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开学了

        孩儿要上学了,我也终于自由了。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孩子要求早点去学校。周一要升旗,还有开学仪式,要求八点到校,一刻钟的车程,七点四十出发也不晚,现在刚七点一刻孩子就要走。我说你把演讲的稿子再念两遍吧。他说下午回来念。他爸爸说(我家孩儿爸就在这里,不是流传的装成好爸爸的样子),下午回来有下午的事情(这句话说得好)。但孩儿水火不进,听他爸一说就着急了,我们两口子很少这样一唱一和,孩儿倍感压力,顿时焦躁起来。他爸也就不再坚持,我一看没戏了,说拿着稿子到学校时念吧(我以前也不这样的,不念不准走,说好听点比较坚持原则,但坚持过头了就是轴。)。孩子说,念稿子(下车之前)还不是要耽误了?我说怎么可能啊。不管我怎么说,孩子已经背上书包准备出发了。就是因为我们的需求不一样,啰哩啰嗦一二十分钟最后还是不欢而散,我让他办的事情他也没有办,他对我一肚子的意见。他想早点走,我想让他好好利用时间。是大人不了解孩子还是孩子太不听话?总是无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

        其实这点小事应该满足孩子,一是学校要求周一早点到校,二是他也比较期待新学期的开始,毕竟我们母子在家相爱相杀了将近两个月,开学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解脱(摊手)。路上堵车不堵车的,真是说不准,早走比晚走强,但大人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来安排孩子的事情。孩子小时不让他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大了嫌他不会解决问题。真是应了那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成人只能拿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方式来爱孩子时,“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孩子长大后最真实的写照。尊重孩子是说得最多,也是做得最少的一个亲子关系中的梗。最关键的是界限感太弱,界限就是距离,只有这样面对面的两个人才有转身,张望的空间,在家庭关系和人际交往中有多少被裹挟的情绪就是因为没有距离感。“我的就是你的,你的还是我的”,这句话套用这上面一点不为过。有意的拉开和孩子的距离,是需要时刻观照自我,时时跳出互动中的无力感,不被自己原有的模式,经验和情绪所控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熊孩子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