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钱……穆了

寒假期间无意间接触到钱穆先生的书,直到近日,还在陆续读他的作品,他写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我本科的时候走的是理工科的路,但并未对其产生较为浓烈的兴趣,每天看着各种力学公式,就像是在看天书,觉得那些东西始终没办法和我现实的生命体验联接到一起。作为一个无聊而又土里土气的理工男,为了找到精神上的慰藉,也会去图书馆翻一些书,起初,只是为了寻求心安。

我读过的西方的作品多一些,字里行间中对个人自由意志的肯定和召唤极大地重塑了我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就如同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所处的环境。刚开始处于这种不同视角的时候,难免会有点妄自菲薄的味道,觉得自身所处的文化氛围一无是处,尤其是对个性的不充分关注令人痛心疾首。然而,随着阅读的推进,只会越来越让自己觉得知之甚少,不明缘由的敬畏感越来越强烈,深知自己的文化素养确实是贫乏到不值一提的,只好继续埋头「开矿」。

无知者无畏,刚开始的时候,才不管懂不懂,先批判了再说。

但现在的我已经不这么想了。因为我逐渐地意识到,就算是不满现状,我也并未做到对现状的全面了解,更不用说分析这种现状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对这块土地的过去我也是一无所知的,就算知道,也只是一堆十分教条的概念和一些结论而已,对于其中的细节,甚为陌生。

读国外的经典作品,点燃了我较为健康的好奇心,而之所以了解外在的东西,当然是为了更好地明晰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只有做到充分地了解过去,才有可能对现实作出较为精准的解读,亦或是能够提出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优秀的理论除了有能力总结过去,更为重要的是它能预测未来,指引未来。

尽管每天忙忙碌碌,值得庆幸的是,我还是有点了解过去的愿望,希望在缓慢地读完史记、资治通鉴、国史大纲等书以后,能实现自己的逻辑自恰,进而也能说点属于自己思考过的话。

正如钱穆先生所言:“观看手有两种看法:一是仔细地看手指纹,但另一种是看整个手。不能说只能由小处看手,当然用细功夫也是可以,但大功夫也是值得,今日中国最缺乏。应该学了西方的以后,再用于研究中国的,不可看了西方来骂中国的,因中国国情不同,否则成了出主入奴。中国的学术界,今日是无政府主义,而没有权威,必定要师严而道尊。”

当然,也要注意到「国情不同」绝对不是一个万能的口袋,不能遇到啥问题都往里边装。差异与不同应当是解决问题的契机和起点,而不应成为逃避问题的终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近迷上钱……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