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挑战者变成incumbent

我的今日关注:20171013第224天

        当挑战者变成incumbent

一、概念

英语里有一个越来越常用的词,叫做incumbent,中文勉强翻译成在位者。Incumbent,在西方政治语汇里指的是那些在台上的人。每到大选季,台上的人就需要应对在野的挑战者。在商界,同样如此。我们把那些已经占据相当市场份额的老大企业叫做incumbent,把那些斜刺里杀出来的新兴企业叫做挑战者。

最近二十年,还有两个新词被滥用,一个是创新(innovation),一个是颠覆(disruption),两者合起来就是颠覆式创新,或者创新去颠覆,讲的就是挑战者如何把在位者拉下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很好地把创新融入到总统大选之中,第一次把大数据分析带进选战中。在商界,颠覆式创新更成为每一个初创企业的座右铭。以至于有这样一个说法:在位者与挑战者谁能笑到最后?就要看到底是在位者能先拥抱创新,还是挑战者能先扩大规模。

二、用从挑战者到在位者的发展曲线来看待中国创新,带来新的视角。

《经济学人·商论》在2017年4月的系列报道中,第一次把以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媲美成与硅谷齐名的硅的三角洲,认为深圳早已不再是山寨之都,而是业已成为全球的智能硬件之都与创新之城。这种评价,如果放在从挑战者到在位者的发展曲线来分析,则是告诉大家,挑战者已经大获成功,但是在位者不会轻易认输。同样,挑战者也面临新问题,如果自己越来越像在位者,需要做出什么大的调整?大多数时候,挑战者与在位者之间的博弈并非只是一次,换位也会经常。

深圳有不少挑战者迅速做大规模的例子,优必选机器人就是一个。同样是人形机器人,同样是从仿制开始,优必选能够充分利用深圳智能制造的生态圈优势,把机器人的成本降低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成本优势开启的是迅速的规模增长。只是,这时的“中国制造”已经不再是撬开欧美市场的廉价牌,而是开启更多应用场景的本土优势。

很多中国的挑战者,都能够通过快速上规模超过在位的国外同行。市场的扩张,也让他们有更充足的实力去吸引第一流的人才,并在研发上加大投入。挑战者击垮在位者的同时,又能更快拥抱下一轮创新,这恐怕是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smart manufacturing)过程中最大的甜蜜点(sweet spot)。

庞大的市场,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拥抱改变且要求挑剔的年轻消费人群,这些都是挑战者到在位者转型曲线上的“中国特色”。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仅仅十多年前,中国新兴的城镇还在大量生产拉链、袜子和打火机。而如今,从移动支付到无人驾驶汽车,中国在诸多方面都处于全球新技术的前沿。

不仅是企业,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也正在从挑战者渐变成了在位者。应对这其中引发的微妙变化,需要新思维。《经济学人》的封面文章《中国在公平竞争么?》,提醒欧美的在位者要认真对待来自中国挑战者的竞争,因为中国企业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同时也提醒中国,逐渐成为在位者,就意味着要去面对一个重要的角色转换——从全球化的“搭便车者”(free rider),变成全球商业生态体系的守护者。

三、如何适应这样的转变?

1、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作为挑战者,可以容忍大规模“山寨”的存在。历史上所有的挑战者都曾经无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一旦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在位者”,一旦更多企业从仿造转向研发与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成了利益所在,也成了持续发展的保障。

2、要鼓励更市场化的竞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15年里,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已经上升到14%,这是自1968年的美国以来的任何一个国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曾经是成本优势,未来“中国智能制造”的优势会是什么?按照《经济学人》的判断,数据是新的石油,中国科技行业未来的潜能,就是数亿网民所产生数据的巨大“储量”。然而这一领域中,全球都面临“寡头通吃”的问题,中国也不可能例外。

3、不要自满。

在从挑战者迈向在位者曲线上转变的过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担心complacent这个词,也就是自满的心态。这种自满不是骄傲,而是描述一种安于现状,不再愿意改变的心态。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最近就写了一本《自满阶级》的新书,就是对美国精英阶层的自满心态提出警醒。自满心态也就是一种在位者的心态。当挑战者逐渐变成在位者的时候,警惕自满非常重要。

摘自:经济学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挑战者变成incumb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