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碎自己,不破不立

仔细想了想,我似乎想不起来自己有什么坚不可摧的原则,听起来有点可悲,尤其在了解了这周内容之后,从前是不知,以后不能再装不知了。

冯唐有本书说,人要有一个坚定的核,这样在宇宙间才不易被风吹散。这个“核”与价值观应该是相似的吧?那与原则呢?这么说来,价值观与原则的区别呢?价值观可以随着成长的打磨不断改进,并非一成不变,那原则呢?是不是也是这样呢?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的特别清楚,只是知道二者均决定着一个人的选择,而选择,不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在做的吗?学到现在,选择这个词越来越重要,它贯穿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如果把一个词精细地带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去分析总结每一件小事背后的反射,真是有些细思极恐的。

有时候会害怕面对那个真的没有那么努力或者说方向不够明确正确的那个自己,这样笨拙的自己与想要成为的那个人相去甚远,这漫长的路上只有自己能陪伴鼓励自己,放弃是很容易的事,真正难的,是能一直宠着自己心中的那个期待,并去慢慢到达。

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在外人看起来可能是老好人,谁都不得罪,但只要跟他相处了以后,多半都会为这种没有原则而头疼。这样的无原则与擅长人际关系并非同一概念,如果你企图讨好所有的人,那么你只会得罪更多的人,这么做的时间越久,越会丧失自己。小孩子天真无害,易哭好哄,在没有形成自己的原则之前,只有对这个世界的善意,成为大人以后,各有各的性格和棱角,看起来是个性,大部分属于冲动,能理智地趋利避害打磨自己的时候,一定已经经历了一些事情,怀有赤字之心是好事,但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形成的那些原则,不管你能不能讲明白,那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

一条原则融入到我们的行动中,就像一个习惯的养成一样,是一件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的事,而这个过程必将伴随着大量的重复练习和复盘,今天遵守了哪些原则,违背了哪些原则,哪些原则需要修改,哪些原则需要加强,都是隔三差五需要好好梳理一遍的事情。

原则可以变通吗?可以因人而异吗?

假如生活中的一些原则会破坏与亲近的人的关系,但是对其他人没有影响,这样的原则要改变,还是要放弃?若是原则与日常生活有冲突,那么哪个更加重要?有没有可比性呢?这个问题依然得不到答案。

可有原则比没有原则强,有零碎的众多原则比只有几个原则强,有系统的原则比有零碎的众多原则强。今天下午参加了读书会的线下活动,几位老师做的思维导图的分享,很精彩,如果把人的思维无限地去发散,慢慢这些节点会产生碰撞,呈现未知的惊喜,人的逻辑需要培养、完善,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个过程中的收获不止一点点,我想,一个人的原则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挖掘出来,从你做的每一件小事中呈现出来。

就像文中提到的制定原则的几个基本原则:这个原则既然这么重要,那它意味着什么?如果我坚守这个原则,那么有哪些事情是我不能做的,哪些是我必须做的,不得不做的?在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我是如何克服那些阻力的?在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在长期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吃了哪些亏,得了哪些便宜,总体上的得失如何?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许多答案也许并没有那么复杂。

李笑来老师的原则可供参考:永远只选择鼓励他人;绝不与他人公开争吵;相信试错常常是进步的唯一途径;相信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长期保持耐心才能看到最后的结果;做了再说,而不是说了也不做。

更重要的是,上述原则他一直在践行着,并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传播给更多的人,认同的人为此鼓掌,不认同的也许也有,但这不妨碍想获得更多成长的人参考学习。这个专栏里的概念也与此大大相关。

价值观是处理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而原则是处理与自己内心秩序的关系,我们最终想要的其实不仅是财富自由,我们希望通过它让自己活出更精彩的人生,但是如果没有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即便给你再多的财富,你也会将它们挥霍一空,没有办法获得幸福。

世界有世界的规则,人有人的秩序,真正能够做到与世界相处、与自己和解,你对生活热情相待,它大概不会总与你作对。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碎自己,不破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