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乐队 | 理想不亡,摇滚不死

去电影院之前我原本想看的是另一部搞笑喜剧片,对《缝纫机乐队》所知甚少,除了名字以外,甚至别的一点都不知道。

缝纫机乐队 | 理想不亡,摇滚不死_第1张图片
缝纫机乐队.jpg

《缝纫机乐队》写摇滚,写理想,写小人物的大梦想。因为草根,所以接地气。影片一开始,所有人都看得出来那个经纪人程宫是个在北京快混不下去的小经纪人,带着不太服气有点“顽劣”又“怂”的三个摇滚歌手,逼他们转型成唱跳歌手。

程宫——“为了钱,为了生存,摇滚都是虚幻的梦,别做梦了,醒一醒吧。”
他就这样用“醒一醒”来试图摇醒那些执着与摇滚的歌手,其实不过就是追名逐利贪财爱钱而已。

胡亮,集安小城里的一个普通人,这部片子的主灵魂人物。

乔杉饰演的胡亮其实就像你我身边的很多人,或许你的小学初中生活里也会有这样一个小孩,他可能胖乎乎的,傻里傻气,衣服穿得松松垮垮的,走两步里面的大红裤衩儿还露出半截儿,成绩也不好,作业也总是不会做,老师喜欢骂他,但又拿他没办法,因为他从来不闯祸,见谁都傻乐,好像你怎么逗他,怎么欺负他,他都不会生气。胡亮就是从这样的小孩长大的。开着个破旧的修车厂,和别人比他好像一点追求都没有,不在乎吃穿用度,不在乎日子过得贫苦还是富有。他只执着一件事,就是摇滚。他执着在留住广场中的大吉他雕塑,好像大吉他不倒,就意味着摇滚就永不死。

影片一开头的小男孩也就是小时候的胡亮,集安出了那个年代里红遍半边天的摇滚乐队——破吉他乐队。小男孩胡亮一只手握着大鸡腿,挤到人群之前认真的听完了演唱会,从那以后,他成了破吉他乐队的脑残粉,或者说,是摇滚的脑残粉,直到他长大,直到破吉他乐队解散好多年,直到所有人都开始追向“潮流”,他的一颗心里就只有摇滚。
程宫为钱,胡亮为坚守。于是程宫被胡亮叫去小城集安做他的经纪人。——演唱会能成功才有鬼呢,崩盘不过是早晚的事儿。我看着电影里的程宫敷衍,不耐烦,威逼利诱傻小子胡亮给他钱时,一直在心里这么想。

你说我们一眼就看出来程宫是在圈钱,是在骗他,他怎么就不知道呢?你说他怎么就把大红钞票眼儿也不眨的就给了程宫呢。因为他太傻了,也太执着。他的眼里只有守住大吉他这一件事儿,但他能找到的看上去可以帮他一起守护大吉他的人,只有程宫——破吉他乐队经纪人。于是缝纫机乐队出现了,这事儿也就这么往下办了,片子也就继续放了。

招募来的丁建国,炸药,杨老,希希。一群人凑在一起倒也没什么矛盾,看似散漫,但又为这件事儿的一丁半点的成功而欢欣雀跃,他们在养老院,在幼儿园,在大马路边演出,四处宣传他们在9月30号的终极演唱会——为了守护住广场上的大吉他的一场,唤醒摇滚梦的演唱会。

缝纫机乐队 | 理想不亡,摇滚不死_第2张图片
集安的大吉他.jpg

在这个过程里,程宫无所不用其极的向胡亮圈钱。胡亮呢,只要能够办成这场演唱会,他什么钱都愿意给,给程宫,还给了开摩托游行的夫妇许多钱,让他们帮忙宣传。程宫因为这笔钱到了别人手里而破口大骂,他说那是骗人的,怎么可能有人拿了钱不跑路帮胡亮干这宣传的事儿,电影看到这儿的时候,我也认为是胡亮太傻被骗了。直到后面出现一个反转。

演唱会当然是崩盘了。

程宫拿了拆迁办的钱,骗了胡亮众人。演出取消了,下大雨的夜里,广场上的大吉他没有任何防备的也被拆了。胡亮与程宫闹翻,程宫回了北京,剩下的人都回归各自看似“正轨”的生活里。

每个人好像都觉得现在的日子是理所当然的正轨了,但每个人都偶尔想起那段离经叛道的日子。藏匿于平静之下的,是间歇里的怅然若失。

日子就一直按部就班的过着,直到程宫在北京的大马路上看到那对骑行的夫妇,他们的大音响里放着缝纫机乐队的歌儿,仿佛一道雷,劈向程宫。

他幡然转醒。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猛地很想哭,因为我也以为,这对夫妇卷了钱跑了。

直到所有人都放弃以后,这对夫妇却带着为缝纫机乐队做的宣传,跑遍了大街小巷。他们来的那么突然,又在情理之中。是影片之于我的一个惊喜。

最后,程宫回到了集安,几个人重聚,热血沸腾,终于决定将这场演唱会办下去。路上遭遇的阻拦都是事儿,空荡荡的广场也不是事儿,重要的,是他们终于站上了这个舞台。

是那个傻小子胡亮,终于带着他的理想站上了舞台,延续他的摇滚梦。

影片的另一个惊喜,是在片尾大批大批的人涌进废墟,破吉他乐队,全国各地的摇滚人,他们带着乐器,翻山越岭来了这里。

点燃了集安的摇滚之夜。万人唱响慷慨激昂的画面,

坐在影院里的我由头顶发起一阵颤栗,像是有电流贯全身而过,被震撼,被影响,
并被一起点燃。

你可能感兴趣的:(缝纫机乐队 | 理想不亡,摇滚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