是:不会随便卖股票。

【自由流通股本】衡量的就是【市场上交易活跃的股份总数】。有一些股票,总股本很大,流通市值很小,例如借壳江南嘉捷上市的360,总股本60多亿,流通市值只有4亿左右。这是因为借壳的时候江南嘉捷增发了60多亿股本,这些增发的股本暂时无法进入市场买卖,但原来的这4亿多股还在市场交易。在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股票有类似的情况。例如建设银行,总股本2500亿,A股流通仅仅96亿,剩下的都在香港上市(H股),所以在看流通股的时候,多翻翻股本结构,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总市值】【流通市值】【自由流通市值】

有了相应的【股本】,乘以当日的【除权价】,就能得到上述三个市值。至于为什么要用除权价,而不是前后复权价,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注意,平时谈论【股本】的时候,指的都是【股份数】;谈论【市值】的时候,说的都是【金额】。

【换手率】

理解成交量和自由流通股本后,【换手率】就可以计算了,用【成交量】 / 【自由流通股本】,用来描述股票交易活跃程度。

例如新股开板后,往往每天30-40%的换手率,代表着每天有三四成的自由流通持股者交换了手里的筹码。下面是近期妖股万兴科技的日换手率:

股票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二)【成交换手】_第7张图片

【换手率】的一大用途就是判断整个大市的顶底,例如创业板,由于自2010年开市以来不断涌入新股,整个创业板市场从最开始每日成交额百亿以下,到2015年巅峰的2000亿,再到现在的1000亿左右,用成交额无法衡量交易活跃程度。此时换手率就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创业板的月换手率在接近100%时有大顶的嫌疑,此时就要注意考虑卖出,防范风险;20-40%为底部,买入创业板股票,安全性要远高于100%换手率的时候。再次强调,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能是买卖的依据,换手率同样如此。市场规模比较稳定的上证,就可以用【成交额】来衡量。2015年牛市前,月成交额万亿左右接近底部。但未来牛顶就不好说了,谁知道将来会有多少钱和多少杠杆涌入A股呢?

【知识延伸:投资拓展】

我们大部分人羡慕福布斯排行榜的富豪们,殊不知他们身价的泡沫很严重。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今天讲到的【成交量】。市面上成交量最大,或者说【流动性】最好的是现金,其次是国债(因为安全性很高),然后是股票这些二级市场可以交易的股权,再其次是一级市场(未上市企业的股权),最后是文玩字画此类定价不透明的事物。房产地皮也算硬通货,只是流动性稍差。作为富豪,大部分身家性命都在股票上。虽然流动性很好,但它在排行榜的价值仅仅是“最后一笔成交价”,一旦公司运行转差、股价崩盘,那市值也将灰飞烟灭,没有人还会支付曾经的价格。更不用提奇奇怪怪的小众商品交易市场,如果有能力有精力,或许从中淘到宝,但大部分情况是,买来之后无法出手,它的价值就变成零了。【买入前找好接盘的人!】

【知识延伸:历史故事】

2015年4月20日,沪市单日成交额为11476亿,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券商营业部的交易大厅,交易金额部分已无法正确显示数字,只能显示10000亿或9999亿:

而2007年的6124大顶附近,沪市单日成交额最高“仅仅”2100多亿。8年时间5倍放大,牛市里人性的疯狂,实在难以想象。

【知识点回顾】

今天我们学习了判断交易活跃程度的几个指标:

1. “手”、成交量和成交额的概念、区别

2. 各类股本的定义,以及对应市值的计算

3. 换手率的计算和应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股票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二)【成交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