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

字数:约1400字

阅读时间:约4分钟


即使不懂股票,不看财经,你也会知道沃伦巴菲特这个名字。巴菲特无疑是现今最受推崇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高明投资,成为世界上居于前三的富翁,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也风靡世界,被人尊称为“股神”。“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巴氏投资秘诀。

巴菲特能在全球圈粉,坐拥千亿财富,靠的当然不仅是运气,在前些天召开的那场全球吸睛的公司股东会上,87岁的巴菲特和他的黄金搭档-93岁的芒格,两人依然互称“学习大师”、“学习机器”,即使有了丰富经验,即使被世界崇拜,但是两位耄耋老人依然在持续学习中,保持着对外界新事物的敏锐度。我想他们的这种精神,才是让他们成为投资界的常青藤的重要根基。

然而(是的,此处我要转折了),有没有发现,即使伟大如巴菲特,高瞻远瞩如巴菲特,巴菲特对于科技和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潜力却严重低估,这点他也坦承,自己错过了不少优秀的科技公司,比如亚马逊比如谷歌,而当初这些公司曾经都找过他,巴菲特将此归结为“自己太蠢了 ,做了错误的决定”。

看到这里,我的内心是非常震撼的。


实际上,巴菲特对科技公司的判断并不精准,然而,因为他的耐心他的正确三观,他在其他非新兴领域的投资获得了高额回报,因此能让他的资产得到飞速增长,同时也掩盖了他在科技和互联网领域的失误。假设一下,如果巴菲特对趋势判断正确,投给了谷歌和亚马逊,他的财富还将迎来怎样的几何增长?!

我不是说巴菲特没有那么神,而是说即使伟大如巴菲特,他也一样会犯错,也一样会判断失误,也一样会有把握不了的机遇。

这样看起来我们对自己是不是太“苛刻”?!巴菲特都会犯错,我们很多人却因为害怕犯错就迟迟不敢开始,因为错过机会就哀怨好久,觉得自己起点太低运气太差,内心又企盼着一夜暴富,于是“成功”总是别人碗里的菜,似乎好近但又吃不到。

比如我自己,这两年一直就有想法,想做些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希望自己能做教练,能帮助人发掘内在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能绽放自己的生命。但一直都没有明确到底做什么,深挖哪个领域。白天在公司上班,做些重复的事情,回来看看书,梦想在召唤,心越来越急,却又没有头绪,曾想建一个妈妈群,也只是想想而已。

直到去年,机缘巧合,才下决心从央企辞职,去深圳从事儿童教育,半年后回广州,多方思考后,越觉得自己想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不再想把时间固定地卖给一个公司。由此,开始确定要成为一名家庭教育领域讲师,终于有了一些实质性的行动,如在大树品格做家庭教练,报名虫虫的深圳家长课堂和讲师班,开始固定时间写作以突破写作障碍等。

我也看到,这整个行动战线拉得很长,基本花了两年时间都在想,这样行不行,那样好不好,会不会成?

芒格说的一句话深有同感:“有时我会许愿,希望能回到90岁的时候,想给自己一个建议,如果你想做什么事的话,可别等到93岁再开始。”我也多希望自己能早点开始。不过看到一头银发的芒格在93岁的高龄,还能开始去做一个新的事情,去实践自己的一个想法。我现在开始不是也来得及吗?!

只要开始行动,就永远来得及。

不要想着能把握全部的机会,如李笑来所说,“能错过的机会本身就不是属于你的”;也不要害怕犯错,错误那么多,不去踩踩,怎么证明你到过这里;唯一重要的,就是行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失败了就坦然承认然后总结经验。

87岁的股神,都敢于当着全世界的面承认错误,进行自我批评,不恋战、不钻牛角尖,我们凡人更何必对自己犯过的错误斤斤计较呢?!

持续学习,在行动中学习总结,才是根本的出路,如果你希望你接下来的人生有什么不同的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