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创新,就在你我身边
就在几天前,罗振宇在跨年演讲里分享的小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有一家地级市的图书馆,才100多名工作人员,一年办了5000场活动。平均算下来,一天会举办超过13场的活动。这家图书馆就是浙江嘉兴图书馆。
也许你会奇怪,网络现在这么发达,谁还会去实体图书馆参加活动呢?
举个例子,嘉兴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针对老年人的讲座。不是我们传统认知中的养生保健、琴棋书画,而是教老爷爷老奶奶如何用智能手机!
老人们高兴坏了,学会了智能手机,就知道怎么网上购物,自己查公交线路,不用麻烦别人了。
最受老人们“追捧”的讲座,则是教他们如何做电子相册。从选照片,到配音乐,加字幕,最后可以发到家人的微信群里“炫耀”。
一家小小图书馆的日常工作,看似这么的不起眼,但却给很多人带来了人生的改变。
这,就是“创新”想法的力量!
创新,就在你我身边。
02 小书馆,大智慧
对于嘉兴图书馆的活动,也许你会说,这算哪门子创新?也太简单了吧?
所以,我们就要对创新下一个定义,什么是现代人需要的创新?
以往人们的对创新的理解,总是聚焦于“大创新”,比如国家创新、跨国企业创新、行业创新,所以总是感觉创新离自己很远。因为大创新,更多的是人们聚焦提高生产力,迫于压力也不得不做出的努力。
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更多的滋养。基于个人需求的“微创新”,类似开篇文中为老年人开展的活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不是为了满足生存,而就是想要体现自我价值,人们自发进行创新。考虑的重点,也从“创新能改变整个行业/未来吗?”变成“创新能改变我自己吗?”
这个想法,与王可越在《创新化生存: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中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
他认为:
真正的创新,不是“看起来很新”,而是用创造性的方法真正解决问题。创新不是思考“如何造好一座桥”,而是持续追问“为什么要造一座桥”,最后解决关于“如何过河”的问题。
创新,始终应该围绕人来做,由人发起,也为人服务。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创新不仅能实现自我价值,还能让我们最大程度地对抗焦虑。把焦虑转化为我们不断向前的动力。
王可越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也是美国艾默生学院访问学者,设计思维创新资深导师。他是将设计思维创新体系率先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因为有和企业、机构、政府都有过合作,所以《创新化生存》的内容比较“接地气”,很适合普通人重塑对“创新”的理解。
03 创新,让你成为你自己
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经典作品《摩登时代》中,他饰演了一个在流水线上不断重复相同动作的底层钳工,为了维持生计每天枯燥工作。
工业革命的来临,将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人,锻造成流水线上的麻木工作机器。
当时间的钟摆进入到现代社会,生存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维持日常所需的努力工作。
为了迎合外部期待,每个人的社会角色都被割裂、细化,不安、焦虑的情绪也随之来袭。为了抵御职场焦虑,我们花钱买课;为了抵御育儿焦虑,我们花钱报班;为了抵御变老焦虑,我们花钱买保健品。
曾经机构做过调查,发现除了不懂事的孩子,几乎没有人不焦虑。
20岁以下的年轻人最焦虑的是教育问题;20岁~30岁最困扰的是升职压力;30岁~40岁中青年阶段,除了赡养父母关注度较低外,其他各方面压力比较均衡,40岁~50岁的最大压力来自于教育和身体健康;50岁以后最大的焦虑来自于健康,而父母赡养问题也在这一年龄段达到最高的关注度。
“买书不看,办卡不健身,买衣服不穿,这些就消费社会的主力。因为我们通常在消费某种幻象,而不是内容和服务本身”。
焦虑成了现代病,却没有一个人问问自己,自己担心的焦虑,是真正的焦虑吗?还是因为从众心理,不焦虑就无法追上别人了呢?
如何在“大逃杀”中让生存下来?
