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系统们

上周六,老大开启了让我们做小系统的任务。经过一周的尝试,我真的做了几个非常小的小系统。具体的如下:

  • 时间管理小系统
  • 听课管理小系统
  • 抄个人成长模型小系统
  • 老大公号文章小系统

和群友们自然不能相比,但我在操作的过程中得到几点收获和感悟。

首先,小系统是什么?

我对老大的文章做了幕布的整理,可以直接点击打开。

简单来说,小系统就是用来做自我管理的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只关注输入和输出的黑盒子。

接下去就是怎么做小系统和有哪些注意事项的问题,具体不做阐述,直接看幕布整理就行。

收获

1、边界

一开始我做的是笔记管理系统,老大就提出“笔记管理系统是什么?边界不清楚,就不知道你要干什么。”

老大一针见血的就指出了我原本的混乱。

我刚开始其实真的就是思路不清的。我原本想的是把读老大公号文章的笔记也归到笔记管理里面的。但事实上我在操作的时候,心里想的又是听课的笔记。最终就出现了系统名字和系统不符的情况。

所以,做小系统第一步一定得想清楚做什么小系统。

2、流程化

在挑选小系统工具的原则里面,有一个就是流程化——重复出现操作的一定要流程化。

但我感受到的并不是这个流程化的意思,反而是觉得按照老大的步骤一步步做下来,有了一种流程化的感觉。

我觉得这应该就是系统的迷人之处:把步骤设计好,一步步的做下去就行了。

3、完成比完美重要

虽然我并没有掉入憋大招的坑,事实上我也憋不出大招,但我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是切身体会到这一点。

结果很重要,可在没有能力做出一个完美的结果时,即便结果再烂也是个结果。

只有在完整的一遍做下来之后,你才能感受到系统的迷人;也只有在做下来之后,你才有机会慢慢调整。

4、框架

看了自己做的系统,看了群友做的系统,有一个很大的差别,我做不出process on 的流程图。

包括在抄老大的个人成长模型图时,我就对每个方框之间的关系特别纠结。

我的思维方式大概就是直线式的,目前对这种框架的架构能力很稀缺。

5、工具

在挑选工具的原则里面,还有一个原则是高效化。

事实上,我用过的工具少之又少,只能从用过的几个工具当中挑选。

所以,对于系统而言,是否高效化,也取决于做系统的人的能力和水平。

很明显,我的提升空间还非常大啊!

很赞同老大写的一句话:关于系统,是一个深坑,一旦进来就很难出去。

我已经开始有点感受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小系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