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下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睡眼惺忪的女子美梦。
明丽五月,榴花开放;菖蒲美酒,金粽飘香;心美怡然,情思悠扬……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一首《渔家傲》,寥寥数语,却生动活泼地描绘出了农家端午的浓郁气息!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记忆里的端午节。
一
记忆里的端午节,没有粽子,没有龙舟,也没有闺阁中的小铺扇。但记忆里的端午节,时隔多年后,仍是内心深处最美的回忆。现在想来,仍觉得很美好,很温馨。
二
记忆里的端午节,其实都不叫端午节,我们都叫它小端午。五月初五小端午,五月十五大端午。但实际上,每年引起家乡人重视的,也只是小端午,我们现在口中所说的端午节,也指小端午。
外婆说,小端午是五月的开始,预示着热天的到来。天气一热,身边蚊虫蛇鼠就会出来活动,人也会变得焦躁疲乏,这是四季的自然规律。所以我们需要在端午节这天做一些事情,用来驱蚊去乏,保热天平安。
外婆是典型封建社会下的保守妇女,小时候并没读多少书,充其量也只是认识几张钱而已。但从小,外婆却跟我讲过很多有趣的古话传说,外婆说这都是古人传下来的自然规律。
可是,当我百度五月初五端午节,看到“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的解释时,我不得不开始佩服当年外婆的“博学”!
三
记忆里的端午节,是从五月初五这天的一大早,父亲或母亲踏着清晨的露珠,去山间河边割菖蒲、艾草开始的。
农家端午不比城市,什么都讲买。城市端午也会有菖蒲、艾草,但大都是在集市上去买。而农家区别于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什么都自给自足。而这也是我喜欢农村生活的一大原因。
早上,趁着晨曦的微光,大人们拿着镰刀就去山上,到河边了。一般都是先去山上,趁着早晨的露珠,割下最新鲜的艾草;然后沿山下河,顺着河边找到最茂盛的菖蒲。
然后,在小孩子起床后还在揉着惺忪的睡眼时,一大抱新鲜的艾草和菖蒲已经被仍在了家门口,有时候大人们够迅速的,那些被割回来的艾草和菖蒲,都已经被整齐地绑成了小把,一一插在了家门口。
四
外婆说,端午这一天,菖蒲和艾草在门上是一定要插的,它们具有驱蚊虫的效果,如果不插,整个夏天门口将蚊虫成堆,赶都赶不走。
关于外婆的这一说法,到现在我也没找到一个很科学很合理的解释依据。现在想来,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老一辈生活里的仪式感吧!就像过年,大人们会说,初一不扫地,不往外倒水等说法,其实也都是岁月年轮里的一种仪式感。而我,偏就喜欢这种仪式感。这些仪式感践行起来,麻烦是麻烦了点,可不可否认,这里面满满的都是生活的乐趣。
五
按照农家风俗,不仅端午这天,端午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那些被插上去的艾蒲都不会取下来,而是会一直插着,直到被风干。
被风干的端午艾蒲,并不会被丢掉,而是被收藏起来,挂在屋里某个角落。
然后,在剩下的这一年里,家人谁吃坏了肚子,用端午艾泡水喝,功效远胜健胃消食片;家人谁身上起疹子,或出现各种瘙痒症状,用端午艾蒲熬水洗澡,功效大胜花露水。
记忆中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口一簇绿,以后的日子里,家家户户屋里一簇蒲,真的很好看。
六
记忆中的端午节,插好艾蒲的人们,会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很丰盛的端午饭。
在这顿午饭里,老家人是没有粽子的,也没有咸鸭蛋。在我上大学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还有粽子一说,当然也不知道赛龙舟,风俗不一样是一方面原因,山路少湖估计也是一个原因。
这顿饭虽不比团年饭那样丰盛和引人重视,但相比农家日常,这顿饭也还是很有讲究:从地里刚挖出开的,还散发着泥土清新香味的新鲜洋芋;菜园里刚冒尖的脆嫩黄瓜、南瓜;地里头一茬刚长出来的四季豆、长豇豆;还有肥硕的灰灰菜,土蔊菜……,满满一桌子,全都是新春年岁里新长出来的头茬尝新菜。
七
饭桌上,少不了的还是雄黄酒。
记忆里的端午节,那时候是没有现在市面上专门的雄黄酒卖的。那时候的雄黄酒,就是家人头几天附近医院专门包的可兑酒饮用的雄黄粉。不需要太多,放在掌心的一小包就可以。
从医院拿回来的雄黄粉,端午这天一般会做两大用处。
首先肯定是取一部分,倒进当天要喝的酒里。倒进雄黄粉的酒,全家都要喝的。小孩子平时都是不让喝酒的,但这一天,大人也会用筷子头点一下,放在我们嘴里让唆两下。所谓“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人们认为雄黄具有驱邪解毒之功效,所以这一天,雄黄酒是怎么都要喝一点的。
剩下的雄黄,大人们会沾水稀释,然后用手蘸着在自家孩子的额头、耳际或手腕等经脉地方涂上一些。因为在大人看来,相比大人,孩子的抵抗力更弱,所以除了喝酒,还得在身体部位沾涂,以此增强驱邪驱蚊效果。
说到额头点雄黄这一点,我一直觉得自己挺有优越感,相信小弟也是。
由于雄黄味重,为了不引起我和小弟的反感,外婆总会在用水稀释雄黄时,顺道撕几张写对联用的大红纸,一起放在水里浸泡稀释,这样以来,原本很难闻的土黄色雄黄水,会因红纸的颜色而变成红色,而红色的雄黄虽然还是很难闻,但颜色好看,尤其是点在额头,看上去像极了大门年画里的小神童。于是我和小弟也就欣然接受。
八
关于端午节,零零散散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其实仔细想想,自我们长大外出求学以后,自外婆去世以来,已经好久没有过过这样充满童趣的端午节了。记忆中的端午节,从此也就只能这样停留在了记忆,明朗清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