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真迹的人根本不懂所谓的艺术

上海最近有个展览「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在新天地太平湖公园,票价不便宜,定价160,网上购票也要130元,去年在上海K11商场内展出的「莫奈展」门票仅100元,于是在4/29开展之后,网路上出现了吐嘈的声音:「没有真迹的多媒体展,冲着梵高的大名购票,一件真迹没有看到,票价还比去年同期的莫奈特展更贵。有梵高之名,无梵高之实。」

只看真迹的人根本不懂所谓的艺术_第1张图片

在这样的新闻舆论中,我仍旧是去了一趟「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毕竟是我最爱的印象画派中的大师,怎么说也想亲自去体验一趟,我去了,感动了,在展馆里哭成狗,出来之后把感触发表在微信朋友圈里,不意外的,同样有人质疑「这次展览没有真迹,要看什么呢?」,再看看网上对于这次展览的批评:

如果你是美术学院学生、专业的艺术从业者就不必去看了。真迹展和影像展明显存在区别,真迹上的笔触近在咫尺,可以感受到大师名作的气息。影像展的放大效应再精微,那也不能替代观看原作。看梵高的原作,是怀有对后印象派的艺术朝圣,如果做少儿的美术教育普及,或者带着娱乐休闲的心态去观摩映像感映展,那还可以一看。”观众吴先生强调,他认为这场感映展不值票价。

这样的批评,虽然不能说是乱批,但是立场还是相当偏颇,因为很巧的是,我的母亲是师范学校美术系专业毕业,我自己在台湾念初中时,念的是美术班,修西洋美术史课程时,我最热爱的就是「印象派」,大学念的是织品服装系,一样是美术设计类型的系所,怎么我就对这次的梵高展览感受至深呢?又或者换个角度来探讨下,那些个站在大师真迹画作前,摇头晃脑评论著笔触色调情感多么动人的鉴赏家们,难到就真的感受到艺术之美了吗?

在表达我的个人观点前,我想我有必要把这次我参观「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的体验大略介绍一下,此次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和传统的艺术画展完全不同,这个展览不是让你看梵高的画作,在这你看不到一幅真迹,甚至看不到复制画,但是从走进展览的那刻起,透过多媒体“感映”技术SENSORY4™,在360度的巨型梵高作品视觉中,配合著音乐转换,你将真正的走进梵高的内心世界。

只看真迹的人根本不懂所谓的艺术_第2张图片

展览的第一间是梵高的生平简介及梵高的著名作品简介,在进入正式的梵高艺术视觉飨宴前,可以在此多做停留,把这位一个世纪以前,深受精神疾病困扰,却在短短创作生涯的10年内,画出2000馀幅作品的大师背景好好了解一番,因为接下来,这个展览将带你跟著梵高的一生,从荷兰到法国,再跟著他进入圣雷米精神病院,以及他人生中最后的落脚点奥维尔。

只看真迹的人根本不懂所谓的艺术_第3张图片

穿过梵高童年及家庭记忆的照片墙,我们正式进入这次展览的主场地,挑高的大帐棚中,四周围矗立著高低错落的布幕,在这里整个场馆都成了梵高的画布,透过投影技术,地面、屋顶、墙幕,就像走进梵高脑海记忆里,他的视野360度包围著我们,在这许多观展群众纷纷选择一个舒服的位置,或坐或站,静静地在乐声中,跟著影像一同坠入这位出生于荷兰,又到巴黎的印象派大师的回忆中。

只看真迹的人根本不懂所谓的艺术_第4张图片

在黑暗中,人的时间感会失去,多媒体演示带著观展人,从荷兰时期的梵高说起,再带到我们到他巴黎时期的炫丽的鲜黄色彩当中,在炫丽的鲜黄色调向日葵时期之后,四周围的灯光突然一暗,一片漆黑中,深蓝色的天空出现,整个展馆像是下起流星雨一般,开始出现点点星光,此刻,我们跟著梵高的记忆,进入了他在圣雷米精神病院时期的艺术世界。

