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第三章: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

这两天开始重读《影响力》,之前那一次是泛读,读过就算了。这次会每一章做摘抄和笔记。希望最后可以做到每一章都配合对具体项目实例的分析。

书名叫影响力,实际上是社会心理学范畴的顺从心理学,实际运用起来更多运用到销营销、广告等行业。分为几个章节: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这样几个章节。

以下是第三章“承诺和一致”的书摘。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同时也显得言行一致)的愿望。

实际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做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的没错。

信仰、言语和行为前后不一的人,会被看成是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的。另一方面,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它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感的核心。——注:比如用户忠诚度。老客户带新客户同样道理。

首先,和大多数其他自动响应方式一样,它为穿越复杂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条捷径。

其次,机械地保持一致还有第二点吸引人,它更容易令人避免误入歧途。

我们下意识的一致性倾向根本就是一座金矿。

在接受琐碎任务时务必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同意了,他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它不光能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情。

倒也不是所有的承诺都会影响自我形象,要想让承诺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它们得是当事人积极的、公开地、经过一番努力后自由选择的。

行为是确定一个人自身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主要信息源。

书面宣言这种承诺方式的好处是:第一,它成了一个行为业已发生的物证。第二,书面自白可以拿给其他人看。当然,这就意味着可以用它来令其他人信服:写这份东西的人,真心相信自己写下来的事情。——比如邀请淘宝买家写好评,并且微博、朋友圈晒图。

人们有一种天然的倾向:总认为声明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态度。

一旦主动做出了承诺,自我形象就要承受来自内外两方面的一致性压力。一方面,是人们内心里有压力要把自我形象调整得与行为一致;另一方面,外部还存在一种更为鬼祟的压力,人们会按照他人对自己的感知来调整形象。

写出销售目标,建立起对这些目标的承诺感。

定下目标,把它写下来,。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关键是你定了这个目标,这样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接着,把它写出来。把东西写下来,有种神奇的力量。等你达到了这个目标,再定另一个,也写下来。你会进步如飞的。

举个例子:保洁和通用公司的征文比赛。25个字、50个字、100个字即可。为了得到吸引人的奖品,参与者自愿写文章,成千上万的人以书面方式证明了该产品具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在书面文字的神奇推动之下,他们真正相信了自己写下的东西。

公开承诺往往具有持久的效力。每当一个人当众选择了一种立场,他便会产生维持它的动机,这样才能显得前后一致。一个立场越公开,人就越不愿意对其作出改变。

人会更忠于自己的公开决定。

书面承诺如此有效还有另一个原因:它比口头承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证据清楚地表明,为一个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他对承诺者的影响也就越大。

费尽周折才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轻松松就得到的人呢对这件东西往往更为珍视。

只有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负起责任。

这些认识对教育孩子具有重要意义。她表明,对于我们希望孩子真心相信的事情,决不能靠回落或者威胁让他们去做,回落和威胁的压力只会然孩子暂时顺从我们的愿望。倘若我们不光希望他们顺畅,还希望他们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就算我们不在现场提供外部压力,他们也会继续照着我们乐于见到的方式去做。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顺从专家们超喜欢能带来内心变化的承诺。一来,内心变化一旦出现,就跟当前的环境不挂钩了,它能涵盖所有相关环境;二来,变化能发挥持久的作用。

一般来说,由于人们的内心信仰系统需要保持一致,他们会宽慰自己:我选择的行为是正确的。这对肆无忌惮的顺从专家们来说是天大的没事:因为我们会建立新的论据来巩固内心做了承诺的选择。

死脑筋地保持一致愚不可及。——语出爱默生《自立》

唯一有效的防御措施就是一种思想上的觉悟:尽管保持一致一般而言是好的,甚至十分关键,我们也必须避免愚蠢的死脑筋。

顽固地保持一致荒谬透顶。

心灵深处。

知道了我现在掌握的这些情况,要是时间能够倒流,我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心理学证据表明,面对一样东西,我们总是先体验到感觉,过上短暂的一瞬间之后,才能将之理想化。心灵深处发出的信息是一种纯粹基本的感觉。


我是旅居在清迈的张小妮。

可以扫一扫公众号“如是旧时光”二维码,

看北京清迈双城记。


《影响力》第三章: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响力》第三章: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