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 串讲《九歌》中的《大司命》和《少司命》,这两位司命都是掌管凡人生死的神灵。《少司命》里的名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一、《大司命》 全套《九歌》都是祭祀典礼用的,男巫和女巫要扮演不同的神和不同的迎接神灵下凡的人,这样的诗并不是诗人写出来抒发情怀的。 诗歌一开始,先是由一名巫师扮演大司命隆重出场: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chéng)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dōng)雨兮洒尘。” 大意是:大开天门,我乘着乌云来了,让狂风暴雨为我开道。另一名巫师,很可能是女巫,扮演迎神的人唱道: “君回翔兮以下,踰空桑兮从女(rǔ)” 看到您盘旋而下,我翻过空桑山追随着您。 大司命没理她,继续自顾自地发威: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别看世界这么大,每个人的寿命长短都由我说了算。接下来女巫和大司命往返对唱: 大司命:“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自己的手段变化莫测,没有人能够看破。古人很清楚,无论自己怎么对待死神,或者无论自己积德行善还是为非作歹,都和自己的寿命没有直接关系。这种价值观,和周礼传统下的北方世界截然不同。 最后大司命乘着龙车走了,女巫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在思念中越发伤感。她只有自我开解: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伤感又有什么用呢,不要愁坏了身体吧。人啊,连自己的生死都不能自主,对注定的离别更加无可奈何。 二、《少司命》 少司命,顾名思义,应该是大司命的副职,似乎是一位很温柔的神灵,可以暖暖地接受人类爱慕者的疯狂示爱,因此写得比《大司命》漂亮许多。少司命从头到尾都没出场,都是女巫一个人的爱情表白。 诗歌用香草起头,女巫说这里盛开的兰花和蘼芜,芳香怡人,人们也都生下了健康的孩子,不知道少司命大人因何发愁呢?忽然话锋一转: “秋兰兮青青(jīngjīng),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秋兰繁茂,这既是写实,也是起兴:满堂有秋兰一样多、一样美的美人,为什么你独独对我投来示爱的眼神呢? “目成”从此成为一个很浪漫的词。如果“眉目传情”有点肤浅,“目成”就很古雅。 宋朝词人贺铸的词,上阕: “掌上香罗六寸弓。雍容胡旋一盘中。目成心许两匆匆。” 自己在朋友家里看到一名舞女在表演(那时候的美女是六寸金莲,这句词很有民俗学价值)——舞女也看中了自己,但在那个人多眼杂的公众场合里,搭不上话,只有匆匆“目成”。 女巫和少司命的“目成”也没有任何结果。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这几句是千古传唱的名句,写少司命进门不言语,出门不告辞,乘着旋风飞走,车上插着云旗,留下女巫一个人伤感,带着醋意猜想少司命是不是有了新欢。 晚唐诗人韦蟾有一次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视察武昌,要走的时候,当地官员为他设宴饯行。韦蟾应该是灵机一动,想到《楚辞》里边两个现成的诗句,凑起来正好应景。第一句就是“悲莫悲兮生别离”,第二句是宋玉《九辩》里的“登山临水兮送将归”。韦蟾删掉第二句里的“兮”字,正好凑成七言绝句的前两句。这种手法叫做“集句”,也就是把前人的诗句打散之后再组合,变出新的诗和新的意思。韦蟾很得意,请在座官员玩诗歌接龙,结果官员们接不上来,却有一名歌女随口续出了后两句,补全一首七绝,全诗是这样的: 「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 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韦蟾的集句和歌女的续作都是妙语天成,应情应景,半点都不牵强。用柳树的意象来写,是因为“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传统。关于这首诗还有后话:歌女把诗续成之后,赢来人人赞叹,韦蟾更是爱上了这位才女,拿出大笔聘礼,把她收归己有了。明明是一桩官员包二奶的事,还涉及财色交易,但只因为有了诗歌为媒,竟然没有龌龊味道。 在女巫对少司命大人萌发醋意之后,问话问得简直没有分寸了: “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 你穿着荷叶做成的衣服,佩着蕙草编成的飘带,来去匆匆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夜晚住在天堂的郊外,你在云际到底等着谁呢? “与女(rǔ)沐兮咸池,晞(xī)女(rǔ)发兮阳之阿(ē)” 我想和你一起在太阳沉没处的天池洗头,再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把头发晒干。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huǎng)兮浩歌” 但是盼着你啊,你却总是不来,我在风中惆怅,大声唱歌来排遣忧伤。诗里的“美人”指少司命,“美人”这个词既可以形容男人,也可以形容女人,后来才逐渐变成女人专用。还有一些相近的词,比如“玉人”,也可以用在男人身上。唐诗: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位“玉人”就是一位很风雅的男人。 《少司命》高大上的收尾: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sǒng)长剑兮拥幼艾(ài),荪独宜兮为民正(zhēng)。” 大意是:少司命乘着豪车登上九天,一手握着彗星,一手握着长剑,一手拥抱着人民群众,少司命大人实在是实至名归的万民之主啊!