只看真迹的人根本不懂所谓的艺术_第5张图片

梵高说:我不知道这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只知道一看到星星,我就会开始作梦。饱受精神疾病困扰的他,用不同于常人的特殊视角与感官,画出漩涡般迷惑人心的星夜,在黑暗中,墙幕上投射出大型的星夜,真让人有种想伸手触摸摘星的冲动。

只看真迹的人根本不懂所谓的艺术_第6张图片

随著星夜的结束,故事进行到梵高的奥维尔时期,梵高生前最后一幅画作到底是哪一篇众说纷纭,但可以说这幅《麦田群鸦》是他最后一幅油画,依旧是梵高一贯的鲜明亮黄,蓝色的天空深处是阴暗的深紫蓝,而麦田上方的群鸦更透露出痛苦生命中的颓败,最后在一声枪响中,群鸦飞散,梵高的一生也就这么地结束。

尽管这展览中,没有一幅梵高的真迹,但是从正式走进这场多媒体声光影像展览时,我就已深深被打动,到了星夜开始出来时,竟有种全身发麻的鼻酸感,最后的一声枪响群鸦飞散,画面转为梵高创作生涯中一幅幅的自画像,梵高的眼神是那么的忧伤心事重重,却又好似能穿透人心一般,至此我再也无法克制地泪流满面,这场展览,我足足在里面坐了两个小时,把整套多媒体内容足足看了五次,才终于依依不舍地离开展馆。

这样的美感体验,正是新时代艺术体验中所谓的五感体验,大师已逝百年,真迹再好,如今存在世人眼中的不过就是拍卖市场上的天价数字,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拥有又或真正感受,在我个人观点来看,比起艺术家高超的绘画笔触跟技术,更重要的,是存在于创作背后的情感与感动,梵高活著的时候,就没靠那些画作赚过钱得过名,他绘画为的不是高超的技术跟美感,绘画是他治愈自己也希望治愈一切的一种方式,也许透过多媒体体验,更能真实感受到梵高在重度忧郁状态中创作的那种心境。

就像一年前我看莫奈展,在小小的K11地下室展览馆中,每一幅真迹前,都挤满了品头论足讨论笔触多完美,光影多特别,还有导览员细细解说每幅画作的背景故事,这让我想到台湾曾在18年前举办过「黄金印象」画展,当时展出了许多印象派画家的画作,那时我刚进高一,刚离开美术班,所有对于艺术的知识和了解还很深刻,所以当我和朋友一起去参观画展时,我全程担任朋友的解说员,讲到最后,竟然身后跟著一大串二十几个人蹭解说的参观民众,还有人真把我当解说员举手提问,但整场展览看完,却没几个人真正对艺术品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只有一堆不明觉厉听起来似乎很专业的评论。

事实是,看梵高的作品要看他的「情感」,看莫奈的作品要看他的「视野」,在莫奈真迹前面品头论足讨论笔触多完美,光影多特别,还不如拿掉近视眼镜,退后3公尺,眯著眼睛看画作,瞬间你就会懂,有严重白内障眼疾的莫奈为何会画出这些跳跃的色彩,拿掉眼镜当你用和莫奈差不多的视野看他的画作,你会发现,怎么看都看不清到底哪里是桥哪里是水的「日本桥」,分不出哪里是花丛哪里步道哪里又是庄园的「从玫瑰园看向庄园」,或是迷迷糊糊差点以为是竹林画的「泰晤河倒影」,突然之间,那些乱七八糟的色彩线条,突然全部乖乖组成了桥、水、花丛、庄园、建筑物、水中倒影、波光潋滟,一幅幅货真价实的裸眼3D立体画作呈现在眼前,这才是看莫奈画作的真确方式,不相信大家可以自己试试看。

只看真迹的人根本不懂所谓的艺术_第7张图片

说到底,艺术是什么?艺术不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从画作中所感受到的心灵感受,只看真迹只看笔触只看技巧的人不会懂,拿真迹衡量价值的更不会懂。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看真迹的人根本不懂所谓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