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禅~专注、觉察、静中思虑

邮票上的禅~专注、觉察、静中思虑_第1张图片
支持原创



“禅”是梵语音译“禅那”的简写,意译为静中思虑。一般叫“禅定”。因以禅定概括佛教全部修习,故名禅宗。又自称传佛心印,彻见本有佛性,亦称“佛心宗”。《六祖坛经》为其代表著作。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不立文字,强调“以无念为宗”和“即心见佛”、“见性成佛”,故自称“顿门”。一直是中国佛教流传最广的宗派。

菩提达摩,略称达摩,相传是禅宗的创始人,被尊为“西天”(天竺)禅宗第28祖和“东土”(中国)禅宗初祖。据书记载,达摩是南天竺(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僧人,贵族出身。幼年时拜释迦摩尼的大弟子迦叶①的后裔般若多罗为师。苦修成功后问师傅“该到何处传法?”,回答是“应去震旦(中国)。”达摩历经三载寒暑在广州登陆。到金陵同梁武帝②话不相投,。遂渡江北上。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出一全新的禅定方法。成为少林寺第二代方丈。以后四卷《楞伽经》③传授弟子慧可④,传说死后葬于河南熊耳山。

1995-23.4-3的少林寺,在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15千米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传为北魏孝文帝太和19年(495)为印度僧人跋陀居住传法而建。孝昌三年(527)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历史上称达摩为初祖。称少林寺为祖庭。少林寺所在的五乳峰上有“达摩面壁洞”,五乳峰下有“初祖庵”。在钵盂峰上,建有“二祖庵”,是为纪念慧可立雪断臂得受衣钵,在此养伤之事。

据说达摩被梁武帝迎至建康(今江苏南京)武帝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无数,布施供养,有何功德?”达摩回答:“并无功德。”一句话得罪皇帝,只能渡江北上。梁武帝将此事告知宝志⑤禅师,禅师说达摩是观音菩萨在世间的化身。武帝立即派人马去追,达摩到了江边,之间江水茫茫,无舟可渡。眼看大批人马即将赶来,他顺手从江边着了根芦苇,放入水中,赤足踏了上去。正如何朝宗⑥所塑的2012-28.4-4达摩立于波浪上,双眉紧锁,二目俯视,双手合包于袖中,帔纹漂浮,乘风踏浪,悠然北上。少林寺的元代碑刻《达摩一苇渡江图》显示的就是这一传说。

相传达摩到嵩山少林寺后,在寺后山坡上找了一个天然山洞,浓荫蔽日,冬暖夏凉,达摩在山洞面壁静坐,修行坐禅。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鸟在塔肩上筑巢,他也毫无察觉。九年过去了(也有说十年),石壁上竟留下他面壁的形象,就是衣褶的纹理也看的很清楚。今天少林寺“达摩面壁洞”那块“面壁石”(也叫影石)仍在。九年后他离开山洞,成了少林寺第二任方丈,开始传播禅定之法。达摩主要提倡静坐修心,即外息诸缘(意为完全停止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内心无喘(意连自己的呼吸也感受不到),心如止壁,可以入道,也称为“壁观”⑦。 长时间盘膝静坐,肢体麻困,必须活动活动,舒展筋骨。传说达摩将鸟兽虫鱼的各种姿态糅合在一起,创造了强身健体的少林拳。1995-14.4-3表现的正是少林寺僧徒练习拳法。1995-14.4-4“十三僧救秦王”据少林寺的石碑记载,是这样一个故事:唐初秦王李世民领兵攻打盘踞洛阳的王世充⑧时,少林寺的十三武僧与官兵暗中联合,一举解救了被围困的秦王,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李世民当皇帝后,封赏十三僧,赐给少林寺大量田地、银两,并准许和尚食肉、练拳习武。

传说达摩后来在洛水之滨遇毒身亡,弟子们将他安葬在熊耳山(河南洛阳市西南)。三年后,北魏一出使西域的官员回来却说,回来时在葱岭⑨碰见了达摩,他只穿了一只鞋,翩翩独行,并笑着说他要去西天。一些人不信,打开坟墓,棺内之见一只履,别无他物。

注释:1、传承“摩柯迦叶”,即“大迦叶”释迦摩尼十大弟子之一。谓少欲知足,常修头陀行,故称“头陀第一”。传佛祖“拈花”示意迦叶“微笑”表示领悟。禅宗尊其为天竺初祖。

2、梁武帝萧衍(464-549)在位47年。他推崇佛教,广建寺院,曾三次舍身同泰寺,群臣为他付赎身钱达四亿。死于“候景之乱”

3、传承《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意为佛入此山说的宝经。宣说世界万有由心所造,认识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

4、慧可(487-593),禅宗二祖。俗姓姬,初名神光。有书记载他去少林寺访达摩,终夜立积雪中,至天明仍不许入室,乃以刀自断左臂表求道之至诚,遂面偈大悟。

5、亦作“保志”(418-514),南朝齐梁时僧人。据说言行神异,梁武帝和王侯士庶视为“神僧”,以为菩萨化身,而崇信之。

6、字何潮,号阿来,福建德化县人。中外驰名的瓷雕花艺术大师。生卒时间有明清之说。

7、佛教禅宗用语。指所传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禅法的特点是心如墙立,后世亦解释为“面壁静观”。

8王世充(?-621)字行满。原为隋将,后拥兵称帝,国号郑。武德四年(621)为李世民所困,降唐,至长安后被杀。

9、葱岭:是旧时对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总称。古代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主要通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邮票上的禅~专注、觉察、静中思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