答案就是从个人角度,进行跨界创新。
《创新化生存》中,把普通人进行创新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反思、感受、洞察、创新、行动。
反思:不断自我审视、提问,调整生活与工作目标。
感受:与外部世界持续互动,让我们真正活着。
洞察:锁定关键点进行简化思考,把握机会。
创意:相信每个人都有想象力,让脑子不偷懒。
行动:边做边学,敏捷行动,快速改进,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在上述五个步骤中,我就结合国情和实际经验,重点谈谈反思和行动。
04 我思故我在
虽然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还是有很多教育专家,喜欢探讨中西方思维之间的差异。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学生,听话、认真,喜欢按照教师的指令做事。而西方的学生,更加开放、多元,更具有“挑战”教师,喜欢发问的传统。
我们在比较两者不同时,并非要对两者的优缺点做一分析。但是对个人创新而言,不断自我反思,提问,确实是关键的第一步。
美国经济学博士M·尼尔·布朗和心理学博士斯图尔特,合著过一本书叫《走出思维的误区:批判性思维指南》。
作者说,学会提出好问题是让世界变得美好的开始。习惯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人,会获得智力上的好奇心、虚怀如谷的信念、灵活宽容的态度和谦虚的态度。
此种人的价值观,就是自主性、好奇心、谦逊有礼、以理服人。如果想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必须学会反思和提问。
当别人发问时,大部分人的反应,是下意识地寻找答案,而不会思索,问题的答案最终是想解决什么事情?
为什么在创新前,要反思,挖掘“真问题”?因为拟定问题的过程,是利益双方达成共识的过程。只有在大家都认为,这个是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开始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想要提供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是每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
对待同一个问题,有的人说,“消费者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这也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共有认知。
但是,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却说,“如果我最初是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应该是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如果一个企业,一心想着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他只会去培养跑得更快的马;但如果通过反思和提问,明白消费者其实是需要更快的交通工具,不管它是何种形态。那么,问题就得到澄清,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了。
所以说,一个人的能否学会反思,会影响他看问题的深度和角度,从而影响他的创新能力。
被誉为“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跨足小说、编剧、导演的许荣哲曾说:
当人们不再盲目地接受,而是认真地去思索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才有可能改变不合理的现状,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利。
所以,在准备开始“微创新”之前,先厘清那些真正有价值、值得深究的真问题吧!
记住:问题,永远比答案更重要!
05 你和优秀的人之间的最大不同,到底是什么?
个人创新的归结点,是在于“做”而不在于空想。
硅谷著名的企业家和博客作家埃里克·莱斯在2012年出版的《精益创业:新创企业的成长思维》一书,被很多初创企业奉为圭臬。
这本书里,莱斯提出“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时代创业法则。
他的解释很有意思,有好多企业担心自己的产品被用户、业界批评,所以反复修改,迟迟不敢面世。
但是这些人都想多了!因为大多数时候,用户可能根本不会用到你的产品,何谈批评你呢?
所以初创企业要做的,是快速退出新产品后,也就是“最小可行性产品”。之后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修正它们。
通俗点说,你如果不行动,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欠缺是什么。
记得看过一则啼笑皆非新闻,在杭州,有一对夫妻闹离婚。别人一问原因,竟是两人想象彩票中了大奖,因为对奖金的分配产生分歧而大打出手,闹上法院。
好多人嘲笑他们,彩票都还没买呢,就想象分配奖金了,这也太搞笑了!
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会犯类似的错误?
万一做了,结果不好怎么办?
如果表白了,被ta拒绝怎么办?
项目如果搞砸了,被人嘲笑怎么办?
与其有上述担心,而不如先做起来,用行动对抗焦虑,用结果验证假想。
“原型-测试-迭代”的全过程,也是验证式学习的过程。在不断迭代中进行评估,不断探究原始问题的初心,强调“做”、“改良”的过程。
所以说,在生活中,大部分人的焦虑来源,不是做得不够好,而是迟迟不敢做。
就像著名作曲家暨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曾说的:
“想要做大事,需要两样东西:计划以及不太足够的时间。”
个人的“微创新”之路,也许很难,因为过去的固有路径皆可推翻;也许也很简单,只需要尝试、行动就能“逃出生天”。
工作是成年人的立身之本;家庭,也是我们的心灵港湾。在大多数人眼里,每天都是忙忙碌碌,殚精竭虑,总之就是“辛苦”。
如何才能做到辛而不苦呢?那就是,打破自以为是,提高创新能力,才是最终的答案。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